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7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包括后地板前段,所述后地板前段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组成三段式结构,所述后地板前段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的厚度。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能够降低成型难度,提高材料利用率且保证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后地板前段是白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地板前段为地毯、座椅、线束等零部件提供安装空间,传统的汽车后地板前段结构复杂,通常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导致成型工艺复杂,使用的模具尺寸大,对压机要求高,并且在整板的冲压过程中会出现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造成制造成本升高。此外,在车身结构设计中,车身后地板的设计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至关重要。传统的车身后地板前段的设计往往强度不够,当汽车在发生后碰撞过程中,如碰撞冲击力较大,车身后部吸收碰撞能力而过度变形,变形的车身直接挤压油箱,使油箱受到损害,极易引发危险威胁乘客安全;若碰撞冲击力较小,因车身后地板缺乏必要的强度,会给车身造成永久的损伤,让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能够降低成型难度,提高材料利用率且保证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包括后地板前段,所述后地板前段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组成三段式结构,所述后地板前段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的厚度。所述后地板前段整体呈矩形。所述后地板前段的上板面间隔布置有至少3个沿后地板前段长度方向上的长条形加强筋。所述后地板前段的上板面依次间隔布置有沿后地板前段长度方向上的左侧加强筋、中部加强筋和右侧加强筋,所述中部加强筋包括鱼骨状加强筋和检修口加强筋,所述鱼骨状加强筋后端与检修口加强筋前端相连,所述检修口加强筋为沿油箱检修口周向间隔布置的至少2个加强筋。所述左侧加强筋包括第一左加强筋和第二左加强筋,所述第一左加强筋和第二左加强筋平行间隔布置且通过左连接加强筋进行连接。所述右侧加强筋包括第一右加强筋和第二右加强筋,所述第一右加强筋和第二右加强筋平行间隔布置且通过右连接加强筋进行连接。所述左后纵梁连接板上设有左连接板加强筋。所述右后纵梁连接板上设有右连接板加强筋。所述左后纵梁连接板的后段外侧边缘设有竖直向上的左翻边,所述左翻边上设有若干个缺口。所述右后纵梁连接板的后段外侧边缘分别设有竖直向上的右翻边,所述右翻边上设有若干个缺口。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通过将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分成三段,包括后地板前段、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后地板前段分别与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生产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时,可以将两者共模生产,单独生产后地板前段,从而避免模具尺寸大,减小对压机的要求,后地板前段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的厚度,从而在满足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了轻量化以及减少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中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汽车后地板前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汽车左、右后纵梁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
技术介绍
所述,传统的汽车后地板前段结构复杂,通常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导致成型工艺复杂,使用的模具尺寸大,对压机要求高,此外,传统的车身后地板前段的设计往往强度不够,当汽车在发生后碰撞过程中,因车身后地板缺乏必要的强度,会给车身造成永久的损伤,让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将后地板前段总成分为三段,包括后地板前段、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后地板前段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生产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时,可以将两者共模生产,单独生产后地板前段,从而避免模具尺寸大,减小对压机的要求。后地板前段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和右后纵梁连接板的厚度,从而在满足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了轻量化以及减少成本。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包括后地板前段10,所述后地板前段10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组成三段式结构,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的厚度。本申请中车尾的方向为后端方向,车头的方向为前端方向,由车尾指向车头的方向上,将后地板前段10左侧的后纵梁连接板定义为左后纵梁连接板20,将后地板前段10右侧的后纵梁连接板定义为右后纵梁连接板30,后地板前段总成包括后地板前段10、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三段,三段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三段可以分别进行冲压生产,也可以将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共模生产,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相较于传统的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避免模具尺寸较大,对压机的要求也较低;后纵梁整体呈U型,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在使用时封盖在后纵梁上形成封闭腔体,提升了后纵梁总成的弯扭转刚度;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的厚度,在满足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了轻量化以及减少成本。如图2所示,所述后地板前段10整体呈矩形。后地板前段10为矩形,在工艺方面降低了难度,模具的复杂性降低,并且由于是规则图形,同时提升了材料利用率,至少提升了10%的利用率。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上板面间隔布置有至少3个沿后地板前段长度方向上的长条形加强筋。后地板前段10通常为长方形,因此后地板前段有长和宽,本申请中后地板前段长度方向指的是后地板前段与车身长度方向平行的板长方向,后地板前段10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避免汽车发生后碰撞过程中,产生过度变形,因此在后地板前段10上板面上间隔布置多个长条形加强筋来增加强度,长条形加强筋个数可以是3个、5个或者更多。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上板面依次间隔布置有沿后地板前段长度方向上的左侧加强筋11、中部加强筋12和右侧加强筋13,所述中部加强筋12包括鱼骨状加强筋121和检修口加强筋122,所述鱼骨状加强筋121后端与检修口加强筋122前端相连,所述检修口加强筋122为沿油箱检修口14周向间隔布置的至少2个加强筋。创新式的在中部设置鱼骨状加强筋121可以极大的提升地板前段10的强度,在油箱检修口14周向间隔布置的加强筋可以防止在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油箱检修口14产生变形。所述左侧加强筋11包括第一左加强筋111和第二左加强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前段(10),所述后地板前段(10)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组成三段式结构,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前段(10),所述后地板前段(10)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组成三段式结构,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厚度小于左后纵梁连接板(20)和右后纵梁连接板(30)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段(10)整体呈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上板面间隔布置有至少3个沿后地板前段长度方向上的长条形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段(10)的上板面依次间隔布置有沿后地板前段长度方向上的左侧加强筋(11)、中部加强筋(12)和右侧加强筋(13),所述中部加强筋(12)包括鱼骨状加强筋(121)和检修口加强筋(122),所述鱼骨状加强筋(121)后端与检修口加强筋(122)前端相连,所述检修口加强筋(122)为沿油箱检修口(14)周向间隔布置的至少2个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加强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银利朱红霞熊建华饶聘王俊淋牟静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