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件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01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8
一种料件植入装置,包括取料模组,用于取料料件,并将料件植入治具上,动力模组,与所述取料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X/Y轴移动,第一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模组用于在所述取料模组将料件植入治具时检测所述吸头吸附的料件的位置,第二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上,所述第二检测模组用于在所述取料模组将料件植入治具时检测放料位置。所述料件植入装置通过检测模组与取料模组的配合可以可在料件植入过程中对料件位置和放料位置进行自动纠正,可有效提高料件植入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解决来料不稳定的问题,提高料件植入的精度,降低料件植入的失败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件植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料件植入
,尤其涉及一种料件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导航仪、数码相机或其他类似的电子产品生产中,常需要植入大量的如弹片、螺母等类型的小型料件。目前料件的植入通常采用点对点的盲取盲放方式,即提前预设好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然后进行取料和放料的操作。此种植入方式无法排除来料的不稳定性,植入的精度只能依靠机械结构本身的精度来保证,智能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精度的智能调节,导致取料和放料的失败率很高,并且设备的扩展性较低,更新换代后就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料件植入装置,旨在提高料件植入的智能化程度,进而提高料件植入的精度,降低取料和放料的失败率。一种料件植入装置,用于将料件植入到工件上,包括:取料模组,用于取料件,所述取料模组包括吸头;动力模组,与所述取料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X/Y轴移动;第一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吸头吸附的所述料件的位置;第二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模组用于在所述取料模组将料件植入治具时检测放料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模组包括:真空发生器;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吸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传动轴为中空结构;第一动力组件,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沿Z轴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吸头之间通过密封环连接。<br>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相连接端设置有真空管接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所述真空管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头为仿型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吸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均为三个,三个所述传动轴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吸头连接,三个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三个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分别通过一个同步带与所述传动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所述取料模组还包括旋转动力组件,所述旋转动力组件通过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三同步带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第四同步带与所述第三传动轴连接,所述旋转动力组件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模组包括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三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三动力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沿X轴往复运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与所述取料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Y轴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连接并通过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沿X轴往复运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直线电机和第二滑轨,所述取料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连接并通过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三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Y轴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料件为异形料件。上述料件植入装置通过检测模组与取料模组的配合可以可在料件植入过程中对料件位置和放料位置进行自动纠正,可有效提高料件植入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解决来料不稳定的问题,提高料件植入的精度,降低料件植入的失败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料件植入装置适用的常用料件形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料件植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取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取料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头常用形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取料模组的旋转模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送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使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施例的料件植入装置100适用于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导航仪、数码相机或其他类似的电子产品制造时,向治具中相关工件植入料件。其中,料件的类型可以包括异形弹片、异形螺母、点胶或其他的高精度的不规则或规则的小型上料件。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料件植入装置100适用的常用料件的形状示意图。料件的常用形状可以包括工字型、T字型、L字型、n字型等形状结构。本附图只是列举了部分本实施例适用的常用料件的形状结构,并不代表本技术适用的全部料件的形状结构。图2示出了料件植入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料件植入装置100包括取料模组10、动力模组101和检测模组102。取料模组10用于取料料件,并将取料的料件植入治具内的工件上。动力模组101,与取料模组10连接,用于驱动取料模组10沿X/Y轴移动。检测模组102用于在取料模组10将料件植入治具时检测料件位置和放料位置,并对料件位置和\或放料位置进行纠正,以达到精确放料的目的。图3、图4示出了取料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取料模组10包括吸头11、中空的传动轴12和真空发生器13。传动轴12一端与吸头11连接,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13连接,真空发生器13可以通过传动轴12的中空部分与吸头11连通,以向吸头11提供吸附料件的真空。取料模组10还可以设置有固定板116,固定板116与动力模组101连接,传动轴12和真空发生器13均安装在固定板116上。传动轴12可以为花键轴,传动轴12上套设有滚珠花键18,滚珠花键18外套设有轴套19,轴套19上设置有轴承110,轴承110可以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板116上,进而实现将传动轴12安装在固定板116上。传动轴12可以实现沿轴向的移动和沿径向的转动。吸头11与传动轴12之间可以通过密封环16连接,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真空的泄露。传动轴12与真空发生器13连接端设置有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件植入装置,用于将料件植入到工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取料模组,用于取料件,所述取料模组包括吸头;/n动力模组,与所述取料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X/Y轴移动;/n第一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吸头吸附的所述料件的位置;/n第二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模组用于在所述取料模组将料件植入治具时检测放料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件植入装置,用于将料件植入到工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料模组,用于取料件,所述取料模组包括吸头;
动力模组,与所述取料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X/Y轴移动;
第一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吸头吸附的所述料件的位置;
第二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取料模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模组用于在所述取料模组将料件植入治具时检测放料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模组包括:
真空发生器;
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吸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传动轴为中空结构;
第一动力组件,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沿Z轴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吸头之间通过密封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相连接端设置有真空管接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所述真空管接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为仿型设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均为三个,三个所述传动轴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吸头连接,三个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全兵郭闻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