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32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与测试仪上的料筒配合使用,包括加料漏斗,所述加料漏斗底端套装有快接套管,所述快接套管下端延伸至所述料筒内,所述快接套管上设有快接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接套管上端承接加料漏斗,下端插入至料筒内,实现物料由加料漏斗到料筒的无缝输送,且物料输送面平滑,消除了由台阶造成的架桥现象,适用于各种高流动性材料的送料,减少了料斗对接的操作时间,明显提高了测试过程的加料速度,有助于保证和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主要适用于工厂、企业及科研单位的生产、研究中,是按GB3682的试验方法测定热塑性高聚物在高温下流动性能的仪器。如图4所示,当前市场上应用的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的加料系统均设有加料漏斗41,通过加料漏斗41将待测物料加入至测试仪内部的料筒(钢筒42)内,且加料漏斗41与钢筒42均为符合国标要求的标准件,难以自行更换。在进行加料时,加料漏斗41的下部需深入至测试仪内,并放置到测试仪的料筒(钢筒42)的上方,待测物料通过漏斗放入测试仪的钢筒内,但在漏斗与钢筒的对接处由于两者存在口径差异,使漏斗下部与钢筒内壁间的接触面上存在台阶,台阶的存在会导致加料过程中产生架桥现象,从而影响加料速度,另外,台阶上的塞料还不便于清理,清理不彻底会影响下一测试物料的测试精度。流速参数与时间参数是该项试验的重要参数指标,但基于目前上述结构的加料系统,对于通用材料的测试加料来说,台阶的存在对加料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对于高流动性材料,特别是超高流动性材料,台阶处形成的架桥现象会严重影响加料速度,且漏斗与钢筒不能快速地对接及物料添加完成后的清理操作会影响测试进度,因此最终使熔体流动性测试结果偏差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料处无缝对接,彻底消除了加料过程中架桥现象的产生,提高加料速度,降低测试误差的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与测试仪上的料筒配合使用,包括加料漏斗,所述加料漏斗底端套装有快接套管,所述快接套管下端延伸至所述料筒内,所述快接套管上设有快接限位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接套管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加料漏斗内,所述快接套管的上端口为内径由上向下减缩设置的导料缩口,且所述导料缩口的内壁为平滑弧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包括突出于所述快接套管外壁设置的快接限位环台,所述加料漏斗限位支撑于所述快接限位环台的顶端,所述料筒限位于所述快接限位环台的底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包括均布且突出于所述快接套管外壁设置的快接限位凸块,所述加料漏斗限位支撑于各所述快接限位凸块的顶端,所述料筒限位于各所述快接限位凸块的底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接套管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加料漏斗外周,所述快接套管的管腔设有与所述加料漏斗的底端对接且内径向下减缩设置的导料腔段,且所述导料腔段的内壁为平滑弧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快接套管内壁上的内限位环台,所述加料漏斗的底端限位支撑于所述内限位环台上,设于所述快接套管外壁上的外限位环台,所述料筒限位于所述外限位环台的底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接套管的底端内壁为内径由上向下减扩设置的导料扩口。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快接套管的底端设有由上向下直径减缩设置的快接导向环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与测试仪上的料筒配合使用,包括加料漏斗,所述加料漏斗底端套装有快接套管,所述快接套管下端延伸至所述料筒内,所述快接套管上设有快接限位装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快接套管上端承接加料漏斗,下端插入至料筒内,实现物料由加料漏斗到料筒的无缝输送,且物料输送面平滑,消除了由台阶造成的架桥现象,适用于各种高流动性材料的送料,减少了料斗对接的操作时间,明显提高了测试过程的加料速度,有助于保证和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加料系统中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料漏斗;2-快接套管;3-导料缩口;4-快接限位环台;5-导料腔段;6-内限位环台;7-外限位环台;8-快接导向环面;9-导料扩口;10-料筒;41-加料漏斗;42-钢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与测试仪上的料筒10配合使用,包括加料漏斗1,所述加料漏斗1底端套装有快接套管2,所述快接套管2下端延伸至所述料筒10内,所述快接套管2上设有快接限位装置。所述加料漏斗1与所述料筒10为分离式结构,在使用时将所述加料漏斗1对接到所述料筒10上,使用完毕后将所述加料漏斗1移除,并安装试验用的其他辅助部件,通过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可以实现所述加料漏斗1、所述快接套管2与所述料筒10的快速连接,以缩短由人为操作而延误的测试时间,同时避免了加料过程中始终需要人为把扶所述加料漏斗1的技术缺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测试工作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快接套管2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加料漏斗1内,所述快接套管2的上端口为内径由上向下减缩设置的导料缩口3,且所述导料缩口3的内壁为平滑弧壁。由于所述导料缩口3的设置,可以使投入的物料快速无阻力的流入至所述料筒10内,避免在所述加料漏斗1与快接套管2处形成台阶,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台阶形成的架桥现象,保证了物料流通的顺畅性。其中,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包括突出于所述快接套管2外壁设置的快接限位环台4,所述加料漏斗1限位支撑于所述快接限位环台4的顶端,所述料筒10限位于所述快接限位环台4的底端。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所述加料漏斗1与所述快接套管2固定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投放物料使,将两者快速深入至测试仪,并限位于所述料筒10的端部即可,操作速度快,插入后无需人为把扶。当然,所述快接限位装置也可以设置为均布且突出于所述快接套管2外壁设置的快接限位凸块,所述加料漏斗1限位支撑于各所述快接限位凸块的顶端,所述料筒10限位于各所述快接限位凸块的底端,通过该结构同样可以实现所述快接套管2与所述料筒10的快速限位与装配。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快接套管2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加料漏斗1外周,所述快接套管2的管腔设有与所述加料漏斗1的底端对接且内径向下减缩设置的导料腔段5,且所述导料腔段5的内壁为平滑弧壁,以保证输送通道内无台阶产生。为适应所述快接套管2与所述加料漏斗1装配关系的改变,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快接套管2内壁上的内限位环台6,所述加料漏斗1的底端限位支撑于所述内限位环台6上,设于所述快接套管2外壁上的外限位环台7,所述料筒10限位于所述外限位环台7的底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与测试仪上的料筒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漏斗,所述加料漏斗底端套装有快接套管,所述快接套管下端延伸至所述料筒内,所述快接套管上设有快接限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与测试仪上的料筒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漏斗,所述加料漏斗底端套装有快接套管,所述快接套管下端延伸至所述料筒内,所述快接套管上设有快接限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套管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加料漏斗内,所述快接套管的上端口为内径由上向下减缩设置的导料缩口,且所述导料缩口的内壁为平滑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包括突出于所述快接套管外壁设置的快接限位环台,所述加料漏斗限位支撑于所述快接限位环台的顶端,所述料筒限位于所述快接限位环台的底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限位装置包括均布且突出于所述快接套管外壁设置的快接限位凸块,所述加料漏斗限位支撑于各所述快接限位凸块的顶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欣欣马友洪杨根旺罗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钧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