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56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大锥齿轮及与所述大锥齿轮啮合的小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小锥齿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上设置有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大锥齿轮的第一传动轴上装有压簧,其轴向力大小通过调节螺母调节,大锥齿轮在压簧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从而消除了其与啮合的小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齿轮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锥齿轮传动由一对锥齿轮组成的相交轴间的齿轮传动,又称伞齿轮传动,它的运动与一对顶点重合的圆锥摩擦轮组成并作纯滚动的摩擦轮传动相同,其摩擦锥即相当于圆锥齿轮传动的节锥。节锥母线与轴线间的夹角δ称为节锥角。锥齿轮传动轴线间的夹角=δ1+δ2,可根据需要来决定,通常为90°。传动比为式中n、Z、d分别为转速、齿数和齿轮大端节圆直径,脚标1指小轮,2指大轮。当=90°时分类按齿线形状锥齿轮传动可分为直齿、斜齿和曲线齿锥齿轮传动,其中直齿的和曲线齿的应用较广。然而,两锥齿轮之间的齿侧存在间隙,需要设计一种消除其齿侧间隙的锥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大锥齿轮及与所述大锥齿轮啮合的小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小锥齿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上设置有调节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置有第一限位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键。优选的,所述大锥齿轮在所述压簧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大锥齿轮的第一传动轴上装有压簧,其轴向力大小通过调节螺母调节,大锥齿轮在压簧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从而消除了其与啮合的小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大锥齿轮1及与所述大锥齿轮1啮合的小锥齿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锥齿轮1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上,所述小锥齿轮2设置在第二传动轴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3上设置有压簧5,所述压簧5上设置有调节螺母6。为了便于限位,在所述第一传动轴3上置有第一限位键7,用于限位所述第一传动轴3与大锥齿轮1的位置,所述第二传动轴4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键8,用于限位所述第二传动轴4与小锥齿轮2的位置。为了实现消除大、小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所述大锥齿轮1在所述压簧5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即可沿所述的第一传动轴3进行轴向移动。具体的,本技术通过在大锥齿轮的第一传动轴上装有压簧,其轴向力大小通过调节螺母调节,大锥齿轮在压簧的作用下可轴向移动,从而消除了其与啮合的小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锥齿轮(1)及与所述大锥齿轮(1)啮合的小锥齿轮(2),所述大锥齿轮(1)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上,所述小锥齿轮(2)设置在第二传动轴(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3)上设置有压簧(5),所述压簧(5)上设置有调节螺母(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锥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锥齿轮(1)及与所述大锥齿轮(1)啮合的小锥齿轮(2),所述大锥齿轮(1)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上,所述小锥齿轮(2)设置在第二传动轴(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3)上设置有压簧(5),所述压簧(5)上设置有调节螺母(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雷
申请(专利权)人:都匀市大隆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