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0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包括躯干部分、头部部分、腿部部分、左手臂部分、右手臂部分和电气电子元件部分,所述的电气电子元件部分包括驱动电机、电池盒、磁簧装置、红外装置、主控板、裁判控制板、2.4G遥控模块,蓝牙模块和连接线。该结构机器人采用了多个模块化的部件,可以实现快速的组装成型使用,节约了组装时间,整体强度更好,而且可以拓展竞技比赛相关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
本技术涉及教学机器人结构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二十一世纪工商业发达的国家,科技产品的创新速度达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在物资充足的现代生活中,高科技产品都已逐渐普及并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般常见的高科技产品如: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电子书阅读装置这类以实用性功能为主的3C产品;除此之外,教学机器人的发展正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相似,在结构上从简单走向了复杂,在类型上从单一走到了丰富,其中小型格斗型机器人,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机器人类型,也有多种针对不同类型格斗机器人的比赛,激发了研发和学习人员的兴趣,也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进入格斗机器人领域,各类格斗机器人产品功能推陈出新,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以语音互动、人脸识别、App互联等为主的多功能机器人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现有的小型格斗机器人为了能够在格斗过程中能够稳定移动,大多设置成矮小的方形结构,也有设置成仿人结构的格斗机器人,但行走不稳定,手部关节不够灵活,只能完成简单的运动,无法实现多样的游戏功能。而且现有的玩具机器人自由度少、动作协调性差、运动精度低等缺陷,无法达到拟人态动作,难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另外,现有的小型仿人格斗机器人大多采用多个零部件组装,组装过程较长且容易出现组装错误的情况,十分不方便,也不具有竞技比赛需要的相关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该结构机器人采用了多个模块化的部件,可以实现快速的组装成型使用,节约了组装时间,整体强度更好,而且可以拓展竞技比赛相关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包括躯干部分、头部部分、腿部部分、左手臂部分、右手臂部分和电气电子元件部分,所述的电气电子元件部分包括驱动电机、电池盒、磁簧装置、红外装置、主控板、裁判控制板、2.4G遥控模块,蓝牙模块和连接线;所述的躯干部分包括从前到后依次镶嵌组装的前壳、前夹板、主控板、后夹板、裁判控制板和后壳,所述的前夹板前方设有电池盒且后方设有主控板安装卡槽、所述的主控板下方设有腿部部分连接板、所述的后夹板后方设有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所述的裁判控制板嵌入安装到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内部且外侧被后壳覆盖保护;所述的腿部部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梯形连接座和行驶轮,所述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四周设有若干个L形连接卡槽,所述的梯形连接座将驱动电机卡入到L形连接卡槽内部并在下端通过转轴连接行驶轮,所述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下方还固定有2.4G遥控模块;所述的头部部分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分布的下躯干部分连接板、颈部连接板和头部组合板,所述的颈部连接板将头部组合板和下躯干部分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头部组合板由一个机器人头部前面板、两个侧面板、一个顶面板和一个底面板组合而成,所述的磁簧装置布置在头部组合板内部,其中所述的颈部连接板、前面板、两个侧面板和底面板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且顶面板可以拆装打开,用于安装电气电子元器件;所述的左手臂部分和右手臂部分结构对称相同,均包括驱动电机、肩部板、手臂连接板和机器手板,所述的手臂连接板上端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肩部板转动连接且下端与机器手板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电池盒、磁簧装置和红外装置均通过连接线和电源线穿过躯干部分、头部部分、腿部部分、左手臂部分和右手臂部分中各个连接板上设置的进出线通孔以及插口接入到主控板和裁判控制板上对应接口内部,所述的主控板上集成有蓝牙模块,所述的裁判控制板上集成有WIFI模块;所述的前壳、前夹板、后夹板、后壳、上躯干部分连接板、梯形连接座、行驶轮、下躯干部分连接板、颈部连接板、头部组合板、肩部板、手臂连接板和机器手板均采用3D打印机一体成型打印制成。进一步,所述的梯形连接座、行驶轮和L形连接卡槽设置数量对应相同且等距分布。进一步,所述的右手臂部分机器手板上还加装有竞技用剑。进一步,所述的驱动电机包括舵机和马达。进一步,所述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和下躯干部分连接板分别通过连接件将躯干部分与腿部部分和头部部分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螺丝、卡板、螺母和铜柱。进一步,所述的红外装置布置在腿部部分上躯干部分连接板上。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的竞技机器人结构用于学员快速学习到机器人结构构造以及零配件的安装,电子元器件与材料组件配合,锻炼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结构上预留了较多的插口插槽,方便学员对机器人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或拓展应用,帮助学员拓展三维重建思维、学习3D打印技术和机器人编程知识;结构上本材料中的机器人结构多为3D打印机制成的模块化部件,与传统竞技机器人相比,组装的部件数量大大减少,因此有效的提高了组装速度和效率,可以实现快速组装;整个结构中设计了裁判控制板结构,用于拓展竞技机器人需要的相关功能,如裁判功能,除了娱乐性和竞技性,还具有可编程性和教学性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躯干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头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腿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右手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手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竞技机器人连接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壳;2、电池盒;3、前夹板;4、腿部部分连接板;5、主控板;6、后夹板;7、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8、裁判控制板;9、后壳;10、前面板;11、顶面板;12、侧面板;13、颈部连接板;14、下躯干部分连接板;15、上躯干部分连接板;16、L形连接卡槽;17、梯形连接座;18、行驶轮;19、驱动电机;20、肩部板;21、手臂连接板;22、机器手板;23、2.4G遥控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包括躯干部分、头部部分、腿部部分、左手臂部分、右手臂部分和电气电子元件部分,电气电子元件部分包括驱动电机19、电池盒2、磁簧装置、红外装置、主控板5、裁判控制板8、2.4G遥控模块23,蓝牙模块和连接线;躯干部分包括从前到后依次镶嵌组装的前壳1、前夹板3、主控板5、后夹板6、裁判控制板8和后壳9,前夹板3前方设有电池盒2且后方设有主控板安装卡槽、主控板5下方设有腿部部分连接板4、后夹板6后方设有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7,裁判控制板8嵌入安装到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7内部且外侧被后壳9覆盖保护;腿部部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15、梯形连接座17和行驶轮18,上躯干部分连接板15四周设有若干个L形连接卡槽16,梯形连接座17将驱动电机19卡入到L形连接卡槽16内部并在下端通过转轴连接行驶轮18,上躯干部分连接板15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部分、头部部分、腿部部分、左手臂部分、右手臂部分和电气电子元件部分,所述的电气电子元件部分包括驱动电机、电池盒、磁簧装置、红外装置、主控板、裁判控制板、2.4G遥控模块,蓝牙模块和连接线;/n所述的躯干部分包括从前到后依次镶嵌组装的前壳、前夹板、主控板、后夹板、裁判控制板和后壳,所述的前夹板前方设有电池盒且后方设有主控板安装卡槽、所述的主控板下方设有腿部部分连接板、所述的后夹板后方设有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所述的裁判控制板嵌入安装到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内部且外侧被后壳覆盖保护;/n所述的腿部部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梯形连接座和行驶轮,所述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四周设有若干个L形连接卡槽,所述的梯形连接座将驱动电机卡入到L形连接卡槽内部并在下端通过转轴连接行驶轮,所述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下方还固定有2.4G遥控模块;/n所述的头部部分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分布的下躯干部分连接板、颈部连接板和头部组合板,所述的颈部连接板将头部组合板和下躯干部分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头部组合板由一个机器人头部前面板、两个侧面板、一个顶面板和一个底面板组合而成,所述的磁簧装置布置在头部组合板内部,其中所述的颈部连接板、前面板、两个侧面板和底面板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且顶面板可以拆装打开,用于安装电气电子元器件;/n所述的左手臂部分和右手臂部分结构对称相同,均包括驱动电机、肩部板、手臂连接板和机器手板,所述的手臂连接板上端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肩部板转动连接且下端与机器手板转动连接;/n所述的驱动电机、电池盒、磁簧装置和红外装置均通过连接线和电源线穿过躯干部分、头部部分、腿部部分、左手臂部分和右手臂部分中各个连接板上设置的进出线通孔以及插口接入到主控板和裁判控制板上对应接口内部,所述的主控板上集成有蓝牙模块,所述的裁判控制板上集成有WIFI模块;/n所述的前壳、前夹板、后夹板、后壳、上躯干部分连接板、梯形连接座、行驶轮、下躯干部分连接板、颈部连接板、头部组合板、肩部板、手臂连接板和机器手板均采用3D打印机一体成型打印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部分、头部部分、腿部部分、左手臂部分、右手臂部分和电气电子元件部分,所述的电气电子元件部分包括驱动电机、电池盒、磁簧装置、红外装置、主控板、裁判控制板、2.4G遥控模块,蓝牙模块和连接线;
所述的躯干部分包括从前到后依次镶嵌组装的前壳、前夹板、主控板、后夹板、裁判控制板和后壳,所述的前夹板前方设有电池盒且后方设有主控板安装卡槽、所述的主控板下方设有腿部部分连接板、所述的后夹板后方设有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所述的裁判控制板嵌入安装到裁判控制板安装卡槽内部且外侧被后壳覆盖保护;
所述的腿部部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梯形连接座和行驶轮,所述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四周设有若干个L形连接卡槽,所述的梯形连接座将驱动电机卡入到L形连接卡槽内部并在下端通过转轴连接行驶轮,所述的上躯干部分连接板下方还固定有2.4G遥控模块;
所述的头部部分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分布的下躯干部分连接板、颈部连接板和头部组合板,所述的颈部连接板将头部组合板和下躯干部分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头部组合板由一个机器人头部前面板、两个侧面板、一个顶面板和一个底面板组合而成,所述的磁簧装置布置在头部组合板内部,其中所述的颈部连接板、前面板、两个侧面板和底面板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且顶面板可以拆装打开,用于安装电气电子元器件;
所述的左手臂部分和右手臂部分结构对称相同,均包括驱动电机、肩部板、手臂连接板和机器手板,所述的手臂连接板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骏铭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