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装置、工件保持夹具以及缝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83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4
缝制装置(10)在使用缝台(46)和压脚机构(48)夹持着被缝制工件(58)并使缝纫机针(49)刺入来进行缝制时,通过使被缝制工件(58)落座于具有落座部(20)的工件保持夹具(12)来对被缝制工件(58)在已成形为规定形状的状态下进行缝制,其中,落座部(20)沿着被缝制工件(58)的缝纫线配置有多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缝制装置、工件保持夹具以及缝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表皮材料实施缝制的缝制装置、工件保持夹具以及缝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在汽车的车厢内营造出高级感,有时对配合仪表板等的内饰基材的形状进行了裁剪乃至成形的表皮材料实施线迹花样(stitchpattern)的缝制(设置线迹)。在现有技术中,作业者使用固定式缝纫机来进行缝制。在缝纫机中,将被缝制工件配置在缝纫机台板上,通过使穿了线的缝纫机针刺入该被缝制工件以及从该被缝制工件脱离来进行缝制。在进行这种缝制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形状走样,有时也用规定形状的夹具固定被缝制工件来进行缝制。例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71382号涉及一种关于只用面线形成线迹花样的方法,并记载了用支承夹具支承被缝制工件的技术。另外,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197163号和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第6151117号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将被缝制工件夹入压脚机构和支承夹具之间,一边按压一边进行缝合。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现有技术的缝制装置是对被缝制工件的比较平坦的部分进行缝制的装置,例如,难以对弯曲成锐角的部分那样以小曲率半径弯曲的狭窄部分设置支承夹具。因此,存在无法高精度地对被定形为具有弯曲部分的被缝制工件进行缝制这样的问题。因此,希望有一种对已定形的被缝制工件也能高精度地进行缝制的缝制装置、工件保持夹具以及缝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观点所涉及的缝制装置在已将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的状态下沿着规定的缝纫线来对被缝制工件进行缝制,该缝制装置具有缝制机构、驱动机构和工件保持夹具,其中,所述缝制机构具有:缝纫机针,其通过往复移动而刺入或脱离被缝制工件;缝台,其隔着所述被缝制工件而与所述缝纫机针相向;和压脚机构,其从所述缝纫机针侧将被缝制工件按压于所述缝台,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缝制机构移动,所述工件保持夹具保持所述被缝制工件,所述工件保持夹具具有落座部和退避机构,其中,所述落座部在所述缝制机构的移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通过使所述被缝制工件落座于规定形状的落座面,来将所述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来对其进行保持,所述退避机构按照所述缝制机构的位置来使至少一个所述落座部从所述被缝制工件退避,以避免所述缝制机构与所述落座部发生干涉。根据上述的缝制装置,利用具有落座部的工件保持夹具来保持被缝制工件,其中,落座部通过使被缝制工件落座于规定形状的落座面来将其定形而对其进行保持。据此,能够可靠地保持已被定形的被缝制工件,例如即使是弯曲成锐角的部分,也能够不产生位置偏移而利用缝制机构进行缝制。另外,通过设置使与缝制机构干涉的部位的落座部退避的退避机构,能够不与落座部干涉而使缝制机构沿缝纫线移动。在上述缝制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通过所述落座部退避而使所述被缝制工件的两个面浮起的退避区域,所述缝制机构夹持着所述被缝制工件而将其整理成平坦的面来进行缝制。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具有落座部的工件保持夹具来保持被缝制工件,利用缝制机构夹持着使一部分该落座部退避后的部分来进行缝制,其中,落座部使被缝制工件落座于规定形状的落座面来将其定形而对其进行保持。据此,能够保持相邻部分已被定形的形状的同时,使缝制装置的压脚部和缝台之间的局部部分平坦,得到最佳的被缝制工件的姿势。其结果,例如即使是弯曲成锐角的部分,也能够不受其形状的影响而高精度地进行缝制。在上述缝制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多个吸附孔,该多个吸附孔被设置于所述落座部的落座面,所述缝制机构将所述被缝制工件吸引到该吸附孔来对其进行保持。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吸引被缝制工件,能够使工件落座于落座部的落座面。另外,通过使吸引停止,能够放开被缝制工件,由此能够尽快地进行退避动作。在上述缝制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还具有第2工件保持夹具,该第2工件保持夹具被设置在不与所述缝制机构的移动方向干涉的位置上,用于对所述被缝制工件进行支承。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更可靠地保持被缝制工件,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缝制。在上述缝制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退避机构由气缸或凸轮机构构成。根据上述结构,能以简单的装置结构来构成退避机构,由此能够简化缝制装置的装置结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观点的工件保持夹具用于缝制装置,该缝制装置具有缝制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缝制机构具有:缝纫机针,其通过往复移动而刺入或脱离被缝制工件;缝台,其隔着所述被缝制工件而与所述缝纫机针相向;和压脚机构,其从所述缝纫机针侧将被缝制工件按压于所述缝台,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缝制机构移动,所述工件保持夹具具有落座部和退避机构,其中,所述落座部在所述缝制机构的移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通过使所述被缝制工件落座于规定形状的落座面,来将所述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而对其进行保持,所述退避机构按照所述缝制机构的位置来使至少一个所述落座部从所述被缝制工件退避,以避免所述缝制机构与所述落座部发生干涉。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观点的缝制方法使用缝制机构在已将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的状态下沿规定的缝纫线来对被缝制工件进行缝制,其中,所述缝制机构具有:缝纫机针,其通过往复移动而刺入或脱离被缝制工件;缝台,其隔着所述被缝制工件而与所述缝纫机针相向;和压脚机构,其从所述缝纫机针侧将被缝制工件按压于所述缝台,所述缝制方法具有:通过使所述被缝制工件落座于沿所述被缝制工件的缝纫线配置有多个的落座部,来将所述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工序;通过使一部分所述落座部退避而形成使所述被缝制工件的两个面浮起的退避区域的工序;在所述被缝制工件的退避区域,用缝制机构夹持着所述被缝制工件的两个面来对其进行缝制的工序。根据上述的缝制装置、工件保持夹具以及缝制方法,能够对被缝制工件高精度地进行缝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图1的工件保持夹具的侧视图。图3A是图1的工件保持夹具的第1个落座部的即将退避时的主视图,图3B是表示第1个落座部退避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工件保持夹具的第2个落座部退避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图1的缝纫装置的缝纫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缝制工件及其落座部的配置的放大立体图。图7A是将图6的VIIA-VIIA线的剖面与其局部放大图一起示出的剖视图,图7B是图6的VIIB-VIIB线的剖视图。图8A~图8C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退避机构并且示出其动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中的“上”、“下”、“左”和“右”分别与附图中的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对应,但这是为了容易理解而便利地示出方向,并不是定义实际使用缝制装置、工件保持夹具以及缝制方法时的方向。(第1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0具有工件保持夹具12、缝制机构14、和作为搬运缝制机构14的驱动机构的搬运用机器人16。缝制机构14被安装在搬运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制装置,在已将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的状态下沿着规定的缝纫线来对所述被缝制工件进行缝制,其特征在于,/n具有缝制机构、驱动机构和工件保持夹具,其中,/n所述缝制机构具有:缝纫机针,其通过往复移动而刺入或脱离被缝制工件;缝台,其隔着所述被缝制工件而与所述缝纫机针相向;和压脚机构,其从所述缝纫机针侧将被缝制工件按压于所述缝台,/n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缝制机构移动,/n所述工件保持夹具保持所述被缝制工件,/n所述工件保持夹具具有落座部和退避机构,其中,/n所述落座部在所述缝制机构的移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通过使所述被缝制工件落座于规定形状的落座面,来将所述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来对其进行保持,/n所述退避机构按照所述缝制机构的位置来使至少一个所述落座部从所述被缝制工件退避,以避免所述缝制机构与所述落座部发生干涉。/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81891.一种缝制装置,在已将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的状态下沿着规定的缝纫线来对所述被缝制工件进行缝制,其特征在于,
具有缝制机构、驱动机构和工件保持夹具,其中,
所述缝制机构具有:缝纫机针,其通过往复移动而刺入或脱离被缝制工件;缝台,其隔着所述被缝制工件而与所述缝纫机针相向;和压脚机构,其从所述缝纫机针侧将被缝制工件按压于所述缝台,
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缝制机构移动,
所述工件保持夹具保持所述被缝制工件,
所述工件保持夹具具有落座部和退避机构,其中,
所述落座部在所述缝制机构的移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通过使所述被缝制工件落座于规定形状的落座面,来将所述被缝制工件成形为规定形状来对其进行保持,
所述退避机构按照所述缝制机构的位置来使至少一个所述落座部从所述被缝制工件退避,以避免所述缝制机构与所述落座部发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落座部退避而使所述被缝制工件的两个面浮起的退避区域,所述缝制机构夹持着所述被缝制工件而将其整理成平坦的面来进行缝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吸附孔,该多个吸附孔被设置于所述落座部的落座面,
将所述被缝制工件吸引到该吸附孔来对其进行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2工件保持夹具,该第2工件保持夹具被设置在不与所述缝制机构的移动方向干涉的位置上,用于对所述被缝制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村畅筏井阳介金本周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