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绒设备及制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093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绒设备及制绒方法,该制绒设备包括主槽体及其附属部件,嵌套于主槽体外围的外槽体,外槽体内设置有加热部件,且外槽体内具有加热介质,加热介质用于被加热后对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进行加热。该方法包括采用KOH溶液对制绒对象抛光、去除损伤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将制绒对象放入KOH和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绒设备及制绒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设备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绒设备及制绒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的光伏行业中,采用的主流硅片尺寸是M2,其边长为156.75mm,还有G1硅片是边长为158.75mm的方形单晶硅片,M6硅片边长为166mm,面积比M2尺寸大12%,M12是边长为210mm的方形单晶硅片,面积比当前常规产品M2大80.47%,而现有设备基本无法兼容M12的硅片,需要采用更大型的设备,相应的主槽体也就要做的更大。目前制造电池时,在单晶制绒阶段一般采用碱式制绒的方式,但其绒面均匀性难以得到提高,而绒面均匀性会影响硅电池对光谱的反射率和透射率,进而影响硅电池的电性能,另一方面,均匀的绒面对于扩散形成均匀PN结以及增加硅片的疏水性也有影响,均匀的绒面能有效降低硅片PECVD后的颜色差异,说明绒面对硅片形成均匀的氮化硅薄膜也有很大影响。在常规的N型或P型单晶硅电池的制绒工序中,通常使用NaOH、异丙醇和IPA这三种溶液,利用NaOH在各向异性碱腐蚀,腐蚀后就形成了制绒绒面,但这个化学反应受到很多因素(比如温度、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影响,所以不同部位最终生成的绒面会有所不同,进而会影响绒面的均匀性,在单晶硅电池的制绒工艺中,一般会通过专门的主槽体来制绒。现有的主槽体内的制绒液浓度和温度不均匀,且能够有效使用的制绒液的量偏低,单晶硅电池制绒的绒面均匀性较差。现有的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主槽体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的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槽体的剖面图,该主槽体包括上端开口的槽体1,槽体1为圆筒形,槽体1的内径为40cm至60cm,槽体1内的底部为往外凸的弧形面2,弧形面2的深度h为4cm至6cm,槽体1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搅拌机构3,槽体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元件4,此外还包括格网5和花篮6,但是上述方案采用的是电阻加热元件,直接在主槽体里面进行加热,而随着行业中采用的硅片越来越大,主槽体体积也不得不进行扩大才能容纳更大尺寸的硅片,相应的,主槽体中的反应药液体积也不断增大,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加热到反应所需温度的时间越来越长,同时庞大的主槽体会造成槽中各区温度很难达到一致,也就是说,靠近加热电阻的区域温度相对容易控制,而槽中远离加热电阻的区域难以达到反应所需温度,另外加热电阻若长期置于强碱性的反应药液中,其保护外壳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缩短加热电阻的使用寿命,并且电阻丝也会对硅片造成金属污染,最终会影响电池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绒设备及制绒方法,能够使主槽体中各区域的反应药液温度一致,产生更均匀的制绒效果,同时提高加热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给制绒对象带来其他元素的污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绒设备,包括主槽体及其附属部件,还包括嵌套于所述主槽体外围的外槽体,所述外槽体内设置有加热部件,且所述外槽体内具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用于被加热后对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进行加热。优选的,在上述制绒设备中,所述主槽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氮气鼓泡部件。优选的,在上述制绒设备中,所述氮气鼓泡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式的设置于所述主槽体的内侧壁上。优选的,在上述制绒设备中,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加热丝。优选的,在上述制绒设备中,所述加热介质为氮气或沸点不低于82℃的液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绒方法,包括:采用KOH溶液对制绒对象抛光、去除损伤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将所述制绒对象放入KOH和H2O2混合溶液中进行预清洗;将加热介质放入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制绒设备中的外槽体内,加热所述加热介质,通过热传导形式加热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至制绒所需温度,对放入所述制绒液中的制绒对象进行制绒;将完成制绒的所述制绒对象利用KOH和H2O2混合溶液进行后清洗,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漂洗,再利用HF和HCl溶液清洗,然后进行去离子水漂洗并且烘干。优选的,在上述制绒方法中,在通过热传导形式加热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至制绒所需温度的同时,还包括:对所述制绒液进行氮气鼓泡。优选的,在上述制绒方法中,所述采用KOH溶液对制绒对象抛光、去除损伤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包括:采用浓度为2%-5%的KOH溶液,在65℃-75℃的温度下对所述制绒对象抛光、去除损伤,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100-200秒。优选的,在上述制绒方法中,所述将所述制绒对象放入KOH和H2O2混合溶液中进行预清洗为:将所述制绒对象放入KOH和H2O2浓度分别为1-2%和4-5%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预清洗,温度为60℃-70℃,持续100-200秒。优选的,在上述制绒方法中,将20℃至80℃的去离子水放入所述制绒设备中的外槽体内,加热所述液体至80℃至85℃,通过热传导形式加热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至80℃至85℃,对放入所述制绒液中的制绒对象进行制绒,持续400秒至500秒。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制绒设备中,由于包括主槽体及其附属部件,还包括嵌套于所述主槽体外围的外槽体,所述外槽体内设置有加热部件,且所述外槽内具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用于被加热后对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进行加热,因此对主槽体中的制绒液的加热会更加均匀,各区域的制绒液的温度一致性更好,从而在制绒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均匀的制绒效果,同时由于该方案中,将加热部件与制绒液隔离开了,因此还能够提高加热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给制绒对象带来其他元素的污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制绒方法,具有与上述制绒设备同样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槽体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绒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制绒设备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绒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制绒设备及制绒方法,能够使主槽体中各区域的反应药液温度一致,产生更均匀的制绒效果,同时提高加热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给制绒对象带来其他元素的污染。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绒设备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绒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制绒设备包括主槽体201及其附属部件,这里所说的附属部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设置于其内部底面以上一定距离上的网格板2011,其用于放置装有制绒对象的花篮,以及设置于其顶部边缘的深度可以为10厘米至20厘米的溢流槽2012,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绒设备,包括主槽体及其附属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套于所述主槽体外围的外槽体,所述外槽体内设置有加热部件,且所述外槽体内具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用于被加热后对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绒设备,包括主槽体及其附属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套于所述主槽体外围的外槽体,所述外槽体内设置有加热部件,且所述外槽体内具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用于被加热后对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氮气鼓泡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鼓泡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式的设置于所述主槽体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加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为氮气或沸点不低于82℃的液体。


6.一种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KOH溶液对制绒对象抛光、去除损伤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
将所述制绒对象放入KOH和H2O2混合溶液中进行预清洗;
将加热介质放入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绒设备中的外槽体内,加热所述加热介质,通过热传导形式加热所述主槽体内的制绒液至制绒所需温度,对放入所述制绒液中的制绒对象进行制绒;
将完成制绒的所述制绒对象利用KOH和H2O2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潇白玉磐陈园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展宇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