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结构及一体式消音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89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音结构及一体式消音电磁阀,其涉及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电磁阀与膨胀腔的应用,不仅降噪效果不佳,而且很难布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端盖、上壳体、中壳体、电磁控制组件和下壳体,其中端盖、上壳体与中壳体形成消音结构,中壳体、电磁控制组件以及下壳体形成电磁控制结构,电磁控制结构与消音结构一体化连接,集成为一体式消音电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降低噪音,又方便布置,省去了连接管路和接头,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燃油蒸发系统的脱附响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音结构及一体式消音电磁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消音结构及一体式消音电磁阀。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露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已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已发布的《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汽车允许挥发到大气中的汽油量排放量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在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中,目前在汽车领域中通常是利用碳罐电磁阀来处理汽车的汽油蒸汽。油箱中的汽油易蒸发,蒸发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为了保证汽油蒸汽不排入大气中污染环境,人们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制成碳罐将汽油蒸汽暂时存储起来,待发动机工作时,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发出不同的电脉冲信号,控制碳罐电磁阀打开或关闭,从而将碳罐中的汽油蒸汽通过碳罐电磁阀和单向阀送入发动机气缸烧掉,既保护环境又节省了燃料。碳罐电磁阀正常工作时会发出“哒哒”的阀头撞击噪音,其噪音的产生机理在于金属阀片的高速开合会造成整个阀体不同方向的振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盖(11)、上壳体(1)和中壳体(2),且所述端盖(11)、上壳体(1)以及中壳体(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端盖(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气管(112),所述中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通气通道(21);/n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横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为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且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将所述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连通的通气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盖(11)、上壳体(1)和中壳体(2),且所述端盖(11)、上壳体(1)以及中壳体(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端盖(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气管(112),所述中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通气通道(21);
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横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为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且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将所述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连通的通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包括与所述上壳体(1)内侧壁连接的隔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隔圈部中间的隔板凸起部(12);所述隔板凸起部(12)截面呈U型,且其开口与所述通气通道(2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6)开设在所述隔圈部上,所述进气管(112)与所述隔板凸起部(12)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若干上壳体扰流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扰流筋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凸起部(12)外壁的第一扰流筋(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扰流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内侧壁且同时与所述隔圈部和隔板凸起部(12)连接的第二扰流筋(14),若干所述第一扰流筋(13)与第二扰流筋(14)沿周向交错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扰流筋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凸起部(12)内壁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百俊郦强罗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