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丁苯酞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合物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丁苯酞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丁苯酞,又名芹菜甲素,英文名:dl-3-n-butylphthalide,化学名:消旋-3-正丁基苯酞,化学结构式为:该药物是中国研发的化学一类新药,通过重构脑缺血区微循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阻断缺血性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关于丁苯酞的制备方法,文献报道的方法主要有:中国专利CN101962374公开了一种丁苯酞的制备方法,使用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通过与卤代丁烷的格氏试剂加成得到中间体邻戊酰基苯甲酸,再经硼氢化钠还原,酸性环合得到丁苯酞。该方法所用格氏试剂是固液混合物,相当活泼,而格氏试剂需要滴加到含有邻苯二甲酸酐的低温(-10℃以下)体系中,格氏试剂转移困难,格氏试剂制备和使用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副产物多,涉及低温反应,对反应设备要求高,得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丁苯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化合物I与戊酸酐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I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苯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化合物I与戊酸酐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II;
(2)将步骤(1)的化合物II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III;
(3)将步骤(2)得到的化合物III依次经还原反应、环合反应1以及开环反应,得到化合物IV;
(4)将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IV经环合反应2,得到化合物V即丁苯酞;
其中,化合物III中M1和化合物IV中M2各自独立地为碱金属离子,优选地为钠离子、钾离子或锂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化合物I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戊酸酐反应,得到化合物II;这里,所述的催化剂选自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戊酸钠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催化剂为戊酸钠;
所述化合物I:戊酸酐: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3:0.2~2,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戊酸酐: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2:0.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化合物I、戊酸酐和部分戊酸钠混合反应,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30~160℃,优选地为135~145℃;然后加入余下的戊酸钠继续反应,所述继续反应的温度为160~190℃,优选地为175~1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化合物I、戊酸酐和部分戊酸钠混合,在温度为135~14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直到无气体产生为止,然后将余下的戊酸钠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在温度为175~185℃保温并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化合物I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化合物II用碱性物质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III;优选地,化合物II用碱性物质在反应溶剂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III;这里,所述反应溶剂选自水、甲醇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反应溶剂为甲醇;所述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锂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100℃,优选地,反应温度为25℃~35℃;或
所述水解反应完成后,经结晶步骤得到化合物III,这里,结晶步骤使用的结晶溶剂为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一种,优选结晶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
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将化合物II加入到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中,在25℃~35℃下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军,徐镜人,蔡伟,钱斌,温少鹏,朱晶,鲍美玲,陈凤琴,石莹,董志奎,
申请(专利权)人: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