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54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底座、机架、转轴、悬臂、模具座、电机,所述的机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转轴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机架的中部,转轴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悬臂,悬臂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模具座,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电机与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注胶机同步依次逐个注胶,模具在注胶后,再次旋转到注胶工位的过程中,完成冷却成型、开模、取件、合模等工作,多个模具依次连续生产,缩短取出工件后到下一次注胶的间隔时间,保证模具余温,无需再次加热,有利于减少生产工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
,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型注塑机中,其一般是单个注塑模具独立存在的,通过注塑喷头将注塑料注入注塑模具后,工件成型后就需要开模取料,再进行后续搬运、注塑,非常麻烦,效率低,无法实现大量的连续生产;同时在注塑前,为了保证注塑效果,其模具需要加热,非常麻烦,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加热时间长,而注塑完成取出工件后,到下一次注胶时,时间间隔较长,当模具温度不够时,还需要再次加热,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功能,配合注胶机同步依次逐个注胶的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模具在注胶后,再次旋转到注胶工位的过程中,完成冷却成型、开模、取件、合模等工作,多个模具依次连续生产,缩短取出工件后到下一次注胶的间隔时间,保证模具余温,无需再次加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主要包括底座、机架、转轴、悬臂、模具座、电机,所述的机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转轴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机架的中部,转轴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悬臂,悬臂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模具座,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电机与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所述的模具座上设有用于装夹模具的螺栓,所述的螺栓与模具座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配合注胶机同步依次逐个注胶,模具在注胶后,再次旋转到注胶工位的过程中,完成冷却成型、开模、取件、合模等工作,多个模具依次连续生产,缩短取出工件后到下一次注胶的间隔时间,保证模具余温,无需再次加热,有利于减少生产工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所述的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主要包括底座1、机架2、转轴3、悬臂4、模具座5、电机6,所述的机架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转轴3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机架2的中部,转轴3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悬臂4,悬臂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模具座5,电机6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电机6与转轴3通过锥齿轮传动;电机6驱动转轴3转动,配合注胶机同步依次逐个注胶,模具在注胶后,再次旋转到注胶工位的过程中,完成冷却成型、开模、取件、合模等工作,多个模具依次连续生产,缩短取出工件后到下一次注胶的间隔时间,保证模具余温,无需再次加热,有利于减少生产工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力。所述的模具座5上设有用于装夹模具的螺栓7,所述的螺栓7与模具座5螺纹连接。工作过程:分别将模具固定安装在模具座5内,启动电机6,通过锥齿轮驱动转轴3转动,配合注胶机同步依次逐个注胶,模具在注胶后,再次旋转到注胶工位的过程中,完成冷却成型、开模、取件、合模等工作,多个模具依次连续生产,缩短取出工件后到下一次注胶的间隔时间,保证模具余温,无需再次加热,有利于减少生产工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力。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包括底座(1)、机架(2)、转轴(3)、悬臂(4)、模具座(5)、电机(6),所述的机架(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转轴(3)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机架(2)的中部,转轴(3)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悬臂(4),悬臂(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模具座(5),电机(6)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电机(6)与转轴(3)通过锥齿轮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注塑模具旋转机构包括底座(1)、机架(2)、转轴(3)、悬臂(4)、模具座(5)、电机(6),所述的机架(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转轴(3)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机架(2)的中部,转轴(3)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悬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义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