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图像辨识功能的在线测试机,包括有一压床、一和压床的输出端连接的电脑单元及一设在压床上的适当位置并联连接到电脑单元的取像设备;以前述装置是由压配合电脑单元执行印刷电路板“接点”、“接线”及“功能”测试,又由取像设备配合电脑单元进行“电容器极性”及“集成电路方向”判别,可大幅增进印刷电路板的测试效率和大幅提高“电容器极性”及“集成电路方向”的判别正确率。(*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图像辨识功能的在线测试机,尤指一种可成功辨识组装电路板上是否出现电容器极性或集成电路方向反插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及测试效率的在线测试机。此处所谓的在线测试机(ICT,In-Ciruit tester)是针对印刷电路板上各种错误,例如开路、短路、不正确的零件等状况加以检测;在相关专利文献中曾有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281723号“印刷电路板测试装置及方法”,其所主要公开的是结合在线测试机产生的错误信息数据和待测印刷电路板由电脑辅助设计产生的布线数据为装置装配数据,其中该布线数据包含待测印刷电路板的所有零组件、集成电路编号数据与零件接头座标,并将该印刷电路板所有的零件接脚图直接显示在测试点或零件标示于屏幕所示的零件接脚图。以此使检修人员由屏幕上便可迅速地找到被测印刷电路板的错误所在,以节省检修的时间。在上述专利公开说明书中指出“目前的印刷电路板在线测试机(in-circuittester)均是自动测试装置,其配合电脑能针对印刷电路板上各中错误,例如开路、短路、不正确的零件等加以检测,其自动化器具程式制作的支援提供除错信息,然而,对于测试中所拒绝的零件(rejected components)或不良接头的位置、电脑屏幕仅能显示出概略的区域范围,而不能精确地指出该零件在印刷电路板的正确位置。换言之,该专利申请前即有具备自动测试功能的在线测试机问世,其可配合电脑将印刷电路板上的各种不同错误,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而公告第281723专利与原有的在线测试机不同处是传统在线测试机的自动测试功能对于受拒零件及不良接点位置仅能在屏幕上显示出其概略位置;而该专利则宣称可结合电脑辅助设计产生的零件接触图,在屏幕上精确地标示错误零件及不良接点的位置。事实上,前述专利主要的技术方案并非首创,在其申请前公开的软件产品已可有效达到前述目的。如一种C-LINK测试软件的产品类型目录,其发行日期为一九九四年十月。且具有由零件接线图上直接显示接线不良、错件、误件状况的功能,其内容可由部分内容可知“由于C-LINK已读入电脑辅助设计(CAD)所产生的电路板实体与电子布线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便于解读(TRANSPARENT)的数据格式,C-LINK可以提供有效的工具以显示测试不良的位置与方便维修。C-LINK可以结合电路板自动测试设备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所提供的测试不良数据,以图型方式将短路、开路(即不良接触)以及零件不良等的布线数据显示出来。”又如一种现有测试软件FABmaster的产品类型目录,其也可以配合自动在线测试机达到前述专利目的,如其内容中指出“由于FABmaster可以完全读入电脑辅助设计所产生的数据,因此FABmaster可以将包括不良的零件、短路、开路等错误信息以图形的方法标示出来,从而加快维修所需的时间。此功能对于零件密度较高的表面粘着零件(SMD,SURFACE MOUNT DEVICE)电路板,更可大量减少搜寻错误所需的时间。“由测试机或是品质管理系统所产生包含历史数据在内的错误数据,可以由FABmaster REPAIR STATION读入,并可几乎同步显示不良的零件或是线路。由上述可知,现有的测试软件可配合在线测试机或电路板自动测试设备ATE针对待测电路板的开路、短路、不正确的零件等状况加以检测。但上述软件及测试方法对于电容器极性及集成电路方向反插状况的检测则显然束手无策。一般组装电路板上如出现电容器极性反插时,可能造成电容器爆炸,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因此,完成组装后的印刷电路板在测试过程中必须确实排除电容器的反插状况。而现有的电容器反插测试方法包括下列数种,其分别为利用TestJet系统、在线测试机作自动测试、图像辨识及人工目测等方式。TestJet系统的测试机技术手册中揭示了相关电容器极性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如在该手册第23~25页中公开了相关测试方式,为方便了解,仅以其中的图6说明其测试方法,它主要是利用一内设测试电容器KP、KN及两探针81、82的模具80测试待测电容器C的极性是否反插,其中测试电容器KP、KN为正、反不同极性,又两探针81、82是分别接至待测电容器C两端的A、B节点,并分别连接信号源,其首先由探针81经节点A送入信号,而由模具80取得一组测试信号TJ1,其以公式表示是如下VA1×KP+VB1×KN=TJ1又以探针82经节点B送入信号,而由模具80取得一组测试信号TJ2,其以公式表示是如下VA2×KP+VB2×KN=TJ2根据前述两组测试信号TJ1、TJ2进行分析判断,如 表示待测电容器C极性正确 表示待测电容器C极性反插以前述的TestJet系统虽可用于测试电容器极性,但存在下列缺点1.仅能测试特定形式的电容器具体而言,是指以平躺方式插件的电容器,如SMD钽质电容器,对于其他以直立方式插件的电容器,则无法提供极性测试功能。2.器具多,复杂度高前述TestJet系统必须针对不同电路上的不同电容器分别制作专用的器具,始能针对各种不同的电容器进行测试,故器具繁多,相关测试技术的复杂度亦高。3.测试时间长前述TestJet系统是针对每一单个电容器进行测试,故测试时间冗长,效率低。4.测试范围受到限制前述TestJet系统仅能测试4000uf左右的电容器,当待测电容器的uf值愈高如10000uf以上,误判率即相对提高,故在测试应用上并非十分便利实用。又利用在线测试机自动测试部分,是采用漏电流方式测量电容器极性是否反接,但以该方式却存在下列问题1.其令电容器反向充电,容易造成电容器漏电流提高,缩短了电容器使用寿使。2.电容器充电时间是与电容器值大小成正比,如果1uF的充电时间为1msec,1000uF的充电时间即为1sec,其时间长,如待测电路板上电容器数量较多,检测过程即十分冗长、效率较低。3.又因印刷线路日趋复杂,若在电容器旁平行连接一个电阻器,则将延长充电时间,如果并联连接一小电阻器,则流过电阻器的电流若大于流经电容器的漏电流达10倍以上时,则电容器极性即无法被有效的识别,造成误判。4.若有多个电容器并联连接,而其中一个电容器极性反插,此种状况亦无法被有效辨识出来。5.在进行集成电路反向测试时,必须将和集成电路并联连接的DECOUPLING电容器充电至饱和,再针对集成电路内路的CLAMPING DIODE是否反向加以测试,因此将大大延长测试时间。由此可知,现有在线测试机的漏电流方式检测电容器极性正确与否,不仅测试时间漫长,且误判率高,故实际测试过程中,在线测试多半不用在电容器极性测试用途上。又如,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销售的一种“基板外观检测装置”,该装置实际上即一图像辨识系统,可用以测试电容器极性或集成电路方向是否反插。主要是利用图像辨识方式,其首先输入正确印刷电路板的图像数据,令其学习印刷电路板上各座标位置的电路构造及零件种类,随后根据学习数据辨识待测电路板各座标位置上的电子零件接点是否良好及极性方向是否反接。以前述的图像识别系统虽可用以辨识电容器极性是否反插,但仍存在下列缺点1.精密度高测试时间长前述图像辨识系统是以“微观”角度取得待测电路板上各座标位置的图像数据作为比对识别的依据,因此,其必须采用可辅助取像设备于任意座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图像辨识功能的在线测试机,其特征在于,该测试机包括有:一压床;一电脑单元,与所述压床的输出端连接;一取像设备,由多组摄像机组成,分别设在压床上的适当位置,各摄像机的输出连接到所述电脑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铭,
申请(专利权)人:德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