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有关,属于生物技术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利用脱毒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马铃薯无毒种苗。该繁殖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马铃薯种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但仍存在着繁殖周期较长、操作过程繁琐,生产成本较高等关键问题。部分相关的技术文献报道如下: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大量生产无类病毒病和病毒病马铃薯繁殖材料的方法”(专利申请号:87106041.8),“活体外-活体内生产马铃薯微瘤的一种有效工艺”(专利申请号:88101458.3),“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快繁技术”(专利申请号:90106636.2),“马铃薯组培苗分化培养方法”(专利申请号:01140273.3),上述专利中涉及的方法虽具有一定的生产推广价值,但仍需在田间开放条件下繁殖多年,很大程度上会产生病毒再次感染,给生产造成损失,同时其生产用种的成本亦偏高。马铃薯试管薯的生产可解决上述问题。马铃薯试管薯是指在组织培养的条件下,以经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去主要病毒的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通过控制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条件,诱导腋芽顶端膨大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生产马铃薯试管薯的方法,以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改良的高钾MS培养基,在光暗条件下,分阶段培养液体马铃薯试管苗,诱导马铃薯试管薯,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的高钾MS培养基中N:P:K的比例为10:1:15,采用“一步三阶段”液体培养:第一阶段基础苗培养,第二阶段壮苗培养,去顶芽,第三阶段试管薯诱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产马铃薯试管薯的方法,以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改良的高钾MS培养基,在光暗条件下,分阶段培养液体马铃薯试管苗,诱导马铃薯试管薯,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的高钾MS培养基中N:P:K的比例为10:1:15,采用“一步三阶段”液体培养:第一阶段基础苗培养,第二阶段壮苗培养,去顶芽,第三阶段试管薯诱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第一阶段基础苗培养,在25~27℃,光强2000-3000lux下每天光照14-16小时;第二阶段壮苗培养,去顶芽,在23~25℃,光强2000-3000lux下每天光照14-16小时;第三阶段试管薯诱导,在18-20℃,光强500-1000lux下每天光照6-8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改良的高钾MS培养基分成为:NH4NO31050mg/L、KNO32450mg/L、KH2PO4300mg/L、CaCl2440mg/L、MgSO4·7H2O370mg/L、Fe·NaEDTA30mg/L、H3B036.0mg/L、MnSO4·H2O8.6mg/L、ZnS04·7H2O3.4mg/L、CuS045H2O0.20m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阶段基础苗培养和第二阶段壮苗培养,去顶芽采用的培养基为“试管苗培养基”,其组分为:改良的高钾MS培养基+白糖30g/L+活性炭1.5g/L;第三阶段“试管薯诱导培养基”组分为:高钾MS培养基+香豆素90mg/L+白糖120g/L+活性炭8g/L。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第一阶段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常香,王洪凤,宋云枝,孔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宇泰生物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