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21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定模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动模,动模的底部固定设有动模块,动模块的内部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一角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转动端固定设有蜗杆,蜗杆啮合有齿轮,齿轮的内圈固定插接有短轴,短轴的底端固定设有螺杆,螺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内底面,且螺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的一端,L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盘,顶盘通过矩形空腔底部设有的贯穿孔活动延伸出矩形空腔,此装置可避免产品与动模块之间的包紧力,使产品跟随动模块一同从型腔内出来,在运动中,产品再次掉落,导致产品出现破损,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产品在成型之后,后续的要进行开模作业,在开模作业中,成型之后的产品有时会因为包紧力未从动模块上脱落,跟随动模块一同从型腔内抽出,在向上抽出的过程中,产品很可能会再次掉落,导致产品出现破损,影响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包括定模,所述定模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动模,所述动模的底部固定设有动模块,所述动模块的内部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内一角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转动端固定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的内壁上,且蜗杆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圈固定插接有短轴,所述短轴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内顶面,且短轴的底端固定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内底面,且螺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的一端,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盘,所述顶盘通过矩形空腔底部设有的贯穿孔活动延伸出矩形空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盘的外壁与矩形空腔底部设有的贯穿孔内壁滑动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杆的上端侧壁固定设有导向杆,所述矩形空腔的内壁与导向杆配合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卡接有导向杆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槽的顶板与短轴的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呈水平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盘内设有气腔,且顶盘一角顶部固定插接的进气管与气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矩形空腔、位于动模的上端,且气腔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尘圆周分布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与外界空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成型之后的产品若是因包紧力未从动模块上脱落,使顶盘向型腔的方向运动,对成型之后的产品进行下顶作业,将产品重新顶回到型腔内,避免产品与动模块之间的包紧力,使产品跟随动模块一同从型腔内出来,在运动中,产品再次掉落,导致产品出现破损,影响使用。2.在利用顶盘顶动的过程中,进气管外接吹气装置,将气体送入气腔,再由气腔底部的吹气孔吹向产品,防止产品与顶盘的底部粘连,同时加强顶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动模块内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模、2动模、3动模块、31矩形空腔、32微型马达、33蜗杆、34齿轮、35短轴、36螺杆、37滑块、38L形杆、39顶盘、310导向杆、311导向槽、312气腔、313进气管、314吹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包括定模1,定模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动模2,动模2的底部固定设有动模块3,动模块3的内部设有矩形空腔31,矩形空腔31内一角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32,微型马达32的转动端固定设有蜗杆33,蜗杆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的内壁上,且蜗杆33啮合有齿轮34,齿轮34的内圈固定插接有短轴35,短轴35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内顶面,且短轴35的底端固定设有螺杆36,螺杆36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内底面,且螺杆36的外壁螺纹套接有滑块37,滑块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38的一端,L形杆3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盘39,顶盘39通过矩形空腔31底部设有的贯穿孔活动延伸出矩形空腔31,顶盘39的外壁与矩形空腔31底部设有的贯穿孔内壁滑动贴合,在日常使用时,产品成型之后若是需要开模,在开模过程中,成型之后的产品若是因包紧力未从动模块3上脱落,首先将动模2向上移动一端距离,但是动模块3有一部分停留在定模1的型腔内,此时停止动模2的向移动,微型马达32带动蜗杆33转动,通过蜗杆33与齿轮34的啮合,带动短轴35和螺杆36的转动,进而使滑块37沿着螺杆36做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当滑块37向下运动时,通过L形杆38与顶盘39的固定连接,使顶盘39向型腔的方向运动,对成型之后的产品进行下顶作业,将产品重新顶回到型腔内,避免产品与动模块3之间的包紧力,使产品跟随动模块3一同从型腔内出来,在运动中,产品再次掉落,导致产品出现破损,影响使用,将产品重新顶回型腔内之后,将顶盘39复位,继续开模作业。L形杆38的上端侧壁固定设有导向杆310,矩形空腔31的内壁与导向杆310配合设有导向槽311,导向槽311内滑动卡接有导向杆310的一端,利用导向杆310与导向杆311的配合,保证滑块37的稳定线性运动。导向槽311的顶板与短轴35的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呈水平状,防止滑块37向上移动过度,与齿轮34碰到。顶盘39内设有气腔312,且顶盘39一角顶部固定插接的进气管313与气腔312之间相互连通,进气管313的另一端延伸出矩形空腔31、位于动模2的上端,且气腔31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尘圆周分布的吹气孔314,吹气孔314与外界空气连通,在利用顶盘39顶动的过程中,进气管313外接吹气装置,将气体送入气腔312,再由气腔312底部的吹气孔314吹向产品,防止产品与顶盘39的底部粘连,同时加强顶动的效果。工作原理:本技术在日常使用时,产品成型之后若是需要开模,在开模过程中,成型之后的产品若是因包紧力未从动模块3上脱落,首先将动模2向上移动一端距离,但是动模块3有一部分停留在定模1的型腔内,此时停止动模2的向移动,微型马达32带动蜗杆33转动,通过蜗杆33与齿轮34的啮合,带动短轴35和螺杆36的转动,进而使滑块37沿着螺杆36做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当滑块37向下运动时,通过L形杆38与顶盘39的固定连接,使顶盘39向型腔的方向运动,对成型之后的产品进行下顶作业,将产品重新顶回到型腔内,避免产品与动模块3之间的包紧力,使产品跟随动模块3一同从型腔内出来,在运动中,产品再次掉落,导致产品出现破损,影响使用,将产品重新顶回型腔内之后,将顶盘39复位,继续开模作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包括定模(1),所述定模(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动模(2),所述动模(2)的底部固定设有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块(3)的内部设有矩形空腔(31),所述矩形空腔(31)内一角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32),所述微型马达(32)的转动端固定设有蜗杆(33),所述蜗杆(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的内壁上,且蜗杆(33)啮合有齿轮(34),所述齿轮(34)的内圈固定插接有短轴(35),所述短轴(35)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内顶面,且短轴(35)的底端固定设有螺杆(36),所述螺杆(36)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内底面,且螺杆(36)的外壁螺纹套接有滑块(37),所述滑块(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38)的一端,所述L形杆(3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盘(39),所述顶盘(39)通过矩形空腔(31)底部设有的贯穿孔活动延伸出矩形空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具,包括定模(1),所述定模(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动模(2),所述动模(2)的底部固定设有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块(3)的内部设有矩形空腔(31),所述矩形空腔(31)内一角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32),所述微型马达(32)的转动端固定设有蜗杆(33),所述蜗杆(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的内壁上,且蜗杆(33)啮合有齿轮(34),所述齿轮(34)的内圈固定插接有短轴(35),所述短轴(35)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内顶面,且短轴(35)的底端固定设有螺杆(36),所述螺杆(36)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矩形空腔(31)内底面,且螺杆(36)的外壁螺纹套接有滑块(37),所述滑块(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杆(38)的一端,所述L形杆(3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盘(39),所述顶盘(39)通过矩形空腔(31)底部设有的贯穿孔活动延伸出矩形空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周转托盘成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昌达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