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包括:与涡流管进气口相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供风设备相连;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流量控制球阀,所述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转动以调整所述流量控制球阀流通量的驱动机构;流量检测机构,流量检测机构检测时生成实时流量值;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输入设备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阀杆转动的角度。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加工的纱线的材质在输入设备中输入对应的目标流通量,控制器根据目标流通量和实时流量值控制驱动机构动作,即可相应的改变涡流管内的涡流速度,实现了涡流速度的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涡流纺纱
,特别涉及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涡流纺纱是利用空气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纤维凝聚和加拈成纱的方法。由于用涡流代替机械的加拈和凝聚作用而不需要回转的机件,因而结构简单,纺纱速度较高,一般可比环锭纺纱高6~7倍。涡流纺纱通常由纺纱管进行纱线的加捻,纺纱管通常包括涡流管、纤维引导器和锭子,在涡流管内形成有涡流腔,同时在涡流管上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抽风装置相连,向涡流管内提供进行加捻的风力。涡流纺纱机可用于纺棉花、化纤等不同材料、不同粗细的纱线,现有技术中在纺不同材料或不同粗细的纱线时,是通过控制抽风装置的功率或转速来调整涡流管内涡流的速度,不仅增加了抽风装置的结构复杂度,同时涡流管内涡流的速度的控制精度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具有可自动调节涡流速度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包括:与涡流管进气口相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供风设备相连;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流量控制球阀,所述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转动以调整所述流量控制球阀流通量的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用于检测所述进气管内气流量大小的流量检测机构,所述流量检测机构检测时生成实时流量值;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输入设备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依据获得的所述输入设备输入的目标流通量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生成的实时流量值,按照预定策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阀杆转动预定角度。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由供风设备向进气管提供风力,通过流量检测机构检测流经进气管的的气流量大小,并生成实时流量值发送至控制器,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加工的纱线的材质在输入设备中输入对应的目标流通量,控制器根据目标流通量和实时流量值控制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机构带动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转动直至实时流量值与目标流通量相等或者在误差范围之内,即可相应的改变涡流管内的涡流速度,实现了涡流速度的自动调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检测安装部,所述流量检测机构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检测安装部的回转叶片、以及连接于所述回转叶片的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流通在进风管内的气流吹过回转叶片时即可带动回转叶片转动,而通过霍尔传感器即可测得回转叶片的转速,而通过回转叶片的转速即可相应的得到气流的流速,再根据进风管的尺寸即可得到相应的实际流量值。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的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进气管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且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尺寸。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即可啮合第一齿轮带动阀杆转动,从而实现对气流量的控制,且由于第一齿轮的尺寸大于第二齿轮的尺寸,使得气流量的控制精度更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上还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角度传感器能够检测阀杆的转动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流量控制的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安装部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所述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之间设有密封垫。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流量检测机构安装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壳的两侧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连接管道螺纹连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检测安装部与进气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密封半环,所述第二安装壳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半环相配合的密封台阶。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半环与密封台阶相配合,提高了第一安装壳与第二安装壳连接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包括:与涡流管进气口相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供风设备相连;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流量控制球阀,所述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转动以调整所述流量控制球阀流通量的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用于检测所述进气管内气流量大小的流量检测机构,所述流量检测机构检测时生成实时流量值;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输入设备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依据获得的所述输入设备输入的目标流通量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生成的实时流量值,按照预定策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阀杆转动预定角度。由供风设备向进气管提供风力,通过流量检测机构检测流经进气管的的气流量大小,并生成实时流量值发送至控制器,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加工的纱线的材质在输入设备中输入对应的目标流通量,控制器根据目标流通量和实时流量值控制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机构带动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转动直至实时流量值与目标流通量相等或者在误差范围之内,即可相应的改变涡流管内的涡流速度,实现了涡流速度的自动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与涡流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安装部与流量检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框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进气管;11、检测安装部;12、第一安装壳;13、第二安装壳;14、密封垫;15、连接管道;16、密封半环;17、密封台阶;2、流量控制球阀;21、阀杆;22、角度传感器;3、驱动机构;31、第一齿轮;32、驱动电机;33、第二齿轮;4、流量检测机构;41、回转叶片;42、霍尔传感器;5、控制器;51、输入设备;52、显示器;6、涡流管;61、进气口;62、纤维引导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与涡流管6进气口61相连接的进气管1,进气管1与供风设备相连;连接于进气管1的流量控制球阀2,流量控制球阀2的阀杆21连接有用于驱动阀杆21转动以调整流量控制球阀2流通量的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涡流管进气口相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供风设备相连;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流量控制球阀,所述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转动以调整所述流量控制球阀流通量的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用于检测所述进气管内气流量大小的流量检测机构,所述流量检测机构检测时生成实时流量值;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输入设备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依据获得的所述输入设备输入的目标流通量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生成的实时流量值,按照预定策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阀杆转动预定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涡流管进气口相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供风设备相连;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流量控制球阀,所述流量控制球阀的阀杆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转动以调整所述流量控制球阀流通量的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用于检测所述进气管内气流量大小的流量检测机构,所述流量检测机构检测时生成实时流量值;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输入设备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依据获得的所述输入设备输入的目标流通量和所述流量检测机构生成的实时流量值,按照预定策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阀杆转动预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检测安装部,所述流量检测机构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检测安装部的回转叶片、以及连接于所述回转叶片的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小峰,徐轶娄,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星京泽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