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4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端固定板,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下模腔体,所述下模腔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下模腔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第一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下模腔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模腔体,所述上模腔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压清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可以方便将上模腔体与下模腔体内部的碎屑冲洗干净,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传统的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有一些缺点,注塑模具的上模腔体与下模腔体的内部在完成注塑时含有较多的碎屑,这些碎屑会影响下次注塑产品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端固定板,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下模腔体,所述下模腔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下模腔体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壳体(3),所述上壳体(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端固定板(4),所述下壳体(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下模腔体(5),所述下模腔体(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出水管(6),所述下模腔体(5)的下端外表面靠近第一出水管(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7),所述下模腔体(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模腔体(8),所述上模腔体(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压清洗管(9),所述上模腔体(8)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高压清洗管(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高压清洗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壳体(3),所述上壳体(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端固定板(4),所述下壳体(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下模腔体(5),所述下模腔体(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出水管(6),所述下模腔体(5)的下端外表面靠近第一出水管(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7),所述下模腔体(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模腔体(8),所述上模腔体(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压清洗管(9),所述上模腔体(8)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高压清洗管(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高压清洗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减震面板右塑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腔体(8)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二高压清洗管(10)的一侧设置有注塑管(11),所述注塑管(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注塑嘴(12),所述注塑管(11)的下端外表面与上模腔体(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塑嘴(12)的下端外表面与注塑管(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乾龙程步平李鹏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正多源盈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