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92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为非封闭式流线型结构,且舱体的内部设有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所述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的顶部均为空置区,且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之间通过前座椅靠背隔开,所述前驾驶舱前侧的所述舱体上安装有前挡风玻璃,且前挡风玻璃内侧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所述舱体固定,所述前座椅靠背后侧的上方设有后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均为流线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舱体为非封闭式设计,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顶部为空置区,驾驶员与乘员在飞行中与空气直接接触,半舱设计可以有效减轻舱体重量,增加飞机的有效载荷,降低设计生产难度,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
本技术涉及旋翼机
,尤其涉及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
技术介绍
旋翼机全称自转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如果将直升机比做一台会飞的电风扇的话,那么自转旋翼机更像是一个会飞的风车,在旋翼机的组成结构中,驾驶舱是主体,现有技术中,驾驶舱多为封闭式设计,重量大,增加了飞机的有效载荷,生产成本高,且现有的驾驶舱没有采用流线型设计,飞行阻力大,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该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的舱体为非封闭式设计,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顶部为空置区,驾驶员与乘员在飞行中与空气直接接触,半舱设计可以有效减轻舱体重量,增加飞机的有效载荷,降低设计生产难度,节省成本,同时,在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前设有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两块玻璃均为流线型,提升驾驶体验,舱体整体也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飞行阻力,减少功率需求,进而提升飞行速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为非封闭式流线型结构,且舱体的内部设有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所述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的顶部均为空置区,且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之间通过前座椅靠背隔开,所述前驾驶舱前侧的所述舱体上安装有前挡风玻璃,且前挡风玻璃内侧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所述舱体固定,所述前座椅靠背后侧的上方设有后挡风玻璃,所述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的内部均设有坐位。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均为流线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舱体的前端设有舱头,且舱头为流线型,所述舱头与所述舱体一体成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后挡风玻璃的下端设有安装区,且安装区内设有螺孔,所述后挡风玻璃通过螺孔配合螺栓固定在所述前座椅靠背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舱体为非封闭式设计,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顶部为空置区,驾驶员与乘员在飞行中与空气直接接触,半舱设计可以有效减轻舱体重量,增加飞机的有效载荷,降低设计生产难度,节省成本,同时,在前驾驶舱和后驾驶舱前设有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两块玻璃均为流线型,提升驾驶体验,舱体整体也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飞行阻力,减少功率需求,进而提升飞行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挡风玻璃示意图。其中:1、舱体;2、前驾驶舱;3、后驾驶舱;4、前座椅靠背;5、前挡风玻璃;6、后挡风玻璃;7、舱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为非封闭式流线型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飞行阻力,减少功率需求,且舱体1的内部设有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所述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的顶部均为空置区,半舱设计可以有效减轻舱体1重量,增加飞机的有效载荷,且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之间通过前座椅靠背4隔开,所述前驾驶舱2前侧的所述舱体1上安装有前挡风玻璃5,且前挡风玻璃5内侧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所述舱体1固定,所述前座椅靠背4后侧的上方设有后挡风玻璃6,所述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的内部均设有坐位。所述前挡风玻璃5和后挡风玻璃6均为流线型,提升驾驶体验。所述舱体1的前端设有舱头7,且舱头7为流线型,降低飞行阻力,所述舱头7与所述舱体1一体成型。所述后挡风玻璃6的下端设有安装区,且安装区内设有螺孔,所述后挡风玻璃6通过螺孔配合螺栓固定在所述前座椅靠背4上。该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的舱体1为非封闭式设计,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顶部为空置区,驾驶员与乘员在飞行中与空气直接接触,半舱设计可以有效减轻舱体1重量,增加飞机的有效载荷,降低设计生产难度,节省成本,同时,在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前设有前挡风玻璃5和后挡风玻璃6,两块玻璃均为流线型,提升驾驶体验,舱体1整体也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飞行阻力,减少功率需求,进而提升飞行速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为非封闭式流线型结构,且舱体(1)的内部设有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所述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的顶部均为空置区,且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之间通过前座椅靠背(4)隔开,所述前驾驶舱(2)前侧的所述舱体(1)上安装有前挡风玻璃(5),且前挡风玻璃(5)内侧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所述舱体(1)固定,所述前座椅靠背(4)后侧的上方设有后挡风玻璃(6),所述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的内部均设有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转旋翼机半舱驾驶舱,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为非封闭式流线型结构,且舱体(1)的内部设有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所述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的顶部均为空置区,且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之间通过前座椅靠背(4)隔开,所述前驾驶舱(2)前侧的所述舱体(1)上安装有前挡风玻璃(5),且前挡风玻璃(5)内侧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所述舱体(1)固定,所述前座椅靠背(4)后侧的上方设有后挡风玻璃(6),所述前驾驶舱(2)和后驾驶舱(3)的内部均设有坐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梓涵张江涛刘广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启通宇航空器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