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74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包括喷洒机构、组合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喷洒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机构,且组合机构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排污室、排污口、卡扣、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且排污室的末端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室的内部中端设置有卡扣,且卡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该自动清洗滚筒,对称分布的喷洒组件与旋转筒体的配合,尽量达到对筒体进行全方位清洁的喷洒,由于筒体本身带有若干通孔,配合上方及两侧的喷洒组件对其喷射清洗,可以将内部大部分的污渍洗净,在清洗时可将排污室进行闭合,使机体内呈一个密封状内部将形成一个蓄水池状,使筒体半沉浸随后旋转筒体,可以将内部清洗的更加干净。净。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清洗滚筒


[0001]本技术涉及滚筒
,具体为一种自动清洗滚筒。

技术介绍

[0002]滚筒是清理铸件表面型砂和锻件表面氧化皮常用的设备,该设备利用高速回转的叶轮将弹丸抛向滚筒内不断翻转的铸、锻件,清除其表面的残余型砂或氧化铁皮。相对其他清除设备,往往清理均匀,适宜中、小件的清理。清理之后随即需要对滚筒进行清洗操作。
[0003]市场上的滚筒在使用中内部清洗效果较不理想,且在排放水源时,容易产生排污口的堵塞,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清洗滚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洗滚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滚筒在使用中内部清洗效果较不理想,且在排放水源时,容易产生排污口的堵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包括喷洒机构、组合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喷洒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机构,且组合机构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排污室、排污口、卡扣、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且排污室的末端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室的内部中端设置有卡扣,且卡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通过卡扣与排污室构成卡合结构,且排污室与喷洒机构之间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相连通,且第二滤网与排污口之间相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机体、旋转透明盖、喷洒组件和斜板,且机体的顶端设置有旋转透明盖,所述机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斜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喷洒组件沿着组合机构竖直对称分布,且喷洒组件的中部呈圆环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筒体、筒盖、锁扣、皮带和旋转电机,且筒体的上方设置有筒盖,所述筒盖的两侧底端设置有锁扣,所述筒体的右侧设置有皮带,且皮带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通过皮带与旋转电机构成旋转结构,且筒体与筒盖之间相互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清洗滚筒,对称分布的喷洒组件与旋转筒体的配合,尽量达到对筒体进行全方位清洁的喷洒,由于筒体本身带有若干通孔,配合上方及两侧的喷洒组件对其喷射清洗,可以将内部大部分的污渍洗净,在清洗时可将排污室进行闭合,使机体内呈一个密封状内部将形成一个蓄水池状,使筒体半沉浸随后
旋转筒体,可以将内部清洗的更加干净。
[0013]第一滤网通过卡扣与排污室构成卡合结构,卡扣的设置用于与排污室进行配合,从而对第一滤网进行卡合限位,而上方清洗筒体所流淌的水通过斜板的弧度进行排放,随即通过第一滤网过滤排放,避免第一滤网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
[0014]喷洒组件沿着组合机构竖直对称分布,通过喷洒组件的中部呈圆环状,能够提高喷洒组件其自身的喷射范围,达到对筒体进行喷洒清洁的操作,同时对称分布的喷洒组件与旋转筒体的配合,能够尽量达到对筒体进行全方位清洁的喷洒,避免出现遗漏现象,确保清洗效果,随后通过下方的斜板弧度进行流动,利于将废水从排污口排出。
[0015]筒体通过皮带与旋转电机构成旋转结构,筒体通过旋转电机与皮带进行旋转翻滚作业,由于筒体本身带有若干通孔,配合上方及两侧的喷洒组件对其喷射清洗,可以将内部大部分的污渍洗净,同时在清洗时可将排污室进行闭合,使机体内呈一个密封状内部将形成一个蓄水池状,使筒体半沉浸随后旋转筒体,筒体与水源的碰撞,可以将内部清洗的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过滤机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喷洒机构;101、机体;102、旋转透明盖;103、喷洒组件;104、斜板;2、组合机构;201、筒体;202、筒盖;203、锁扣;204、皮带;205、旋转电机;3、过滤机构;301、排污室;302、排污口;303、卡扣;304、第一滤网;305、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包括:喷洒机构1,喷洒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机构2,且组合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机构3,组合机构2包括筒体201、筒盖202、锁扣203、皮带204和旋转电机205,且筒体201的上方设置有筒盖202,筒盖202的两侧底端设置有锁扣203,筒体201的右侧设置有皮带204,且皮带204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205,筒体201通过皮带204与旋转电机205构成旋转结构,且筒体201与筒盖202之间相互贴合,筒体201通过旋转电机205与皮带204进行旋转翻滚作业,由于筒体201本身带有若干通孔,配合上方及两侧的喷洒组件103对其喷射清洗,可以将内部大部分的污渍洗净,同时在清洗时可将排污室301进行闭合,使机体101内呈一个密封状内部将形成一个蓄水池状,使筒体201半沉浸随后旋转筒体201,筒体201与水源的碰撞,可以将内部清洗的更加干净,过滤机构3包括排污室301、排污口302、卡扣303、第一滤网304和第二滤网305,且排污室301的末端底部设置有排污口302,排污室30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卡扣303,且卡扣30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304,第一滤网30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305,第一滤网304通过卡扣303与排污室301构成卡合结构,且排污室301与喷洒机构1之间相连接,卡扣303的设置用于与排污室301进行配合,从而对第一滤网304进行卡合限位,而上方清洗筒体201所流淌的水通过斜板104的弧度进行排放,随即通过第一滤网304过滤排放,避免第一滤网304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第一滤网304与第二滤网305之间相连通,且第二滤网305与排污口302之间相配合,第一滤网304与第
二滤网305的设置便于对清洗的水源进行双重过滤排放,避免末端排污口302产生堵塞,同时双层的设置可以便于第一滤网304或第二滤网305的更换,在更换一个滤网的同时,另一个滤网可以继续阻挡过滤水源作业,增加实用。
[0021]如图3所示,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喷洒机构1包括机体101、旋转透明盖102、喷洒组件103和斜板104,且机体10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透明盖102,机体10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喷洒组件103,喷洒组件103的下方设置有斜板104,喷洒组件103沿着组合机构2竖直对称分布,且喷洒组件103的中部呈圆环状,通过喷洒组件103的中部呈圆环状,能够提高喷洒组件103其自身的喷射范围,达到对筒体201进行喷洒清洁的操作,同时对称分布的喷洒组件103与旋转筒体201的配合,能够尽量达到对筒体201进行全方位清洁的喷洒,避免出现遗漏现象,确保清洗效果,随后通过下方的斜板104弧度进行流动,利于将废水从排污口302排出。
[0022]综上,该自动清洗滚筒,首先内部喷洒组件10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包括喷洒机构(1)、组合机构(2)和过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机构(2),且组合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排污室(301)、排污口(302)、卡扣(303)、第一滤网(304)和第二滤网(305),且排污室(301)的末端底部设置有排污口(302),所述排污室(30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卡扣(303),且卡扣(30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滤网(304),所述第一滤网(30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304)通过卡扣(303)与排污室(301)构成卡合结构,且排污室(301)与喷洒机构(1)之间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304)与第二滤网(305)之间相连通,且第二滤网(305)与排污口(302)之间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東暁陈小林朱石云
申请(专利权)人:三力五金机械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