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0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一种接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自动门组件,自动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门板、从动门板、第二主动门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第一主动门板、从动门板和第二主动门板依次接触连接,且第一主动门板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二主动门板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从动门板与第三滑轨滑动连接,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均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第一传动件分别与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一主动门板连接,第二传动件分别与第二驱动元件和第二主动门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物流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及传输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驳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驳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运送物品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的实际需求,为解决传统人工运送物品存在的人流物流混杂、易感染、运送冲突多、垂直运送效率低、批量运送不及时、及物品可追溯性差等问题。医院广泛引入中型物流进行物品传送。一般地,中型物流传输系统包括传输箱、外挂垂直传输系统、工作站以及接驳机器人,外挂垂直传输系统将盛放药品的传输箱运输到指定楼层再将传输箱传送给接驳机器人,接驳机器人将传输箱送到指定工作站,完成物品传送。然而,传统接驳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传输箱掉落的现象,影响中型物流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及传输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接驳机器人,能够提高物流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及传输安全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自动门组件,所述自动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自动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门板、从动门板、第二主动门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主动门板、所述从动门板和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依次接触连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门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从动门板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均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一主动门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主动门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动门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从动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四凸起和第五凸起,所述从动门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相配合的第六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门板和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门板和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底盘、储物箱和传输组件,所述储物箱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储物箱内部,所述自动门组件与所述储物箱连接,其中,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安装板、皮带、传输电机和多个滚轴,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储物箱的框架连接,多个所述滚轴均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且多个所述滚轴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传输电机与位于所述安装板的端部的所述滚轴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斜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驳机器人还包括:位置调节组件,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储物箱的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滚轴的端部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箱的框架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连接件通过紧固件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储物箱的框架紧固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驳机器人还包括:位置调节组件,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顶升电机、升降推杆和支撑板,所述顶升电机设置在所述储物箱的框架上,所述升降推杆一端与所述顶升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组件还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储物箱的框架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上述的接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自动门组件,自动门组件能够使机器人本体内部形成封闭的储物空间,可以有效避免接驳机器人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传输箱掉落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物流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及传输安全性。进一步地,自动门组件的第一主动门板能够在第一驱动元件的驱动下带动从动门板自动打开或关闭,第二主动门板能够在第二驱动元件的驱动下带动从动门板自动打开或关闭,从而能够与外挂垂直传输系统及工作站快速准确对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物流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接驳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接驳机器人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组件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组件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位置调节组件与传输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另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组件与储物箱的框架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底盘,20-储物箱,40-传输组件;301-第一主动门板,302-第二主动门板,303-从动门,304-第一滑轨,305-第二滑轨,306-第三滑轨,307-第一驱动元件,308-第二驱动元件,309-第一传动件,310-第二传动件,311-第一凸起,312-第二凸起,313-第三凸起,314-第四凸起,315-第五凸起,316-第六凸起,317-第一连接板,318-第二连接板;401-安装板,402-皮带,404-滚轴,405-导向板,406-导向斜面;501-支撑件,502-连接件,503-顶升电机,504-升降推杆,505-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2,一实施例的接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自动门组件,自动门组件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其中,自动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门板301、从动门板303、第二主动门板302、第一滑轨304、第二滑轨305、第三滑轨306、第一驱动元件307、第二驱动元件308、第一传动件309和第二传动件310,第一滑轨304、第二滑轨305和第三滑轨306均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第一主动门板301、从动门板303和第二主动门板302依次接触连接,且第一主动门板301与第一滑轨304滑动连接,第二主动门板302与第二滑轨305滑动连接,从动门板303与第三滑轨306滑动连接,第一驱动元件307和第二驱动元件308均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第一传动件309分别与第一驱动元件307和第一主动门板301连接,第二传动件310分别与第二驱动元件308和第二主动门板302连接。具体地,第一主动门板301、从动门板303和第二主动门板302依次叠加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自动门组件,所述自动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自动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门板、从动门板、第二主动门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主动门板、所述从动门板和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依次接触连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门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从动门板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均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一主动门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主动门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自动门组件,所述自动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自动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门板、从动门板、第二主动门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主动门板、所述从动门板和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依次接触连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门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从动门板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均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一主动门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主动门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门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主动门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从动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四凸起和第五凸起,所述从动门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相配合的第六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门板和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门板和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接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底盘、储物箱和传输组件,所述储物箱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传输组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晶冯义兴刘伟崔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