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6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包括成“几”字形结构的钣金件,所述钣金件的两端对称设有与侧围内板横梁焊接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上方的侧面上设有椭圆形的第一减重孔和第二减重孔,所述钣金件的上端面设有方便其加工的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对角上,所述钣金件的顶部端面上设有凹型槽加强筋,所述凹型槽加强筋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中心线上,所述钣金件的侧面和顶部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5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汽车高速行驶时,侧围外板在气流阻力的作用下反复振动,影响驾驶感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不仅仅只满足于汽车的外观和性能,汽车的驾驶感受也是人们在购买汽车时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数。影响汽车驾驶感受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噪音,噪音会使驾驶员分心,严重影响到车主的驾驶体验,且有可能使驾驶员精力不集中而发生事故,这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噪音是侧围外板会在风压的作用下反复振动,产生“嗡,嗡,嗡”声。侧围外板的振动外因是风压,而内因是由于侧围内板总成与侧围外板之间的距离大,用于连接二者的侧围外板支撑支架支撑不到位所引起的。汽车侧围外板是由液压成形工艺,与一般冲压件相比较,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多为空间曲面、结构尺寸和表面质量高等特点,且满足具有良好表面质量、符合要求的几何尺寸和曲面形状、良好的工艺性和足够的刚性等条件。但是传统的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和汽车侧围内板和外板之间刚性连接或者使螺栓连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侧围内板和外板之间的强度,但是由于是刚性连接,震动产生的噪音还是传递效果明显,影响到驾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用以解决汽车高速行驶时,侧围外板在气流阻力的作用下反复振动产生噪音,严重影响驾驶感受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成“几”字形结构的钣金件和侧围内板横梁,所述钣金件的两端对称设有与侧围内板横梁焊接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上方的侧面上设有椭圆形的第一减重孔和第二减重孔,所述钣金件的上端面设有方便其加工的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对角上,所述钣金件的顶部端面上设有凹型槽加强筋,所述凹型槽加强筋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中心线上,其中填充有粘结侧围外板的专用胶,所述钣金件的侧面和顶部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5度。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将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焊接在侧围内板的横梁上,使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固定,然后在侧围外板支撑支架的顶部端面的凹型槽加强筋内涂满专用胶,将侧围外板和侧围外板支撑支架粘接,防止顶部端面和侧围外板之间相对移动,使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对侧围外板起到支撑之用,就可以避免汽车高速行驶时,气流阻力使侧围外板发生反复振动而产生噪音。本技术方案避免了汽车外围侧板在气流阻力的作用下产生噪音,极大的提高了汽车驾驶的舒适感。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与钣金件的侧面连接处倒有圆角,其有益之处在于: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与钣金件的侧面之间平滑过渡连接,避免应力集中,防止连接处容易损坏。进一步,所述钣金件的侧面和顶部端面连接处设有倒角,且待倒角的半径不超过4mm,其有益之处在于:钣金件侧面和顶部端面连接处倒圆角不仅去除了锐边,防止锐边对侧围外板划伤损坏,同时也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的外形尺寸为40mmx30mm,其有益之处在于:满足焊接需求的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节约钣金件,节约成本。进一步,所述凹型槽加强筋和汽车侧围外板之间采用专用胶进行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专用胶将汽车外围侧板和钣金件顶部端面向粘接,防止其发生相对移动,使支撑效果不佳。进一步,所述钣金件的顶部端面通过精加工,使其表面光滑,其有益之处在于:防止毛刺对汽车外围侧板造成划伤。进一步,所述钣金件顶部端面上定位孔的直径不超过6mm,其有益之处,定位孔的面积相对较小,对钣金件表面的强度影响越小。进一步,所述凹型槽加强筋的长度不小于40mm,其有益之处在于,有足够的连接面积,保证其连接面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焊接部1、第二焊接部2、第一减重孔3、第二减重孔4、定位孔5、凹型槽加强筋6、专用胶7。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主要包括第一焊接部1、第二焊接部2、第一减重孔3、第二减重孔4、定位孔5和凹型槽加强筋6,该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的形状尺寸相同,设置在本技术的底部,其外形尺寸为40mmx30mm,第一减重孔3和第二减设置在钣金件侧面上,均是形状为椭圆形的减重孔,其外形尺寸为30mmx20mm,设置在钣金件顶部断面上的定位孔5的直径为6mm,在顶部端面上的凹型槽加强筋6的长度为37mm,侧面和顶部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5度。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除开钣金件顶部端面上对角设置的定位孔5之外,其余部分成两侧对称设置,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2与侧面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该圆角可以消除局部应力,避免本技术方案在工作过程中应力集中,造成容易损坏的情况,顶部端面和侧面连接处同样设置有圆角,使其光滑过渡的同时,去除顶部的锐边,避免锐边对汽车侧围外板被划伤。顶部端面的中心线上设置有凹型槽加强筋6,使侧围外板支撑支架的承载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保证其使用性能。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将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2焊接在侧围内板的横梁上,使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固定,然后在侧围外板支撑支架的顶部端面的凹型槽加强筋6内涂满专用胶7,专用胶优选为RD-101水性高阻尼减震胶,将侧围外板和侧围外板支撑支架粘接,防止顶部端面和侧围外板之间相对移动,使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对侧围外板起到支撑之用,就可以避免汽车高速行驶时,气流阻力使侧围外板发生反复振动而产生噪音。本技术方案避免了汽车外围侧板在气流阻力的作用下产生噪音,极大的提高了汽车驾驶的舒适感。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包括成“几”字形结构的钣金件和侧围内板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的两端对称设有与侧围内板横梁焊接的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2),所述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2)上方的侧面上设有椭圆形的第一减重孔(3)和第二减重孔(4),所述钣金件的上端面设有方便其加工的两个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对角上,所述钣金件的顶部端面上设有凹型槽加强筋,所述凹型槽加强筋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中心线上,其中填充有粘结侧围外板的专用胶,所述钣金件的侧面和顶部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5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包括成“几”字形结构的钣金件和侧围内板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的两端对称设有与侧围内板横梁焊接的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2),所述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2)上方的侧面上设有椭圆形的第一减重孔(3)和第二减重孔(4),所述钣金件的上端面设有方便其加工的两个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对角上,所述钣金件的顶部端面上设有凹型槽加强筋,所述凹型槽加强筋设置在钣金件顶部端面的中心线上,其中填充有粘结侧围外板的专用胶,所述钣金件的侧面和顶部端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2)与钣金件的侧面连接处倒有圆角。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章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