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4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包括泵体、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泵体内腔中的离心机构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泵体上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采用可拆卸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代替传统自吸离心泵的固定连接的吸入和排出腔室,简化了泵体结构,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离心机构连接,所述离心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连通,通过分别更换所述进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来实现立式离心泵和卧式离心泵的相互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泵的主要部件通用,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的相互转换仅需替换不同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扩大了离心泵使用范围,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
技术介绍
目前,船用自吸离心泵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两种结构形式的离心泵的零部件互不通用;立式和卧式自吸离心泵也没有模块化,相近系列产品的通用部件较少,零部件多,生产周期长,影响生产和装配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且泵体内腔分为吸入和排出腔室,结构复杂,浇铸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立式离心泵和卧式离心泵零部件通用性差,以及泵体内吸入和排出腔结构复杂导致的加工困难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包括泵体、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泵体内腔中的离心机构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泵体上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离心机构连接,所述离心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水机构和所述出水机构连通,通过分别更换所述进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来实现立式离心泵和卧式离心泵的相互转换。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机构包括导叶、叶轮,所述导叶设于所述叶轮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导叶与所述叶轮围成用于输送液体的离心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2)、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泵体(2)内腔中的离心机构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泵体(2)上的进水机构(1)和出水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离心机构连接,所述离心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水机构(1)、所述出水机构(4)连通,通过分别更换所述进水机构(1)、所述出水机构(4)来实现立式离心泵和卧式离心泵的相互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2)、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泵体(2)内腔中的离心机构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泵体(2)上的进水机构(1)和出水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离心机构连接,所述离心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水机构(1)、所述出水机构(4)连通,通过分别更换所述进水机构(1)、所述出水机构(4)来实现立式离心泵和卧式离心泵的相互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构包括导叶(5)、叶轮(6),所述导叶(5)设于所述叶轮(6)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导叶(5)与所述叶轮(6)围成用于输送液体的离心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6)包括叶片(61)、后泵盖(62),所述后泵盖(62)设于所述叶片(61)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8),所述叶轮(6)套接于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两用式自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庆华张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华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