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双组份点胶泵和点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紧固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点胶机构,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双组份点胶泵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紧固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以将所述双组份点胶泵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该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点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为实现更好的防水性能和结构粘接性能,目前3C电子的屏幕粘接、外壳粘接,半导体封装设备等粘接工艺,均在大批量应用双组份胶水。双组份胶水储存运输方便,成本低,粘接结构强,关于双组份胶水的点出,在性能和成本上,有直接将双组份胶水原包装装配至点胶阀体,由点胶阀体的推杆将双组份胶水同步推挤至混合装置的点胶阀,也有将双组份胶水的A组份和B组份分别流入螺杆泵的进胶口,由螺杆泵的螺杆旋转将胶水的A组份和B组份输送并最终流入混合装置。现有的实现方法是引入一块大尺寸的安装背板,安装背板在安装双组份螺杆泵(或点胶阀)的安装面设有直线滑动轨道,这种安装背板本体由大块铝材加工而成,占用空间尺寸的同时有着较大的自重,这要求点胶平台的Z轴有更大的带负载能力。双组份螺杆泵(或点胶阀)固定至安装背板安装面的直线滑动轨道,在松开和锁紧双组份螺杆泵(或点胶阀)的锁紧装置在安装背板的背面,锁紧装置的操作不可见,或者要操作人员到安装背板的背面来操作,导致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该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等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双组份点胶泵和点胶机构,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点胶机构,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双组份点胶泵的至少一部分穿过;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以将所述双组份点胶泵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通过将安装支架和紧固件相结合,各个零件紧密配合,连接牢固。安装支架的容纳空间形成用于安装双组份点胶泵的空间结构,紧固件能够将双组份点胶泵紧固安装在安装组件上。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不仅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装与拆卸的效率,并且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紧凑性,节约了大量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安装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形成为板状,所述底板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安装座设有所述容纳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形成为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打开所述容纳空间以安装所述双组份点胶泵,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关闭所述容纳空间并固定所述双组份点胶泵。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斜上方,且所述容纳空间的轴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双组份点胶泵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点胶机构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形成为矩形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个顶角处且沿该顶角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为沿所述底板的一侧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座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且设于所述凹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形成为匚形,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形成为长条形,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连;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设于所述安装块的一端;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设于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安装块配合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脚可活动地相连,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脚可拆卸地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脚的自由端的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支脚的自由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动件形成为长条形,所述活动件的一端设有适于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活动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转轴与所述安装座可活动地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还包括: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以固定所述转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脚的自由端的端面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连以锁定所述活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脚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卡扣或搭扣,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支脚卡接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形成为螺栓,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栓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螺栓孔以固定或松开所述双组份点胶泵。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的一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的又一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的又一局部结构的主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的又一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与其他零部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安装组件100;底板110;第一安装板111;第二安装板112;安装座120;安装块121;第一支脚122;第二支脚123;活动件130;第一连接孔131;第二连接孔132;第三安装孔133;第四安装孔134;锁紧件1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双组份点胶泵和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n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点胶机构,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双组份点胶泵的至少一部分穿过;/n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以将所述双组份点胶泵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双组份点胶泵和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点胶机构,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双组份点胶泵的至少一部分穿过;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以将所述双组份点胶泵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形成为板状,所述底板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安装座设有所述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形成为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打开所述容纳空间以安装所述双组份点胶泵,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关闭所述容纳空间并固定所述双组份点胶泵。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所述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斜上方,且所述容纳空间的轴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双组份点胶泵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点胶机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
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形成为矩形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个顶角处且沿该顶角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为沿所述底板的一侧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座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军,张晋,嵇沛宸,曲东升,李长峰,张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