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后端结构及混合动力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7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后端结构及混合动力电机,电机后端结构包括后端盖结构、旋变端盖结构和旋变结构,后端盖结构包括后端盖主体,后端盖主体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转轴安装孔、以及沿着后端盖主体的径向从转轴安装孔向后端盖主体外周面方向延伸设置的端盖槽;旋变端盖结构,包括盖设于后端盖主体的转轴安装孔处的旋变盖主体、以及与旋变盖主体连接并盖设于端盖槽处的旋变盖支体,旋变端盖结构封盖转轴安装孔和端盖槽为旋变腔体,旋变盖主体上开设有旋变盖孔;旋变结构安设于旋变腔体内;旋变结构包括安设于转轴安装孔中的旋变定子,以及连接于旋变定子上的定子引线;该电机后端结构整体结构简便紧凑,保证了动力输出前提下实现了旋变结构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后端结构及混合动力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后端结构及混合动力电机。
技术介绍
近年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受电池技术发展达到瓶颈,混合动力汽车以其长续航及环保性在商用车领域被广泛推广。传统电机为单边轴输出,输出轴端通过油封实现密封,另一端由于不输出动力,因此电机轴不用伸出后端盖,内部通过油封密封防止油液窜出,外部通过端盖对旋变进行整体密封;混动电机为双边轴输出,它前端连接发动机、后端连接变速箱,电机前端密封方式与传统电机一致,后端需要在保证动力输出前提下实现旋变的安装、出线、及整体密封性等。但现有混合电机后端结构整体结构复杂,结构不紧凑,不利于在电动汽车上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后端结构及混合动力电机,整体结构简便紧凑,保证了动力输出前提下实现了旋变结构的安装。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后端结构,包括后端盖结构、旋变端盖结构和旋变结构,后端盖结构包括后端盖主体,所述后端盖主体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转轴安装孔、以及沿着所述后端盖主体的径向从所述转轴安装孔向所述后端盖主体外周面方向延伸设置的端盖槽;旋变端盖结构,包括盖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的所述转轴安装孔处的旋变盖主体、以及与所述旋变盖主体连接并盖设于端盖槽处的旋变盖支体,所述旋变端盖结构封盖转轴安装孔和端盖槽为旋变腔体,所述旋变盖主体上开设有旋变盖孔,所述旋变盖孔与所述旋变腔体连通;旋变结构安设于所述旋变腔体内;所述旋变结构包括安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孔中的旋变定子,以及连接于所述旋变定子上的定子引线,所述定子引线安设于端盖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主体、所述旋变盖主体及所述旋变结构上设置有定子轴向限位结构和定子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定子轴向限位结构用于从轴向对所述旋变结构进行限位,所述定子周向限位结构用于从周向对所述旋变结构进行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轴向限位结构包括突出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的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内壁面上的第一限位台阶,以及突出设于所述旋变盖主体的所述旋变盖孔的内壁面上的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沿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沿所述旋变盖孔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台阶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旋变定子的两端面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的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内壁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凸起,所述旋变定子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沿所述转轴安装孔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沿所述旋变定子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一一对应地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中;或者,所述定子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的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内壁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凹槽,所述旋变定子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凹槽沿所述转轴安装孔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旋变定子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一一对应地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的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内壁面上的一个限位凸起,所述旋变定子的外周面上设有一个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转轴安装孔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旋变定子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限位凸起对应卡设于所述限位凹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周向限位结构包括突出设于所述旋变盖主体上的周向限位环,所述旋变定子嵌设于所述周向限位环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结构上设有沿所述转轴安装孔和所述端盖槽的周围设置的多个螺钉连接座,所述旋变盖主体和所述旋变盖支体的周边突出设置有螺钉连接板,所述螺钉连接板与所述螺钉连接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结构和所述旋变端盖结构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形状与所述转轴安装孔和所述端盖槽的形状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后端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旋变盖孔内的油封,所述油封密封挡设于旋变定子的端面外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包括电机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电机轴外侧的所述的电机后端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旋变定子安装于后端盖主体上开设的转轴安装孔内,旋变定子上的定子引线安装于后端盖结构上的端盖槽中,此时旋变结构整体安装于旋变腔体内,该旋变腔体是由旋变端盖结构封盖转轴安装孔和端盖槽形成的;需要说明的是转轴安装孔是进行电机轴的穿设安装的,因此该电机后端结构的整体结构简便紧凑,保证了电机轴的动力输出前提下实现了旋变结构的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后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后端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后端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变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变端盖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后端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端盖结构;10、后端盖主体;100、第一限位台阶;101、第一限位凸起;11、转轴安装孔;12、端盖槽;13、螺钉连接座;2、旋变端盖结构;20、旋变盖主体;200、第二限位台阶;201、周向限位环;21、旋变盖支体;22、旋变盖孔;23、螺钉连接板;3、旋变结构;30、旋变定子;300、第一限位凹槽;31、定子引线;4、密封圈;5、油封;6、电机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后端结构,包括后端盖结构1、旋变端盖结构2及旋变结构3;后端盖结构1包括后端盖主体10,后端盖主体10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转轴安装孔11、以及沿着后端盖主体10的径向从转轴安装孔11向后端盖主体10外周面方向延伸设置的端盖槽12;旋变端盖结构2,包括盖设于后端盖主体10的所述转轴安装孔11处的旋变盖主体20、以及与旋变盖主体20连接并盖设于端盖槽12处的旋变盖支体21,旋变端盖结构2封盖转轴安装孔11和端盖槽12为旋变腔体,旋变盖主体20上开设有旋变盖孔22,旋变盖孔22与旋变腔体连通;旋变结构3安设于旋变腔体内;旋变结构3包括安设于转轴安装孔11中的旋变定子30,以及连接于旋变定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后端盖结构(1),包括后端盖主体(10),所述后端盖主体(10)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转轴安装孔(11)、以及沿着所述后端盖主体(10)的径向从所述转轴安装孔(11)向所述后端盖主体(10)外周面方向延伸设置的端盖槽(12);/n旋变端盖结构(2),包括盖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10)的所述转轴安装孔(11)处的旋变盖主体(20)、以及与所述旋变盖主体(20)连接并盖设于端盖槽(12)处的旋变盖支体(21),所述旋变端盖结构(2)封盖转轴安装孔(11)和端盖槽(12)为旋变腔体,所述旋变盖主体(20)上开设有旋变盖孔(22),所述旋变盖孔(22)与所述旋变腔体连通;以及,/n旋变结构(3),安设于所述旋变腔体内;所述旋变结构(3)包括安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孔(11)中的旋变定子(30),以及连接于所述旋变定子(30)上的定子引线(31),所述定子引线(31)安设于端盖槽(1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端盖结构(1),包括后端盖主体(10),所述后端盖主体(10)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转轴安装孔(11)、以及沿着所述后端盖主体(10)的径向从所述转轴安装孔(11)向所述后端盖主体(10)外周面方向延伸设置的端盖槽(12);
旋变端盖结构(2),包括盖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10)的所述转轴安装孔(11)处的旋变盖主体(20)、以及与所述旋变盖主体(20)连接并盖设于端盖槽(12)处的旋变盖支体(21),所述旋变端盖结构(2)封盖转轴安装孔(11)和端盖槽(12)为旋变腔体,所述旋变盖主体(20)上开设有旋变盖孔(22),所述旋变盖孔(22)与所述旋变腔体连通;以及,
旋变结构(3),安设于所述旋变腔体内;所述旋变结构(3)包括安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孔(11)中的旋变定子(30),以及连接于所述旋变定子(30)上的定子引线(31),所述定子引线(31)安设于端盖槽(1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主体(10)、所述旋变盖主体(20)及所述旋变结构(3)上设置有定子轴向限位结构和定子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定子轴向限位结构用于从轴向对所述旋变结构(3)进行限位,所述定子周向限位结构用于从周向对所述旋变结构(3)进行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轴向限位结构包括突出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10)的所述转轴安装孔(11)的内壁面上的第一限位台阶(100),以及突出设于所述旋变盖主体(20)的所述旋变盖孔(22)的内壁面上的第二限位台阶(200),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0)沿所述转轴安装孔(11)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台阶(200)沿所述旋变盖孔(22)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台阶(200)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0)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旋变定子(30)的两端面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后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后端盖主体(10)的所述转轴安装孔(11)的内壁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凸起(101),所述旋变定子(30)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凹槽(300),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01)沿所述转轴安装孔(11)的轴向延伸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马霁旻崔舜宇周海鹰杨守武王平周健蒋鹏凯
申请(专利权)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