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16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包括下模、模腔体、脱模组件以及紧固螺栓,所述下模的上方设有上模,所述下模的内部安装模腔体,所述模腔体的内部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体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座,所述下模的内部设有紧固螺栓。该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通过在下模的内部设有可拆卸结构的模腔体,较好的解决了模具在加工时无法更换模腔的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将旧的模腔体替换掉,只需要将下模两侧的紧固螺栓拧出来,然后将模腔体提取上来使其从下模的内部脱离出来,然后将新的模腔体镶嵌在下模的内部,接着依次将四个紧固螺栓安装拧紧即可完成安装工作,整体结构简单,非常便于工作人员对模腔体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较为的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
本技术涉及调温器
,具体为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
技术介绍
调温器又称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作为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其作用是根据发动的机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现市面上的汽车调温器模具大多数在使用时无法对模腔进行更换,当模腔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磨损时只能采取更换下模的方式,操作过程非常的繁琐,且比较麻烦,在安装和拆卸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无法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同时多数的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模具脱模结构的顶杆出现磨损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模具拆卸开来才能够进行更换工作,操作时费时费力,便捷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汽车调温器模具大多数在使用时无法对模腔进行更换,当模腔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磨损时只能采取更换下模的方式,操作过程非常的繁琐,且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模腔体(6)、脱模组件(11)以及紧固螺栓(9),所述下模(1)的上方设有上模(2),所述下模(1)的内部安装模腔体(6),所述模腔体(6)的内部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体(6)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座(7),所述下模(1)的内部设有紧固螺栓(9),所述紧固螺栓(9)通过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座(7)的内部,所述模腔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下模(1)的底部安装脱模组件(11),所述脱模组件(11)包括推杆(12)、底座(14)、顶杆(15)、螺纹杆(16)、内六角孔(17)和套环(18),所述模腔体(6)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对应顶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模腔体(6)、脱模组件(11)以及紧固螺栓(9),所述下模(1)的上方设有上模(2),所述下模(1)的内部安装模腔体(6),所述模腔体(6)的内部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体(6)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座(7),所述下模(1)的内部设有紧固螺栓(9),所述紧固螺栓(9)通过螺纹安装在内螺纹座(7)的内部,所述模腔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下模(1)的底部安装脱模组件(11),所述脱模组件(11)包括推杆(12)、底座(14)、顶杆(15)、螺纹杆(16)、内六角孔(17)和套环(18),所述模腔体(6)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对应顶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的外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螺孔的内部设有紧固螺栓(9),所述内螺纹座(7)呈对称分布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万伟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万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