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219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包括芯轴,所述芯轴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加料输送段、玻璃纤维混合段、脱挥熔融段、物料挤出段,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玻璃纤维加入口,所述脱挥熔融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一次真空脱挥口,所述物料挤出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二次真空脱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杆组合结构合理,对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输送、混合、加纤、剪切、松弛、建压、脱挥过程作用明显,具有力学性能保持率高的特点,可生产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特别是采用双真空脱挥生产的较佳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
技术介绍
塑料造粒机的主机是挤出机,它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其中挤压系统包括料斗、机头,塑料通过挤压系统而塑化成均匀的熔体,并在这一过程中所建立压力下,被螺杆连续的挤出机头,螺杆作为挤出机的最主要部件,它直接关系到挤出机的应用范围和生产率,由高强度耐腐蚀的合金钢制成。在目前造粒生产中大都使用单真空脱挥,这种脱挥方式用于生产常规改性塑料问题不大,但当对气味要求严格的改性材料来说,单脱挥显得力不从心。在生产连续纤改性材料时,特别采用双真空脱挥时,螺杆组合显得尤为重要,但改性材料市场对于双真空脱挥的组合方式不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完成低气味材料改性生产且力学性能保持率最高化的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以便提高材料品质,降低材料配方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包括芯轴,所述芯轴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加料输送段、玻璃纤维混合段、脱挥熔融段、物料挤出段,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玻璃纤维加入口,所述脱挥熔融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一次真空脱挥口,所述物料挤出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二次真空脱挥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料输送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加料压缩段、挤压剪切段及半熔融段,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与所述半熔融段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料压缩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SK螺纹元件、过渡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及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所述挤压剪切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30°捏合块元件Ⅰ、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45°捏合块元件Ⅰ、60°捏合块元件Ⅰ、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及45°捏合块元件Ⅱ;所述半熔融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Ⅲ、45°捏合块元件Ⅲ及反向螺纹元件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包括连接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和微小正向输送螺纹元件,所述玻璃纤维加入口设置在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的输入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挥熔融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30°捏合块元件Ⅱ、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Ⅳ、45°捏合块元件Ⅳ、60°捏合块元件Ⅱ、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Ⅴ、45°捏合块元件Ⅴ、反向螺纹元件Ⅱ,所述第一次真空脱挥口设置在所述脱挥熔融段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的输入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挤出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大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和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Ⅵ,所述第二次真空脱挥口设置在所述物料挤出段的大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的输入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和所述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和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所述大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包括连接的大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和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所述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包括连接的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和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Ⅲ、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Ⅳ、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Ⅴ、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Ⅵ均为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K螺纹元件包括导程112mm和导程96mm的螺纹元件;所述过渡正向输送螺纹元件设置为导程96mm、长度48mm的螺纹元件;所述大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设置为导程96mm、螺纹升角64°的螺纹元件;所述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设置为导程72mm、螺纹升角48°的螺纹元件;所述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设置为导程56mm、螺纹升角38°的螺纹元件;所述微小正向输送螺纹元件设置为导程44mm、螺纹升角30°的螺纹元件;所述30°元件捏合块Ⅰ和所述30°元件捏合块Ⅱ均设置为规格为30°/7/72的捏合块,所述45°捏合块元件设置Ⅰ、所述45°捏合块元件设置Ⅱ、所述45°捏合块元件设置Ⅲ、所述45°捏合块元件设置Ⅳ、所述45°捏合块元件设置Ⅴ均为规格为45°/5/56的捏合块,所述60°捏合块元件Ⅰ和所述60°捏合块元件Ⅱ均设置为规格为60°/4/56的捏合块,所述反向螺纹元件设置为导程56mm、长度28mm的反向螺纹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料输送段的输入端处设置有端部螺纹单元,所述物料挤出段的输出端设置有压紧螺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端部螺纹元件设置为导程为56mm、螺纹升角38°的螺纹元件;所述压紧螺母设置为反向压紧螺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包括芯轴,所述芯轴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加料输送段、玻璃纤维混合段、脱挥熔融段、物料挤出段,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玻璃纤维加入口,所述脱挥熔融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一次真空脱挥口,所述物料挤出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二次真空脱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螺杆组合结构合理,对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输送、混合、加纤、剪切、松弛、建压、脱挥过程作用明显,具有力学性能保持率高的特点,可生产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特别是采用双真空脱挥生产的较佳组合。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加料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玻璃纤维混合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脱挥熔融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物料挤出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部螺纹单元;2-加料输送段;2A-加料压缩段;2B-挤压剪切段;2C-半熔融段;21-SK螺纹元件;22-过渡正向输送螺纹元件;23-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24-30°捏合块元件Ⅰ;25-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26-45°捏合块元件Ⅰ;27-60°捏合块元件Ⅰ;28-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29-45°捏合块元件Ⅱ;210-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Ⅲ;211-45°捏合块元件Ⅲ;212-反向螺纹元件Ⅰ;3-玻璃纤维混合段;31-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32-微小正向输送螺纹元件;4-脱挥熔融段;41-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42-30°捏合块元件Ⅱ;43-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Ⅳ;44-45°捏合块元件Ⅳ;45-60°捏合块元件Ⅱ;46-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Ⅴ;47-45°捏合块元件Ⅴ;48-反向螺纹元件Ⅱ;5-物料挤出段;51-大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52-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Ⅵ;6-压紧螺母;7-芯轴;8-玻璃纤维加入口;9-第一次真空脱挥口;10-第二次真空脱挥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加料输送段、玻璃纤维混合段、脱挥熔融段、物料挤出段,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玻璃纤维加入口,所述脱挥熔融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一次真空脱挥口,所述物料挤出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二次真空脱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加料输送段、玻璃纤维混合段、脱挥熔融段、物料挤出段,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玻璃纤维加入口,所述脱挥熔融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一次真空脱挥口,所述物料挤出段的输入端处对应设置有第二次真空脱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输送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加料压缩段、挤压剪切段及半熔融段,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与所述半熔融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压缩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SK螺纹元件、过渡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及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所述挤压剪切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30°捏合块元件Ⅰ、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45°捏合块元件Ⅰ、60°捏合块元件Ⅰ、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及45°捏合块元件Ⅱ;所述半熔融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Ⅲ、45°捏合块元件Ⅲ及反向螺纹元件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包括连接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和微小正向输送螺纹元件,所述玻璃纤维加入口设置在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段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Ⅰ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挥熔融段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30°捏合块元件Ⅱ、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Ⅳ、45°捏合块元件Ⅳ、60°捏合块元件Ⅱ、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Ⅴ、45°捏合块元件Ⅴ、反向螺纹元件Ⅱ,所述第一次真空脱挥口设置在所述脱挥熔融段的大中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Ⅱ的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双真空脱挥系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螺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挤出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大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和小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Ⅵ,所述第二次真空脱挥口设置在所述物料挤出段的大中导程正向输送螺纹元件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华杨根旺董广杰陈小杰钟周阳葛晨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钧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