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泵以及燃料供给泵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34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高压化时的溢流阀阀座部处的气蚀的防止与释放异常高压时的最大压力的降低的燃料供给泵。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料供给泵具备溢流阀机构,所述溢流阀机构具有阀座部和落座于阀座部的溢流阀,排出压力设定成30MPa以上,其中,阀座部的阀座角度形成为呈40°~50°,而且溢流阀机构的开阀压力设定为比设定排出压力大2MPa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供给泵以及燃料供给泵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供给泵以及燃料供给泵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泵等液压设备中,通过推压阀芯的弹簧来控制释放压力的直动式溢流阀被广泛采用,并且知道其阀座面的张开角度会影响阀芯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阀芯的阀部分大多为球或球形状,供其落座的座面的张开角度出于使稳定性和密封性都变得良好这一意义而优选为50°~70°,通常设定为6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957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揭示的技术中,规定有座面的张开角度(称为阀座角度)。但是,在释放压力(称为设定开阀压力)的设定不恰当的情况下,有无法维持密封性而发生泄漏、导致气蚀之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高压化时的溢流阀阀座部处的气蚀的燃料供给泵。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燃料供给泵,具备溢流阀机构,所述溢流阀机构具有阀座部和落座于阀座部的溢流阀,排出压力设定成30MPa以上,其中,阀座部的阀座角度形成为呈40°~50°,而且溢流阀机构的开阀压力设定为比设定排出压力大2MPa以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抑制高压化时的溢流阀阀座部处的气蚀的燃料供给泵。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及效果将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加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燃料供给泵的从横向观察的纵截面图。图2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燃料供给泵的从上方观察的水平方向截面图。图3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燃料供给泵的从不同于图1的另一横向观察的纵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溢流阀机构和其阀座构件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阀压力与排出压力的差分和阀座部接触表面压力的关系的图表。图6为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溢流阀机构中将排出压力设为35MPa时的成立范围的图表。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溢流阀机构周边的压力脉动的时间关系曲线的图表。图8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燃料供给泵上搭载的电磁吸入阀机构的放大截面图。图9为包含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会指定附图中的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但该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燃料供给泵的实际安装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实施例1图9为表示包含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一例的构成图。被虚线围住的部分表示燃料供给泵的泵体1,该虚线中展示的机构、零件表示一体地装在燃料供给泵的泵体1上。燃料泵21根据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ECU)27的信号来汲取燃料箱20的燃料。该燃料被加压至恰当的进给压力而通过吸入管道28被送至燃料供给泵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从低压燃料吸入口10a通过了吸入接头51之后的燃料经由压力脉动减少机构9、吸入通道10d到达构成容量可变机构的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吸入口31b。流入到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燃料通过吸入阀30流入至加压室11。通过发动机的凸轮机构93(参考图1)向柱塞2赋予进行往复运动的动力。通过柱塞2的往复运动,在柱塞2的下降行程中从吸入阀30吸入燃料,在上升行程中对燃料进行加压。加压后的燃料经由排出阀机构8压送至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6的共轨23。共轨23上安装有向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气缸直接喷射燃料的喷射器24(所谓的直喷喷射器)、压力传感器26。直喷喷射器24是根据发动机的气缸(cylinder)的数量来安装的,按照ECU27的控制信号进行开闭而将燃料喷射至气缸内。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燃料供给泵)运用于喷射器24向发动机的气缸内直接喷射燃料的所谓的直喷发动机系统。在因直喷喷射器24的故障等而导致共轨23产生了异常高压的情况下,当燃料供给泵的燃料排出口12的压力与加压室11的压力的差压变为溢流阀机构200的开阀压力以上时,溢流阀202开阀。在该情况下,共轨23的变成了异常高压的燃料通过溢流阀机构200内部而从溢流通道200a回送至加压室11。由此,能够保护共轨23(高压管道)。将该方式称为高压回送方式。再者,在将溢流通道200a连接至低压燃料室10或吸入通道10d等(参考图1)、将变成了异常高压的燃料回送至低压通道的低压回送方式中,也同样可以运用本专利技术。使用图1、图2以及图3,对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进行说明。图1为针对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而展示与柱塞2的中心轴方向平行的截面的截面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从上方观察的水平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从不同于图1的方向观察的截面图。再者,图2中,吸入接头51是设置在泵体侧面,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运用于吸入接头51设置在缓冲盖14的上表面的燃料供给泵。吸入接头51连接于供给来自车辆的燃料箱20的燃料的低压管道,从吸入接头51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a流入的燃料在泵体1内部形成的低压流路中流动。在泵体1上构成的燃料通道的入口部设置有压入在泵体1中的未图示的吸入过滤器,吸入过滤器防止存在于燃料箱20到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之间的异物流入至燃料供给泵内。燃料从吸入接头51朝柱塞轴向上侧流动,流至图1所示的由缓冲器上部10b、缓冲器下部10c形成的低压燃料室10。低压燃料室10是通过被安装在泵体1上的缓冲盖14覆盖而形成的。低压燃料室10的通过压力脉动减少机构9减少了压力脉动后的燃料经由低压燃料流路10d到达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吸入口31b。电磁吸入阀机构300安装在泵体1上形成的横孔内,将所期望的流量的燃料经由泵体1上形成的加压室入口流路1a供给至加压室11。为了实现气缸盖90与泵体1之间的密封,在泵体1上嵌入有O形圈61,防止机油漏至外部。如图1所示,在泵体1上安装有用于引导柱塞2的往复运动的缸体6。缸体6在其外周侧通过压入和铆接固定在泵体1上。借助缸体6的呈圆筒状的压入部的表面进行了密封,以免加压后的燃料从该压入部与泵体1的间隙漏至低压侧。缸体6使其上端面在轴向上接触泵体1的平面,由此,除了泵体1与缸体6的圆筒状的压入部的密封以外,还构成第二重密封结构。在柱塞2的下端设置有挺杆92,所述挺杆92将内燃机的凸轮轴上安装的凸轮93的转动运动转换为上下运动而传递至柱塞2。柱塞2经由扣件15被弹簧4压接在挺杆92上。由此,随着凸轮93的转动运动,可以使柱塞2上下往复运动。此外,保持在密封架7的内周下端部的柱塞密封件13以可滑动地接触柱塞2外周的状态设置在缸体6的图中下方部。由此,在柱塞2滑动时,将副室7a的燃料密封而防止流入至内燃机内部。同时,柱塞密封件13防止内燃机内的对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也包括机油)流入至泵体1内部。如图2所示,泵体1上形成有安装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横孔,并且在柱塞轴向的相同位置形成有安装排出阀机构8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供给泵,具备溢流阀机构,所述溢流阀机构具有阀座部和落座于所述阀座部的溢流阀,设定排出压力设定成30MPa以上,该燃料供给泵的特征在于,/n所述阀座部的阀座角度形成为呈40°~50°,而且所述溢流阀机构的设定开阀压力设定成比设定排出压力大2MPa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7 JP 2018-0860441.一种燃料供给泵,具备溢流阀机构,所述溢流阀机构具有阀座部和落座于所述阀座部的溢流阀,设定排出压力设定成30MPa以上,该燃料供给泵的特征在于,
所述阀座部的阀座角度形成为呈40°~50°,而且所述溢流阀机构的设定开阀压力设定成比设定排出压力大2MPa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燃料进行加压的加压室,
所述溢流阀机构构成为在所述加压室的排出侧的压力与所述加压室的压力的压力差变得比所述设定开阀压力大时开阀,
所述设定排出压力被设定成吸入行程中的所述加压室的排出侧的压力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燃料进行加压的加压室,
所述溢流阀机构构成为在所述加压室的排出侧的压力与所述加压室的吸入侧的压力的压力差变得比所述设定开阀压力大时开阀,
所述设定排出压力被设定成压缩行程中的所述加压室的排出侧的压力最大值。


4.一种燃料供给泵的制造方法,所述燃料供给泵具备溢流阀机构,所述溢流阀机构具有阀座部和落座于所述阀座部的溢流阀,所述溢流阀机构的设定开阀压力设定成比设定排出压力大设定值,该燃料供给泵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以所述设定排出压力相同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富俊亮菅波正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