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控软弱围岩地层TBM卡机的前置型初期支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岭隧道岩石掘进机的新型初期支护,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控软弱围岩地层TBM卡机的前置型初期支护。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领域对山岭隧道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矿山法与新奥法所具有的工期长、安全性低和震动噪音大等缺点限制了山岭隧道的快速发展,也就抑制了交通领域的革新。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特别是在稳定的围岩中长距离施工时,此特征尤其明显,在打造全国立体交通网络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目前来看,TBM绝大部分用于硬岩隧道的开挖,而在山岭隧道这种大变形岩层中应用很少,山岭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对初期支护的支护时间以及支护方式提出了很大的考验,这使得TBM掘进的初期支护的创新和优化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工程和现实意义。传统山岭隧道TBM初期支护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初期支护在机身后进行,而围岩在开挖后立刻开始变形,使得支护不够及时从而导致了围岩变形过大,隧道变形严重;支护不及时导致围岩变形过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控软弱围岩地层TBM卡机的前置型初期支护,包括固定侧拱架(1)、移动侧拱架(2)、拱架内置弹簧(3)、钢柱(4)、应力检测装置(5)、受力平台(6)、方形格栅(7)、纵向弹簧组(8)、气囊(9)和电控排气装置(11)。其中,/n移动侧拱架(2)插接在固定侧拱架(1)内部;/n固定侧拱架(1)内部距离管端一定距离处固定有受力平台(6);/n拱架内置弹簧(3)、钢柱(4)、应力检测装置(5)均布置在固定侧拱架(1)内部的受力平台(6),钢柱(4)贯穿于拱架内置弹簧(3),拱架内置弹簧(3)、钢柱(4)固定连接于受力平台(6),应力检测装置(5)固定在受力平台(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控软弱围岩地层TBM卡机的前置型初期支护,包括固定侧拱架(1)、移动侧拱架(2)、拱架内置弹簧(3)、钢柱(4)、应力检测装置(5)、受力平台(6)、方形格栅(7)、纵向弹簧组(8)、气囊(9)和电控排气装置(11)。其中,
移动侧拱架(2)插接在固定侧拱架(1)内部;
固定侧拱架(1)内部距离管端一定距离处固定有受力平台(6);
拱架内置弹簧(3)、钢柱(4)、应力检测装置(5)均布置在固定侧拱架(1)内部的受力平台(6),钢柱(4)贯穿于拱架内置弹簧(3),拱架内置弹簧(3)、钢柱(4)固定连接于受力平台(6),应力检测装置(5)固定在受力平台(6);
应力检测装置(5)用于测量所受到的拱架内置弹簧(3)的压力;
方形格栅(7)位于由固定侧拱架(1)和移动侧拱架(2)组成的拱架环之间,方形格栅(7)与固定侧拱架(1)和移动侧拱架(2)固定连接;
纵向弹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稳军,来涛涛,王博达,曹文振,张高乐,王祎,上官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