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马铃薯脱毒小种薯的繁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51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马铃薯脱毒小种薯的繁种方法。解决二季作地区的就地留种问题。该方法包括:催芽;掰芽3次以上;假植;定植;大田管理,晚霜过后去棚膜,用激素调控生长及结薯;在蚜虫来前杀秧,收获。该方法具有防病、快繁和种薯小型化特点;利用时间和空间隔离原理达到防虫、防病、提高种性;生产小薯重15~50克左右,适合整薯播种,便于储运;使秋季种薯繁殖过程中出现的烂种、死苗、绝收,产量低的问题得到解决,实现调种地区的种薯自给;与脱毒大薯相比每亩种薯成本可降低2/3;繁种倍数提高20倍;每亩增效近75%;种薯生理年龄为壮龄,种性好,其田间出苗率在95%以上,环腐病小于1.2%,病毒病小于5%,亩产增产7 5%;适合我国及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应用和就地留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种

技术介绍
马铃薯的繁殖方法主要是采用无性繁殖,需把大种薯切块做种,种薯存在繁殖系数低(仅10倍),用种量大(每亩125~150公斤),容易感染多种病害,特别是种性退化快,在温暖地区种植一年就失去种用价值,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马铃薯靠调种维持生产,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约4000万亩左右,调种量60亿公斤,每年需调拨10万节火车用于调种,且调来的种薯病害严重,品种混杂,价格高,农民收益低,调种劳民伤财,使国家运输压力加大。因此,利用脱毒技术建立脱毒种薯良繁体系,实现二季作(调种)地区的就地留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1999年《内蒙古农业科技》第1期,第22~23页公开了一篇由闫振贵等撰写的《采取循环掰芽法加速脱毒薯原种繁殖实验》一文。该文所述原种繁殖法包括选地、选种、催芽晒种、建、育苗、掰芽、假植、移栽等步骤,其中催芽在4月初进行,4月20日左右育苗,6月上旬移栽,该法主要选用100g左右的原原种,且只解决繁殖系数低的问题。另外,1996年《国外农学—杂粮作物》第3期,第22~23页公开了一篇由张希近等撰写的《脱毒马铃薯的带根多次掰芽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脱毒小种薯的繁种方法,该繁种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第一、催芽;第二、掰芽; 其特征是该方法所述催芽、掰芽具体条件及其他步骤为: 催芽:将一代脱毒原种薯经激素处理后,在土壤温度15~25℃,相对湿度60%环境下进行沙培; 掰芽:待芽长3~5公分,带二节根掰或切芽3次以上; 第三、假植:将掰或切下的芽放在温度15~25℃、空气相对湿度100%、营养液及无土环境保持7~10天后,去掉覆盖物,其他条件不变; 第四、定植:将假植后的芽用激素沾根处理,在温度5~25℃条件小拱棚保温,进行有土栽培; 第五、大田管理:晚霜过后去棚膜,用激素调控生长及结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马铃薯脱毒小种薯的繁种方法,该繁种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第一、催芽;第二、掰芽;其特征是该方法所述催芽、掰芽具体条件及其他步骤为催芽将一代脱毒原种薯经激素处理后,在土壤温度15~25℃,相对湿度60%环境下进行沙培;掰芽待芽长3~5公分,带二节根掰或切芽3次以上;第三、假植将掰或切下的芽放在温度15~25℃、空气相对湿度100%、营养液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王炳君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