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9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涉及绕线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单体,数个模具单体围成与变压器线圈外形相适配的方形模具主体;以及转轴连接件,两个转轴连接件分别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模具主体两端,将所述数个模具单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模具单体之间预留有脱模间隙;两个所述转轴连接件均为矩形,且中部具有与绕线机转轴相适配的轴孔;至少在一个所述转轴连接件上围绕所述轴孔外围设置有轴向伸出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螺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前端贯穿所述凸缘并抵住所述绕线机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自制或采购成本低,使用时脱模方便,效率高,不会对变压器线圈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
本技术涉及绕线模具
,具体是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变压器由于其空载电流小,空载损耗低,节能效果显著,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农网、城网、工厂、学院、商场等配电场所,在国家电网配电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重。但是随着市场的应用量增加,不同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参数、规格型号也不同,在非晶合金变压器生产中,不同参数、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需要的绕线模具尺寸也不同;因此,变压器生产厂商需要生产大量不同规格的绕线模具来满足生产需求,而绕线模具属于加工精度较高的部件,成本较高,加工周期长,这样无疑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变压器生产厂家通过在绕线模具外围增设扩展架来增加绕线模具的外围尺寸,例如:公开日为2019.01.15,授权公告号为CN20838521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组合式绕线模具,包括绕线机方轴、安装在所述绕线机方轴上的模具本体、上扩展架和下扩展架,所述模具本体对应所述绕线机方轴开设有横向延伸的安装方孔,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中心对称的上模具本体和下模具本体,所述绕线机方轴上位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模具卡箍;所述上扩展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模具本体顶部,所述下扩展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模具本体底部。上述非晶合金变压器组合式绕线模具虽然能够用于绕制不同规格的变压器线圈,但是线圈绕制完成后,需要借助重锤敲击绕线模具一侧进行脱模,脱模难度较大,容易对绕制好的变压器线圈造成损伤,且拖慢了变压器线圈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变压器绕线模具存在脱模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脱模方便,效率高,不会对变压器线圈造成损伤,且结构简单、实用,自制或采购成本低。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包括模具单体,数个模具单体围成与变压器线圈外形相适配的方形模具主体;以及转轴连接件,两个转轴连接件分别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模具主体两端,将所述数个模具单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模具单体之间预留有脱模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单体包括主体构件和连接构件,靠近所述主体构件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构件,所述转轴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数个模具单体上的连接构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数个模具单体上的主体构件围成方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上设置有让位缺口,所述数个模具单体上让位缺口配合构成绕线机转轴的安装通道。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连接件的四角设置有螺栓孔Ⅱ,所述连接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孔Ⅱ相适配的螺栓孔Ⅰ,与同一所述螺栓孔Ⅱ相适配的所述螺栓孔Ⅰ具有多个,且沿直线排列。进一步地,与同一所述螺栓孔Ⅱ相适配的所述螺栓孔Ⅰ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构件呈“直角”型,所述模具主体由四个所述模具单体构成。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构件呈“匚”型,所述模具主体由两个所述模具单体构成。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轴连接件均为矩形,且中部具有与绕线机转轴相适配的轴孔。进一步地,至少在一个所述转轴连接件上围绕所述轴孔外围设置有轴向伸出的凸缘。进一步地,所述凸缘上螺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前端贯穿所述凸缘并抵住所述绕线机转轴。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变压器绕线模具,通过将模具主体拆分成多个模具单体,并在模具单体直接设置脱模间隙,脱模时先将转轴连接件从所述模具主体两端拆下,然后将模具单体从变压器线圈内一一取出即可,脱模方便,效率高,不会对变压器线圈造成损伤;并且,本变压器绕线模具结构简单、实用,自制或采购成本低;(2)本技术的变压器绕线模具,模具单体围成的模具主体的外围尺寸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变压器线圈的绕制;(3)本技术的变压器绕线模具,利用定位螺栓将本变压器绕线模具的两端锁定在绕线机转轴上,使得本变压器绕线模与绕线机转轴结合的更加牢固可靠,从而避免了绕制变压器线圈时变压器绕线模具移位或者与绕线机转轴发生碰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变压器绕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变压器绕线模具装配在绕线机转轴上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模具单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模具单体;10、脱模间隙;11、主体构件;12、连接构件;13、让位缺口;14、螺栓孔Ⅰ;2、转轴连接件;21、轴孔;22、螺栓孔Ⅱ;23、凸缘;24、螺栓孔Ⅲ;3、紧固螺栓;4、定位螺栓;5、绕线机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模具单体1和转轴连接件2,所述模具单体1具有四个,四个模具单体1围成与变压器线圈外形相适配的方形模具主体;所述转轴连接件2具有两个,两个转轴连接件2分别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模具主体两端,将所述数个模具单体1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模具单体1之间预留有脱模间隙10,以方便脱模。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所述模具单体1包括主体构件11和连接构件12,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构件11呈“直角”型,所述模具主体由四个所述模具单体1构成,四个模具单体1上的主体构件11围成方形,所述连接构件12为固定在主体构件11内侧的连接板,每个所述主体构件11上具有两个所述连接构件12,该两个所述连接构件12分别靠近所述主体构件11两端的内侧设置,所述连接构件12上设置有让位缺口13,四个模具单体1上让位缺口13配合构成绕线机转轴5的安装通道,以便于绕线机转轴5插入;两个所述转轴连接件2均为矩形,且其中部具有与绕线机转轴5相适配的轴孔21,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连接件2分别与四个模具单体1上的连接构件12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方便拆卸和组装,更具体地,所述转轴连接件2的四角设置有螺栓孔Ⅱ22,所述连接构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孔Ⅱ22相适配的螺栓孔Ⅰ14,所述紧固螺栓3穿过相对应的螺栓孔Ⅰ14和螺栓孔Ⅱ22将转轴连接件2与模具单体1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变压器绕线模具,通过将模具主体拆分成多个模具单体1,并在模具单体1直接设置脱模间隙10,完成变压器线圈绕制后,脱模时先将转轴连接件2从所述模具主体两端拆下,然后将模具单体1从变压器线圈内一一取出即可,脱模方便,效率高,不会对变压器线圈造成损伤;并且,本变压器绕线模具结构简单、实用,自制或采购成本低。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变压器绕线模具,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同一所述螺栓孔Ⅱ22相适配的所述螺栓孔Ⅰ14具有多个,且沿直线排列。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与同一所述螺栓孔Ⅱ22相适配的所述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具单体(1),数个模具单体(1)围成与变压器线圈外形相适配的方形模具主体;以及/n转轴连接件(2),两个转轴连接件(2)分别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模具主体两端,将所述数个模具单体(1)连接成一个整体;/n所述模具单体(1)之间预留有脱模间隙(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单体(1),数个模具单体(1)围成与变压器线圈外形相适配的方形模具主体;以及
转轴连接件(2),两个转轴连接件(2)分别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模具主体两端,将所述数个模具单体(1)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模具单体(1)之间预留有脱模间隙(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单体(1)包括主体构件(11)和连接构件(12),靠近所述主体构件(11)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构件(12),所述转轴连接件(2)分别与所述数个模具单体(1)上的连接构件(12)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数个模具单体(1)上的主体构件(11)围成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12)上设置有让位缺口(13),所述数个模具单体(1)上让位缺口(13)配合构成绕线机转轴(5)的安装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件(2)的四角设置有螺栓孔Ⅱ(22),所述连接构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孔Ⅱ(22)相适配的螺栓孔Ⅰ(14),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求旭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久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