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4739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7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本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出苗率、抗病性能以及产量,并提升马铃薯的品质,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技术背景马铃薯以其耐旱、耐瘠薄、高产高效、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而丰富、产业链长等特点,倍受世人的青睐和重视。近年来,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全国平均单产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马铃薯品质差、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马铃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缺乏竞争力,质量和品质也相对较差。目前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制约马铃薯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以及连年的种植等原因会导致马铃薯多种病害。马铃薯的重要病害如晚疫病、环腐病和软腐病等都是由种薯带菌引起的,而丝核菌和镰刀菌在块茎上和土壤中也普遍存在。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果土壤湿度较大,则出苗前常发生种薯腐烂不出苗,或出苗后很快枯死,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严重影响产量。目前,种薯处理技术已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于提高出苗率、促进苗全苗壮、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但是,其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外界的环境要求较高,对于出苗率、产量和品质等等作用不太明显。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抗病性能以及产量的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可使得马铃薯的出苗率和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抗病性能以及产量的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30d前,剔除病烂薯块后晒种1~2d,在马铃薯播种当天,称取所需马铃薯种薯,播种前用喷雾器将300mg/L的高锰酸钾均匀喷洒在薯块上,喷洒过程中需翻动薯块,至淋湿薯块为止,喷施后用稻草覆盖,闷1~2小时;(2)按照芽眼切块,每个切块重量在20~25克之间,每个切块保持1~2个芽眼,将切好的薯块用药液浸泡10~15min后捞起、凉干;(3)然后用包衣剂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使包衣剂均匀裹在种薯外,包衣后立即播种,播种时土层覆盖厚度为3~4cm。所述药液中每升包含吲哚丁酸260mg,萘乙酸92mg,多菌灵20g;所述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褐藻酸钠35份、草木灰30份、五水偏硅酸钠3.1份、赤霉素粉剂0.2份、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钠2.5份、聚山梨醇酯0.1份;所述包衣剂的制备步骤是:将褐藻酸钠35份、草木灰30份、五水偏硅酸钠3.1份、赤霉素粉剂0.2份、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钠2.5份、聚山梨醇酯0.1份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合物中加水,水量为混合物质量的1.5倍,搅拌成糊状;所述马铃薯种薯切块与包衣剂的重量比为40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种薯通过喷施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可以降低种薯带菌的可能性,是抑制病菌由块茎传播,保证植株健康生长的主要途径;在试验中发现,药液和包衣剂各有效成分与比例对马铃薯生产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若是各有效成分浓度过低,种薯内含有太多水分,容易造成种薯表面细胞的破损,进而影响后续的发芽;若是各有效成分浓度过高,则种薯表面会残留过多有效成分,对种薯表面也易造成毒害。经验证发现,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药剂和包衣剂的特定成分和比例,多种成分协同配合,得到的种苗发芽率高,生长健壮,且不易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染;采用特定成分含量的药液对种薯块进行浸泡,使药液浸入到种薯块内,种薯块发芽种植后,得到的根更为粗壮和发达,对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经试验发现,包衣液若是使用过多,后期发芽率低,并且得到的芽柔弱;过少又达不到促进发芽的效果;马铃薯种薯切块与包衣剂的重量比为1000:3时得到的芽生长旺盛,且不易遭受病虫害侵染;褐藻酸钠、聚山梨醇酯、五水偏硅酸钠三种成分的结合既具有很好的预防种薯块腐烂的效果,又对其他成分具有均匀分布的作用,使各成分均匀的附着于种薯块上;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钠是一种优异的肥料增效剂,是多肽尿素、多肽复合肥、控释肥的原料,能促进马铃薯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作为植物营养吸收促进剂效果明显,适用于多种植物和土壤,可活化养分元素,提高化肥利用率;赤霉素可使根系发达,又预防病害,能显著地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草木灰可促进种子发芽,提高成苗率,并提供多种矿质元素,抑制病虫害。本专利技术将这几种成分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使用,它们之间的协同增强作用,不仅极大的减少了马铃薯地下以及地上部分的病虫害,还保证了种薯在发芽以及生根过程中保持很强的生命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选择8m×8m的9个小区,分为三组,每组3次重复,第一组种薯不处理,第二组按照传统方法处理种薯,第三组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其余栽培方法相同。测定三组马铃薯的出苗率、亩产和商品率,结果如表1所示。所述传统种薯处理方法参照现有技术:刘晓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之种薯准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2).,即用58%甲霜灵·锰锌100g和1kg滑石粉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20~30g混成药粉拌马铃薯种薯100kg。表1对亩产量和商品薯率进行分析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均有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实施例2选择8m×8m的9个小区,分为三组,每组3次重复,第一组种薯不处理,第二组按照传统方法处理种薯,第三组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其余栽培方法相同。测定三组马铃薯的块茎品质指标,包括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蛋白质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所述传统种薯处理方法参照现有技术:刘晓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之种薯准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2).,即用58%甲霜灵·锰锌100g和1kg滑石粉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20~30g混成药粉拌马铃薯种薯100kg。表2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使得马铃薯块茎品质得到较大改善。实施例3选择8m×8m的9个小区,分为三组,每组3次重复,第一组种薯不处理,第二组按照传统方法处理种薯,第三组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其余栽培方法相同。测定三组马铃薯的病害率,结果如表3所示。所述传统种薯处理方法参照现有技术:刘晓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之种薯准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2).,即用58%甲霜灵·锰锌100g和1kg滑石粉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20~30g混成药粉拌马铃薯种薯100kg。表3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种薯处理方式可显著降低马铃薯病害率。实施例4选择8m×8m的27个小区,分为9组,每组3次重复,9组马铃薯均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种薯处理方法处理种薯,其区别在于步骤(2)中药液各组分的用量,测定9组马铃薯的亩产量,结果如表4所示。表4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当每升药液包含吲哚丁酸260mg,萘乙酸92mg,多菌灵20g时,亩产量最高,达到了最好的经济效益。实施例5选择8m×8m的27个小区,分为9组,每组3次重复,9组马铃薯均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种薯处理方法处理种薯,其区别在于步骤(3)中包衣剂各组分的用量,测定9组马铃薯的亩产量,结果如表5所示。表5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只有当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褐藻酸钠35份、草木灰30份、五水偏硅酸钠3.1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30d前,剔除病烂薯块后晒种1~2d,在马铃薯播种当天,称取所需马铃薯种薯,播种前用喷雾器将300mg/L的高锰酸钾均匀喷洒在薯块上,喷洒过程中需翻动薯块,至淋湿薯块为止,喷施后用稻草覆盖,闷1~2小时;(2)按照芽眼切块,每个切块保持1~2个芽眼,将切好的薯块用药液浸泡10~15min后捞起、凉干;(3)然后用包衣剂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使包衣剂均匀裹在种薯外,包衣后立即播种;所述药液中每升包含吲哚丁酸260mg,萘乙酸92mg,多菌灵20g;所述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褐藻酸钠35份、草木灰30份、五水偏硅酸钠3.1份、赤霉素粉剂0.2份、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钠2.5份、聚山梨醇酯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30d前,剔除病烂薯块后晒种1~2d,在马铃薯播种当天,称取所需马铃薯种薯,播种前用喷雾器将300mg/L的高锰酸钾均匀喷洒在薯块上,喷洒过程中需翻动薯块,至淋湿薯块为止,喷施后用稻草覆盖,闷1~2小时;(2)按照芽眼切块,每个切块保持1~2个芽眼,将切好的薯块用药液浸泡10~15min后捞起、凉干;(3)然后用包衣剂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使包衣剂均匀裹在种薯外,包衣后立即播种;所述药液中每升包含吲哚丁酸260mg,萘乙酸92mg,多菌灵20g;所述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褐藻酸钠35份、草木灰30份、五水偏硅酸钠3.1份、赤霉素粉剂0.2份、乙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马铃薯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