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47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涉及国六蒸发系统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多个阀体配合使用,生产工艺复杂,装配工序繁多,工艺流程繁琐,耗材多、配件种类多、空间占比大、管路布置难度高、功能实现成本高,管理困难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内部设有第一腔体,与第一管路连通设置,第二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与第二管路连通设置;第三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均与第三管路连通设置,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连通形成第一通路,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连通,形成第二通路;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形成第三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节省脱附端和中冷器两段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国六蒸发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露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已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并且汽车用户对于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上的国六蒸发燃油系统中的燃油蒸汽的回收循环再利用阀体装置已成为汽车上不可或缺的零件。汽车进气系统由进气管总成、空气滤清器总成、涡轮增压器、中冷器、进气歧管和进气阀等组成,由于进气阀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起到上接空气滤清器,下接发动机缸体的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汽车发动机的咽喉。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通过发动机尼龙管的布置连接使多个阀体配合使用,存在生产工艺复杂,装配工序繁多,工艺流程繁琐,耗材多、配件种类多、空间占比大、管路布置难度高、功能实现成本高,管理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通过发动机尼龙管的布置连接使多个阀体配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均连接的第三本体,其中:/n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管路、第一本体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一管路连通设置;/n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二管路、第二本体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设置;/n所述第三本体上设有第三管路以及第三本体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三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其中,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均连通设置;/n所述第三本体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均连接的第三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管路、第一本体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一管路连通设置;
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二管路、第二本体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设置;
所述第三本体上设有第三管路以及第三本体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三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其中,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均连通设置;
所述第三本体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连通,形成第二通路;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形成第三通路;
所述第三通路内均设置有卡环和阀片,所述卡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所述阀片设置于所述卡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安装座,其中:
所述传感器安装座设置为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内均设置有卡环和阀片,所述卡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端部,所述阀片设置于所述卡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影周辉刘照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艾力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