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54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它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压下机构(2)、设置在压下机构(2)下端的上测量电极组(3)、电流测定设备;上测量电极组(3)下方的机架(1)上还设有下测量电极组(8),上、下测量电极组(3、8)的各个极头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流测定设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测量电极组下方设有下测量电极组,能同时测量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装置,特别是用于测量硅钢片层间电阻的装置。
技术介绍
测量硅钢片层间电阻的装置是用来测量硅钢片层间电阻的装置,现有的测量硅钢片层间电阻的装置主要是采用单个测量电极组测量单面硅钢片层间电阻,测量电极组通过压力机构的压下,使测量电极与测量电极组下方的硅钢片接触,然后加0.5伏的电压,再在与电极连接的电流测定设备(如电流表、工控机、计算机等)中读出电流数,即可计算得到硅钢片层间电阻。现有的硅钢片层间电阻测量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1、只能单面测量硅钢片层间电阻,测量另一面需入工翻面;2、测量试样需要人工取放,导致劳动强度较大和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同时测量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的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自动测量、自动输送硅钢片试样的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压下机构、设置在压下机构下端的上测量电极组、电流测定设备;上测量电极组下方的机架上还设有下测量电极组,上、下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流测定设备连接。上述方案中,上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下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平面相互平行。上述方案中,上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与下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一一相对。上述方案中,它还包括用于输送试样的动力输送机构、可编程控制器;动力输送机构设置在上测量电极组下方的机架上,压下机构、动力输送机构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上述方案中,动力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下测量电极组两侧的同步皮带输送器、用于带动皮带输送器的电机;电机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上述方案中,动力输送装置还包括皮带输送器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上测量电极组下方设有下测量电极组,能同时测量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2、上、下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的顶端分别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在压下机构压下时,可保证上、下极头均与试样接触,保证装置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3、上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与下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一一相对,在压下机构压下时,可使上、下测量电极组的各个极头对试样的压力保持一致,防止试样变形,确保各个极头均与试样接触,保证装置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4、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动力输送机构、压下机构可实现硅钢片试样的自动输送和对硅钢片试样的自动测量。5、动力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下测量电极组两侧的同步皮带输送器,输送装置不影响下测量电极组工作。6、动力输送装置还包括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皮带输送器升降装置,在输送试样时,升降装置将皮带输送器升起,皮带输送器将试样输送至下测量电极组上方,皮带输送器停止运行,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下降,将皮带输送器上的试样放置在下测量电极组上,即可进行测量。本技术测量装置亦可用于对其它薄钢板表面电阻进行测量。附图说明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控制部分的结构框图图5、6、7、8为本技术实施例各种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本技术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实施例,它包拈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压下机构2、设置在压下机构2下端的上测量电极组3、 电流测定设备。上测量电极组3下方的机架1上还设有下测量电极组8,上、下测量电极组3、8上分别设有10个极头,10个极头分两排,每排5个排列。上测量电极组3的各个极头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下测量电极组8的各个极头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平面相互平行。上测量电极组3的各个极头与下测量电极组8的各个极头一一相对。上、下测量电极组3、8的各个极头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流测定设备连接。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用于输送试样的动力输送机构4;动力输送机构4设置在上测量电极组3下方的机架1上。动力输送机构4一端的机架1上设有收料斗13。如图3所示,动力输送装置4包括安装在下测量电极组8两侧的同步皮带输送器7、用于带动皮带输送器7的电机6、皮带输送器升降装置 5。电机6为小直流电机,电机6通过传动轴9同步带动两皮带输送器7。如图5所示,皮带输送器升降装置5包括由伺服电机带动的凸轮10,传动轴9两端分别安装在凸轮10上,凸轮10带动皮带输送器7升降。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测得试样位置的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直流电机、伺服电机、压下机构均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上、下测量电极组3、8的各个极头通过线路分别与PLC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测得的电流值在可编程控制器的触摸显示器11上读取。如图2所示,触摸显示器11设置在机架1上。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操作入员将被测硅钢片试样12放置在皮带输送器7上指定的位置(如图5),传感器将信号传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自动启动皮带输送器升降装置5的伺服电机,带动凸轮10轴旋转180°,使同步带输送器7向上升起。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电机6,皮带输送器7将硅钢片试样运送到下测量电极组8上方(如图6)。此时,电机6停止,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皮带输送器升降装置5的伺服电机,带动凸轮10再旋转180°,使同步带输送器7恢复原位,硅钢片试样l2被放置在下测量电极组8上,然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压力机构2下压,使上测量电极组3向下运动并将硅钢片试样压紧(如图7),开始测量其试样的双面电阻,所测量的电阻数通过信号线输送给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信号转换及运算,再通过触摸显示器11供操作人员读取。试样12第一个测试点结束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压力机构2向上复位,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机6、伺服电机工作,进行自动换位测量,直至按照要求作完多点测量。然后再次启动伺服电机工作,将皮带输送器7向上托起,启动电机6,将被测量的硅钢片试样12送至收料斗13中,一个测量过程结束,等待下一个过程(如图8)。本技术实施例能自动多点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自动取放硅钢片试样,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权利要求1.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它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压下机构(2)、设置在压下机构(2)下端的上测量电极组(3)、电流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测量电极组(3)下方的机架(1)上还设有下测量电极组(8),上、下测量电极组(3、8)的各个极头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流测定设备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测量电极组(3)的各个极头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下测量电极组(8)的各个极头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平面相互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测量电极组(3)的各个极头与下测量电极组(8)的各个极头一一相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输送试样的动力输送机构(4)、可编程控制器;动力输送机构(4)设置在上测量电极组(3)下方的机架(1)上,压下机构(2)、动力输送机构(4)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输送装置(4)包括安装在下测量电极组(8)两侧的同步皮带输送器(7)、用于带动皮带输送器(7)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硅钢片双面层间电阻测量装置,它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压下机构(2)、设置在压下机构(2)下端的上测量电极组(3)、电流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测量电极组(3)下方的机架(1)上还设有下测量电极组(8),上、下测量电极组(3、8)的各个极头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流测定设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良冰邱忆亓福荣刘明莆郝亚非邹玉钢周知汪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