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59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抛光及粉尘加工,提供了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夹具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漏网、第二漏网、抛光体,所述机体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机箱、第二机箱及支撑板。接通电源电动机转动,将扭矩传递给第二齿轮,通过齿轮啮合机构,第二齿轮将扭矩传递给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带动抛光体的轴部转动,抛光盘与轴部一同转动,通过夹具的固定螺栓夹持被加工件,通过夹具台向上滑动,实现对被加工件的抛光,此时风机运作,通过吸力将抛光所产生的粉尘经过第一漏网及第二漏网,吸入第一机箱与第二机箱,粉尘与氧化钙与极易吸收粉尘的液体相融,实现抛光作业的同时完成粉尘处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抛光及粉尘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粉尘几乎到处可见。土壤和岩石风化后分裂成许多细小的颗粒,它们伴随着花粉,孢子以及其他有机颗粒在空中随风飘荡。除此之外,许多粉尘乃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副产品,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属研磨、切削、钻孔、爆破、破碎、磨粉。抛光作业本质是对金属研磨的过程,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旨在解决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夹具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漏网、第二漏网、抛光体,所述机体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机箱、第二机箱及支撑板,所述第一凸台上形成有第一组滑槽及第一组定位孔,所述第一机箱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左侧,所述第一机箱内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一漏网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箱上表面,所述第一漏网位于所述第一风机正上方,所述第二机箱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右侧,所述第二机箱内安装有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漏网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箱上表面,所述第二漏网位于所述第二风机正上方,所述第二凸台形成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凸台正上方,所述夹具台包括第一组凸台、第二组定位孔及固定螺栓,所述第一组滑槽与所述第一组凸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组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组定位孔插入螺栓固定,所述抛光体包括抛光盘及轴部,所述轴部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凸台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抛光体上远离所述抛光盘的所述轴部的一端采用键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抛光盘正上方,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右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电机采用键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为齿轮啮合机构。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机箱与第二机箱内装有氧化钙及易吸收粉尘液体。更进一步,所述固定螺栓用于夹紧,固定被加工件。更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采用锥形齿轮,锥顶角为度。更进一步,所述抛光体的轴部与所述第二凸台采用角接触球轴承连接。更进一步,所述轴部与所述第一齿轮为过盈配合。接通电源电动机转动,将扭矩传递给第二齿轮,通过齿轮啮合机构,第二齿轮将扭矩传递给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带动抛光体的轴部转动,抛光盘与轴部一同转动,通过夹具的固定螺栓夹持被加工件,通过夹具台向上滑动,实现对被加工件的抛光,此时风机运作,通过吸力将抛光所产生的粉尘经过第一漏网,第二漏网,吸入第一机箱与第二机箱,粉尘与氧化钙与极易吸收粉尘的液体相融,实现抛光作业的同时完成粉尘处理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机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夹具台示意图;图4时本专利技术中抛光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4通过所示的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电机5、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夹具台2、第一风机9、第二风机10、第一漏网7、第二漏网8、抛光体6,所述机体1包括第一凸台107、第二凸台106、第一机箱102、第二机箱105及支撑板101,所述第一凸台107上形成有第一组滑槽103及第一组定位孔104,所述第一机箱102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左侧,所述第一机箱102内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机9,所述第一漏网7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箱102上表面,所述第一漏网7位于所述第一风机9正上方,所述第二机箱105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右侧,所述第二机箱105内安装有所述第二风机10,所述第二漏网8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箱105上表面,所述第二漏网8位于所述第二风机10正上方,所述第二凸台106形成于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第二凸台106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正上方,所述夹具台2包括第一组凸台201、第二组定位孔203及固定螺栓202,所述第一组滑槽103与所述第一组凸台2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组定位孔104与所述第二组定位孔203插入螺栓固定,所述抛光体6包括抛光盘601及轴部602,所述轴部602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凸台106中,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抛光体6上远离所述抛光盘601的所述轴部602的一端采用键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位于所述抛光盘601正上方,所述电机5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电机5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右侧,所述第二齿轮4与所述电机5采用键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第二齿轮4为齿轮啮合机构;所述第一机箱102与第二机箱105内装有氧化钙及易吸收粉尘液体;所述固定螺栓202用于夹紧,固定被加工件;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第二齿轮4采用锥形齿轮,锥顶角为90度;所述抛光体6的轴部602与所述第二凸台106采用角接触球轴承连接;所述轴部602与所述第一齿轮3为过盈配合。接通电源电动机5转动,将扭矩传递给第二齿轮4,通过齿轮啮合机构,第二齿轮4将扭矩传递给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带动抛光体6的轴部602转动,抛光盘601与轴部602一同转动,通过夹具台2上的固定螺栓202夹持被加工件,通过夹具台2向上滑动,实现对被加工件的抛光,此时第一风机9与第二风机10运作,通过吸力将抛光作业时所产生的粉尘经过第一漏网,第二漏网,吸入第一机箱102与第二机箱105,粉尘与氧化钙与极易吸收粉尘的液体相融,实现抛光作业的同时完成粉尘处理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电机(5)、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夹具台(2)、第一风机(9)、第二风机(10)、第一漏网(7)、第二漏网(8)、抛光体(6),所述机体(1)包括第一凸台(107)、第二凸台(106)、第一机箱(102)、第二机箱(105)及支撑板(101),所述第一凸台(107)上形成有第一组滑槽(103)及第一组定位孔(104),所述第一机箱(102)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左侧,所述第一机箱(102)内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机(9),所述第一漏网(7)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箱(102)上表面,所述第一漏网(7)位于所述第一风机(9)正上方,所述第二机箱(105)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右侧,所述第二机箱(105)内安装有所述第二风机(10),所述第二漏网(8)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箱(105)上表面,所述第二漏网(8)位于所述第二风机(10)正上方,所述第二凸台(106)形成于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第二凸台(106)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正上方,所述夹具台(2)包括第一组凸台(201)、第二组定位孔(203)及固定螺栓(202),所述第一组滑槽(103)与所述第一组凸台(2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组定位孔(104)与所述第二组定位孔(203)插入螺栓固定,所述抛光体(6)包括抛光盘(601)及轴部(602),所述轴部(602)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凸台(106)中,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抛光体(6)上远离所述抛光盘(601)的所述轴部(602)的一端采用键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位于所述抛光盘(601)正上方,所述电机(5)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电机(5)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右侧,所述第二齿轮(4)与所述电机(5)采用键槽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第二齿轮(4)为齿轮啮合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加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电机(5)、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夹具台(2)、第一风机(9)、第二风机(10)、第一漏网(7)、第二漏网(8)、抛光体(6),所述机体(1)包括第一凸台(107)、第二凸台(106)、第一机箱(102)、第二机箱(105)及支撑板(101),所述第一凸台(107)上形成有第一组滑槽(103)及第一组定位孔(104),所述第一机箱(102)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左侧,所述第一机箱(102)内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机(9),所述第一漏网(7)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箱(102)上表面,所述第一漏网(7)位于所述第一风机(9)正上方,所述第二机箱(105)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右侧,所述第二机箱(105)内安装有所述第二风机(10),所述第二漏网(8)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箱(105)上表面,所述第二漏网(8)位于所述第二风机(10)正上方,所述第二凸台(106)形成于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第二凸台(106)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7)正上方,所述夹具台(2)包括第一组凸台(201)、第二组定位孔(203)及固定螺栓(202),所述第一组滑槽(103)与所述第一组凸台(2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组定位孔(104)与所述第二组定位孔(203)插入螺栓固定,所述抛光体(6)包括抛光盘(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三力五金机械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