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98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及其制备方法,步骤一、乙酸钯加入高碳酸熔化的溶液中,制备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步骤二、乙二胺和高碳醇混合后加入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升温、搅拌均匀,在通入空气条件下制得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步骤三、混合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得到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不用另外添加金属防腐蚀剂、极压抗磨剂。高温高压条件下长期使用不降解,不产生油泥,达到高压抗磨高清洁的效果,质量指标全部符合液压油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油
,涉及一种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液压油是液压传动中传递能量的介质,广泛用于汽车刹车系统、起重系统、推土机系统、飞机和轮船等。对于优异的液压油应该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防止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能、抗乳化性能、高压抗磨性能、良好的高温防变质性能以及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常规液压油通常是以基础油为基础,添加金属防腐剂、抗乳化剂、极压减磨剂和高压抗磨剂等添加剂构成。通常的减磨剂一般添加亚磷酸酯、磷酸酯以及硫磷烷基锌盐。这些添加剂在高温有氧条件下很快便会降解,进而生成油泥,清理困难,清理起来费时费力。市场需要一种在长期有氧高温条件下,化学性能稳定,不产生油泥且抗磨的液压油;并且能够符合GB11118.1-2011的标准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符合GB11118.1-2011标准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及其制备方法。在长期有氧高温条件下化学性能稳定、不产生油泥、达到了工程要求的高清洁且高压抗磨。技术方案一种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由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混合而成;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的质量比为(10~30):(10~30):(5~20):(30~50);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的结构式为:-R的结构式为:-(CH2)n-2CH3;其中n是10到24的正整数。进一步的,所述高碳醇分子结构式为:HO-(CH2)n-1CH3;其中n为10~24的正整数;所述高碳酸单甲酯的分子结构式为:其中n为10~24的正整数。一种所述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的制备方法:步骤一、乙酸钯加入高碳酸熔化的溶液中,制备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步骤二、乙二胺和高碳醇混合后加入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升温、搅拌均匀,在通入空气条件下制得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步骤三、混合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得到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高碳酸的结构式为:其中n是10~24的正整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乙酸钯与高碳酸摩尔比:1:2~1:20,乙酸钯加入高碳酸熔化的溶液中后搅拌均匀,从常温起升温120~200℃,抽真空50~200mmHg,保温3~5小时,蒸出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乙酸,转移反应液至不锈钢盘中,自然冷却成为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高碳醇与乙二胺的摩尔比≥1:1,在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加入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的质量是高碳醇的质量加乙二胺质量之和的1/100000~3/100,接下来通入空气,控制温度在100~150℃,搅拌均匀并抽真空50~200mmHg,反应8~12小时,蒸出反应生成的水,得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结构式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的质量比为(10~30):(10~30):(5~20):(30~50),从常温起升温≥100℃,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所述基础油指的是:一类矿物基础油ISOVG32、一类矿物基础油ISOVG46、石蜡Ⅰ类或石蜡Ⅱ类基础油。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冷却管和副产品接收罐,反应器主体插入并固定设有压力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反应器主体外侧设有加热套,加热套与反应器主体之间设有容纳热载体的腔体,加热套的一侧下端设有热载体入口,加热套的另一侧上端设有热载体出口,反应器主体的一侧上端设有原料入口,反应器主体的另一侧上端设有空气入口,反应器主体的下端设有产物出口,反应器主体的上端外侧固定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穿过了反应器主体,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下端连接有搅拌桨,反应器主体的上端还与蒸馏塔的一端连通,蒸馏塔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管的一端,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副产品接收罐内部连通,冷却管的外周固定有冷却罐,冷却罐的下端一侧设有冷却液入口,冷却罐的上端另一侧设有冷却液出口,副产品接收罐设有抽真空管,副产品接收罐的下端设有副产物出口。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罐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接水槽,喷淋管的一端设于接水槽的底部,喷淋管的主体与冷却管固定在一起,喷淋管上设有一个能够使液体网上抽的泵,喷淋管的上部主体为水平状状态,喷淋管的上部主体设有一个喷淋头,喷淋头位于冷却罐的上方并能够朝向冷却罐喷淋。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上设有两个朝下的导流块,两个导流块分别位于冷却罐的两端。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不用另外添加金属防腐蚀剂、极压抗磨剂。高温高压条件下长期使用不降解,不产生油泥,达到高压抗磨高清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按GB11118.1-2011标准检测,所有质量指标全部符合液压油标准。不含无机物,不含无机灰份,是全有机化合物合成,符合市场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图1为反应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器主体、2.加热套、3.热载体入口、4.热载体出口、5.产物出口、6.原料入口、7.空气入口、8.旋转电机、9.搅拌桨、10.压力检测仪、11.温度检测仪、12.蒸馏塔、13.冷却管、14.冷却罐、15.冷却液入口、16.冷却液出口、17.喷淋管、18.喷淋头、19.接水槽、20.导流块、21.副产品接收罐、22.副产物出口、23.抽真空管、24.泵。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由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混合而成;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的质量比为(10~30):(10~30):(5~20):(30~50);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的结构式为:-R的结构式为:-(CH2)n-2CH3;其中n是10到24的正整数。高碳醇分子结构式为:HO-(CH2)n-1CH3;其中n为10~24的正整数;所述高碳酸单甲酯的分子结构式为:其中n为10~24的正整数。所述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的制备方法:步骤一、乙酸钯与高碳酸摩尔比:1:2~1:20,乙酸钯加入高碳酸熔化的溶液中后搅拌均匀,从常温起升温120~200℃,抽真空50~200mmHg,保温3~5小时,蒸出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乙酸,转移反应液至不锈钢盘中,自然冷却成为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高碳酸的结构式为:其中n是10~24的正整数。步骤二、高碳醇与乙二胺的摩尔比≥1:1,在反应器中混合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其特征在于:/n由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混合而成;/n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的质量比为(10~30):(10~30):(5~20):(30~50);/n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的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其特征在于:
由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混合而成;
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的质量比为(10~30):(10~30):(5~20):(30~50);
所述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R的结构式为:-(CH2)n-2CH3;
其中n是10到24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碳醇分子结构式为:
HO-(CH2)n-1CH3;
其中n为10~24的正整数;
所述高碳酸单甲酯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n为10~24的正整数。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乙酸钯加入高碳酸熔化的溶液中,制备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
步骤二、乙二胺和高碳醇混合后加入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升温、搅拌均匀,在通入空气条件下制得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
步骤三、混合2-烷基味唑啉化合物、高碳醇、高碳酸单甲酯和基础油,得到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高碳酸的结构式为:



其中n是10~24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乙酸钯与高碳酸摩尔比:1:2~1:20,乙酸钯加入高碳酸熔化的溶液中后搅拌均匀,从常温起升温120~200℃,抽真空50~200mmHg,保温3~5小时,蒸出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乙酸,转移反应液至不锈钢盘中,自然冷却成为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清洁高压抗磨液压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高碳醇与乙二胺的摩尔比≥1:1,在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加入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高碳酸钯~高碳酸均相蜡状固体催化剂的质量是高碳醇的质量加乙二胺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王连竹王海祥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三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