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探测器、球管、连接件和第一机械臂,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和底盘,底盘具有轮体和用于驱动轮体的驱动元件,承载本体设在底盘上,设备本体设置在承载本体上,连接件的一端与设备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探测器固定连接,第一机械臂与设备本体连接,球管设置在第一机械臂上。上述的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本技术涉及领域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主要应用于县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急诊室、普通放射科、骨科门诊、成像中心等放射科室,也可用于大型医院的急诊室、手术室、ICU病房等场所。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探测器、影像处理器、图像显示器等,投射过人体的X射线信号被探测器探测获取,直接形成数字影像数据,数字影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显示在显示器上,也可以进行后期处理。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能够覆盖所有检查床、胸片架、轮椅等常规体位及特殊体位的数字摄影检查项目,满足临床摄影需求,应用范围广泛。一般地,传统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的探测器独立设置,且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的主体设备需要人力推进推出移动,每次进行摄影检查时,操作人员先根据患者的体位和检查项目将探测器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再将主体设备推进,完成检查后将主体设备推出,操作者需要频繁取放探测器和推进推出设备主体,人工劳动强度大,影响摄影检查效率。另外,对于有辐射或者易传染的区域,人工操作设备会增加医护人员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探测器、球管、连接件和第一机械臂,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和底盘,所述底盘具有轮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轮体的驱动元件,所述承载本体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探测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臂包括连接段和安装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段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安装段与所述探测器平行设置,且所述安装段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安装段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机械臂均与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移动部能够在所述固定部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还包括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且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为摄像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探测器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还包括体温计和/或血压计,所述体温计和/或所述血压计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还包括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障碍探测装置、定位装置和供电装置。上述的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工作时,底盘的驱动元件驱动轮体运行,带动底盘移动,进而带动承载本体和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的设备本体移动,移动装置带动设备本体移动到工作位置后,患者行走至探测器处,之后根据患者体位和需要检查的部位调整第一机械臂以使球管对准需要检查的部位,调整好球管的位置后即可启动球管,球管发射出的X射线投射过人体后被探测器探测获取,形成数字影像数据。上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的探测器设置在设备本体上,每次进行摄影检查时,只需调整第一机械臂使球管与需要检查的部位对准即可,无需频繁取放探测器,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另外,上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能够通过移动装置进行自主移动,无需人工推动设备,能够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中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承载本体,12-轮体,20-设备本体,30-探测器,40-球管,50-连接件,60-第一机械臂,61-连接段,62-安装段,70-第二机械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2,一种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20、探测器30、球管40、连接件50和第一机械臂60,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11和底盘(底盘被承载本体11遮挡,图中未示出),底盘具有轮体12和用于驱动轮体12的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承载本体11设在底盘上,设备本体20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连接件50的一端与设备本体20连接,连接件50的另一端与探测器30固定连接,第一机械臂60与设备本体20连接,球管40设置在第一机械臂60上。上述的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工作时,底盘的驱动元件驱动轮体12运行,带动底盘移动,进而带动承载本体11和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的设备本体20移动,移动装置带动设备本体20移动到工作位置后,患者行走至探测器30处,之后根据患者体位和需要检查的部位调整第一机械臂60以使球管40对准需要检查的部位,调整好球管40的位置后即可启动球管40,球管40发射出的X射线投射过人体后被探测器30探测获取,形成数字影像数据。上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的探测器30设置在设备本体20上,每次进行摄影检查时,只需调整第一机械臂60使球管40与需要检查的部位对准即可,无需频繁取放探测器30,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另外,上述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能够通过移动装置进行自主移动,无需人工推动设备,能够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摄影检查效率,且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50与设备本体20滑动连接,连接件50能够在设备本体20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根据患者的身高或检查体位调节探测器30沿竖直方向的设置位置,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其中,设备本体20上设有滑动轨道,滑动滑道上设置有滑块,连接件50与滑块连接,滑块连接电机,电机带动滑块在滑动轨道上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50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60包括连接段61和安装段62,连接段61的一端与设备本体20滑动连接,连接段61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探测器、球管、连接件和第一机械臂,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和底盘,所述底盘具有轮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轮体的驱动元件,所述承载本体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探测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设备本体、探测器、球管、连接件和第一机械臂,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和底盘,所述底盘具有轮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轮体的驱动元件,所述承载本体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探测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械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臂包括连接段和安装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段能够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安装段与所述探测器平行设置,且所述安装段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球管设置在所述安装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机械臂均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钢,潘晶,冯义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