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483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该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由下述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组成:抗氧剂1.5‑2.5份、清净剂1‑6份、抗磨剂0.2‑3份、分散剂1‑12份、粘指剂0.1‑17份、降凝剂0.01‑4份、消泡剂0.003‑0.004份、基础油75.3‑83.7份;其中,所述抗氧剂为萘胺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按质量份数比(0.5~2):(1~1.5)混合而成;所述清净剂为磺酸钙与磺酸镁按质量份数比(0.5~4):(0.5~2)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提升了油品高温抗氧化性能,使油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燃气机油换油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机润滑油的
,具体涉及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多数重负荷燃气发动机是基于柴油发动机改造成火花塞点燃式,燃气机相比柴油机燃烧温度更高,更苛刻的氧化作用导致油泥和粘度增加,要求燃气机油比柴机油抗氧性能更好;燃气没有重组分,因此燃气机没有烟炱生成;燃气更干,而润滑油灰分能够减少阀系磨损,但是灰分的沉积物会导致早燃,因此必须优化灰分限值。燃气机油与柴油机油各项性能对比见表1。表1燃气机油与柴油机油各项性能对比油品性能柴油机油燃气机油分散性(烟炱)+++抗磨性++++抗氧化+++清净性(沉积物)++++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燃气机油产品主要有柴油机/燃气机通用机油以及燃气机专用机油两类,见表2。表2燃气机油产品分类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510659138.7名为《一种燃气动力式天然气压缩机润滑油组合物》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由Ⅱ类矿物基础油调和的线型粘指剂燃气机油,采用氨基硫代酯抗氧剂,没有采用萘胺抗氧剂。申请号CN201910066866.5名为《一种长寿命天然气发动机油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氧剂为硫磷仲醇基锌盐和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采用Ⅲ类基础油调和的燃气机油。燃气机燃烧温度相比柴油机高,所以在高温抗氧化性方面要求比柴油机油要苛刻,导致换油里程很难做到6万公里以上,国内主机厂已应用的燃气机油产品及保养间隔见表3。表3国内主机厂燃气机油产品主机厂燃气机型号换油里程/万公里燃气机油规格主机厂1MT13、MT073-5MAN3271、MAN3477主机厂2X14N6CES20092主机厂3YCK13N、YCK15N5CES20092主机厂4WP13NG、WP10NG6无规格由此可知,燃气机油换油里程最长想要超过现有产品达到10万公里,需要在现有的CES20092燃气机油规格基础上进行补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由下述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组成:其中,所述抗氧剂为萘胺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按质量份数比(0.5~2):(1~1.5)混合而成;所述清净剂为磺酸钙与磺酸镁按质量份数比(0.5~4):(0.5~2)混合而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R=CnH2n+1,n=5-15。上述技术方案中,磺酸钙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R=CnH2n+1,n=5-15。上述技术方案中,磺酸镁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R=CnH2n+1,n=5-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磨剂选自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所述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R=CnH2n+1,n=5-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散剂选自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所述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R=CnH2n+1,n=50-100,m=5-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粘指剂选自异戊二烯苯乙烯星型共聚物;所述异戊二烯苯乙烯星型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m=100-500,n=100-50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降凝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R=CnH2n+1,n=10-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消泡剂选自聚二甲基硅油;所述聚二甲基硅油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中,n=100-20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础油为III类石蜡基合成基础油,具体为由粘度8cSt250N和粘度6cSt150N两种粘度的III类石蜡基合成基础油组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方比例依次加入分散剂、抗氧剂、清净剂、抗磨剂,最后加入消泡剂持续搅拌,搅拌温度为60-65℃,搅拌时间为1-3h,得到产物a;2)将基础油加入调和釜中,开始搅拌升温至60-65℃并保持此温度,加入粘指剂、降凝剂,继续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70-80r/min,搅拌时间为1-3h,得到产物b;3)最后将产物a加到产物b中,持续搅拌反应,搅拌温度为60-65℃,搅拌时间为1-3h,即可。最佳实施方式的,所述步骤1)中,搅拌温度为62℃,搅拌时间为2h;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77.5r/min,搅拌时间为2h;所述步骤3)中,搅拌温度为62℃,搅拌时间为2h。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一,本专利技术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根据不同类型抗氧剂的特点酚类:捕捉自由基(带游离电子的小基团),130℃以下性能好;胺类:捕捉自由基,高温150℃以上性能好;ZDDP:分解过氧化物,高温下性能好,但分解产物有沉淀,采用ZDD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抗氧化性能更优的萘胺组合,提升油品高温抗氧化性能,ZDDP抗磨性能相比抗氧化性能更为显著,而萘胺在高温下稳定性更好,抗氧作用优于ZDDP。其二,本专利技术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采用磺酸钙与磺酸镁复配清净剂技术,镁盐相对钙盐分子量低(镁相对原子质量24,钙相对原子质量40),单位质量的镁盐能够提供更多的TBN,能够使油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另外,镁盐的碱值保持能力相比钙盐要好,相比目前现有市场上主要以磺酸钙为主的清净剂,对于油品使用寿命的保证性更好。其三,本专利技术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通过在满足CumminsCES20092规格产品基础上补加抗氧剂,更换新型清净剂,提升基础油等级,从技术角度延长燃气机油换油里程。目前国内、国外主机厂已发布的燃气机油配方换油里程最长为6万公里,与现有的燃气机油配方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满足国Ⅵ排放标准,能够显著延长换油里程,能够为用户节省保养时间、费用,同时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2与现有产品的COP氧化试验的测试结果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硝化值、氧化值含量及变化的结果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TAN、TBN含量及变化的结果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KV100变化趋势的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组成:



其中,所述抗氧剂为萘胺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按质量份数比(0.5~2):(1~1.5)混合而成;
所述清净剂为磺酸钙与磺酸镁按质量份数比(0.5~4):(0.5~2)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式中,R=CnH2n+1,n=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剂选自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所述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式中,R=CnH2n+1,n=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所述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式中,R=CnH2n+1,n=50-100,m=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胺抗氧剂的燃气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指剂选自异戊二烯苯乙烯星型共聚物;所述异戊二烯苯乙烯星型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式中,m=100-500,n=100-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胺抗氧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吴章辉何大礼张里郑洪源赵云萍孟庆菊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