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8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包括出料口淋水机构、集水槽、排水槽一、排水槽二和壳体,淋水机构和壳体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两个侧面设置有通孔一,壳体下部设置有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固定连接,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相同,并且向上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二,排水槽一和排水槽二均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循环机构,循环机构连接喷淋机构,水集水槽累积冷却塑料管,并防止灰尘附着塑料管,集水槽的水一边流出,一边由淋水机构进水,流出的水从排水槽进入循环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挤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挤出机是一种塑料加工设备,挤出机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使塑料颗粒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并通过口模成型,一般成型的塑料管从挤出机下料口出来时,温度较高,易变型,目前常用水龙出水对塑料管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一般,塑料管粘连灰尘,影响塑料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解决上述冷却效果一般,塑料管粘连灰尘,影响塑料管质量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包括出料口、淋水机构、集水槽、排水槽一、排水槽二和壳体,所述淋水机构和壳体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两个侧面设置有通孔一,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相同,并且向上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二,所述集水槽由隔板二、隔板三和壳体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由隔板一、隔板二和壳体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二由隔板三、隔板四和壳体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和排水槽二均设置有排水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的塑料管从壳体一侧的通孔一进入壳体,经过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隔板四的通孔二和壳体另一侧的通孔一,淋水机构出水对塑料管冷却,水落在集水槽内,在集水槽内累积,集水槽内的水位超过通孔二时,水会从塑料管和通孔二的间隙缓慢流出到排水槽一和排水槽二,但有淋水机构对集水槽补水,进水速度大于出水速度,集水槽内的水可以与塑料管接触,帮助塑料管冷却,增加冷却效果,避免灰尘沾染到塑料管。作为优选,还包括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盘管、箱体、风机、水箱和水泵,所述盘管呈螺旋状,一端连接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水箱,并且固定连接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一端固定连接风机,所述水泵一端连接水箱,另一端连接淋水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口的水进入盘管,风机吹风对盘管内的水散热降温,降温完的水流到水箱,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水用于淋水机构,循环利用水,节约水资源。作为优选,所述淋水机构包括直管、出水头、阀门、进水管和三通转接头,所述三通转接头水平两头连接两根直管,竖直一头连接阀门,所述阀门连接进水管,所述出水头固定连接在两根直管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进水管进入直管,从出水头流出,冷却塑料管,阀门可以控制水流的大小。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头设置有四个,一个设置在排水槽一的上方,两个设置在集水槽上方,还有一个设置在排水槽二的上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一和排水槽二上方的出水头出水冷却塑料管,水直接从排水槽排出,集水槽上方的出水头出水,水流到集水槽累积,再流到排水槽,集水槽内的水与塑料管接触,冷却塑料管,避免塑料管与灰尘接触。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的通孔二与通孔一孔径相同,略大于出料口的塑料管外径,并且相邻两个隔板的通孔二之间设置有导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二和通孔一孔径略大于塑料管外径,方便塑料管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通孔二之间设置导轨,可以对塑料管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加水口,并且加水口在集水槽的上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加水口向集水槽加水,加快集水槽内集水的速度,也可以通过加水口观察集水槽内的情况,调整阀门来调节出水口出水的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壳体和隔板位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淋水机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循环机构示意图;图5位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出料口;2、淋水机构;21、直管;22、出水头;23、阀门;24、进水管;25、三通转接头;3、集水槽;4、排水槽一;5、排水槽二;451、排水口;6、壳体;61、通孔一;62、加水口;63、通孔三;7、隔板一;8、隔板二;9、隔板三;10、隔板四;71、通孔二;72、导轨;11、循环机构;111、盘管;112、箱体;1121、通孔五;1122、通孔六;113、风机;114、水箱;115、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壳体6设置由前后侧板、左右侧板、顶板和底板焊接组成,前后侧板设置有通孔一61,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的上端均设置有通孔二71,通孔二71与通孔一61配合并且孔径相同,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的底面焊接在底板上,左右两侧边和左右侧板焊接固定,隔板一7的前侧面和前侧板内壁重合,隔板四10的后侧面与后侧板的内壁重合,隔板一7与隔板二8的间距较小,隔板二8和隔板三9的间距较大,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的间距也较小,两个通孔二之间连接有导轨,导轨的截面呈圆弧型,和通孔二的孔壁贴合并焊接固定,导轨设有三个,每两个导轨之间间隔120度,隔板二8、隔板三9和壳体6的底板、左右侧板组成集水槽3,隔板一7、隔板二8和壳体6的底板、左右侧板组成排水槽一4,隔板三9、隔板四10和壳体6的底板、左右侧板组成排水槽二5,壳体6的底板在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的位置均设置有排水口451。如图2所示,淋水机构2包括直管21、出水头22、阀门23、进水管24和三通转接头25,三通转接头25水平的两头连接两根直管21,壳体6的顶板中间设置有通孔三63,三通转接头25的竖直一头穿过通孔三63,焊接固定在壳体6的顶板上,并且竖直一头在顶板上有穿出部分,穿出部分连接阀门23的出水口,然后阀门23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24,两个直管21均焊接固定有两个竖直朝下的出水头22,两个出水头22在集水槽3上方,一个出水头22在排水槽一4上方,一个出水头22在排水槽二5上方,顶板在集水槽3的上方还设置有方形通槽作为加水口62。如图3所示,循环机构11包括盘管111、箱体112、风机113、水箱114和水泵115,盘管111有两个,呈螺旋状,通过管道固定配件固定在箱体112内,箱体112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进、出风口,箱体112后侧面设置风机113和其焊接固定,顶面两端均设置一个通孔五1121,底面靠近中间部分设置两个通孔六1122,两个盘管111的进水口分别从两个通孔五1121伸出,向上固定连接排水口451,两个盘管111的出水口分别从两个通孔六1122伸出,水箱114在两个出水口的下方接水,水泵115两端都连接水管,一端的水管伸入水箱114,另一端的水管连接淋水机构2的进水管2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概述:通孔二71孔径略大于塑料管外径,塑料管从挤塑机的出料口1出来,从壳体6靠近出料口1的通孔一61进入壳体6,塑料管沿着三条导轨72,经过隔板一7的通孔二71、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口(1)、淋水机构(2)、集水槽(3)、排水槽一(4)、排水槽二(5)和壳体(6),所述淋水机构(2)和壳体(6)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6)两个侧面设置有通孔一(61),所述壳体(6)下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所述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相同,并且向上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二(71),所述集水槽(3)由隔板二(8)、隔板三(9)和壳体(6)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4)由隔板一(7)、隔板二(8)和壳体(6)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二(5)由隔板三(9)、隔板四(10)和壳体(6)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均设置有排水口(4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口(1)、淋水机构(2)、集水槽(3)、排水槽一(4)、排水槽二(5)和壳体(6),所述淋水机构(2)和壳体(6)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6)两个侧面设置有通孔一(61),所述壳体(6)下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所述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相同,并且向上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二(71),所述集水槽(3)由隔板二(8)、隔板三(9)和壳体(6)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4)由隔板一(7)、隔板二(8)和壳体(6)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二(5)由隔板三(9)、隔板四(10)和壳体(6)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均设置有排水口(4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机构(11),所述循环机构(11)包括盘管(111)、箱体(112)、风机(113)、水箱(114)和水泵(115),所述盘管(111)呈螺旋状,一端连接排水口(451),另一端连接水箱(114),并且固定连接在箱体(112)内,所述箱体(112)一端固定连接风机(113),所述水泵(115)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安纳德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