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4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外壳、装料箱、顶盖、伺服电机和电源,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装料箱,且装料箱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板,所述伺服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竖杆,所述装料箱的底端内部嵌入有丝杆,且丝杆的右侧焊接有挡板,所述丝杆的下方固定有安装在外壳上的减速电机,所述推送杆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有滑块。该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生产效率高,方便对塑料件进行脱模,可以对装置本身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生产
,具体为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消费品,汽车是由许多的零件组成的,在零件制造的过程中,往往就要使用到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但是市面上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下,不易对塑料件进行脱模,不能对模具自身进行清理,所以现开发出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面上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下,不易对塑料件进行脱模,不能对模具自身进行清理,所以现开发出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外壳、装料箱、顶盖、伺服电机和电源,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装料箱,且装料箱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外壳(1)、装料箱(2)、顶盖(3)、伺服电机(4)和电源(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装料箱(2),且装料箱(2)的顶端安装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上方设置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竖杆(5),所述第一竖杆(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板(6),且第一竖杆(5)和竖板(6)的内部均嵌入有加热丝(7),并且加热丝(7)的顶端电性连接有焊接在第一竖杆(5)上的电源(8),所述伺服电机(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竖杆(9),且第二竖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毛刷(10),所述装料箱(2)的底端内部嵌入有丝杆(11),且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左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外壳(1)、装料箱(2)、顶盖(3)、伺服电机(4)和电源(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装料箱(2),且装料箱(2)的顶端安装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上方设置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竖杆(5),所述第一竖杆(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板(6),且第一竖杆(5)和竖板(6)的内部均嵌入有加热丝(7),并且加热丝(7)的顶端电性连接有焊接在第一竖杆(5)上的电源(8),所述伺服电机(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竖杆(9),且第二竖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毛刷(10),所述装料箱(2)的底端内部嵌入有丝杆(11),且丝杆(11)的右侧焊接有挡板(12),所述丝杆(11)的下方固定有安装在外壳(1)上的减速电机(13),且减速电机(13)的右端连接有推送杆(14),并且推送杆(14)的下方固定有安装在外壳(1)上的水箱(23),所述推送杆(14)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板(15),且连接板(15)的右端固定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轮(20),且第一齿轮(20)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轮(21),并且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通过链条(22)进行连接,所述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乾龙程步平李鹏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正多源盈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