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57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涉及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能耗问题;具体包括用于与机身连接的两个连接架和用于两栖降落的水上降落支撑机构和陆地降落支撑机构,所述水上降落支撑机构与陆地降落支撑机构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主齿轮、第一副齿轮和第二副齿轮,两个所述连接架的外壁焊接有同一个连接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旋转机构,可根据实际降落地点选择陆地降落支撑机构或者水上降落支撑机构向下支撑工作,当无需降落时,将陆地降落支撑机构与水上降落支撑机构旋转至水平,此时其迎风面积相对工作状态大大减少,可降低无人机飞行的风阻,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起落架
,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
技术介绍
无人机凭借其灵活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例如监控、侦测、喷洒药物等,而起落架作为无人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担任着无人机起飞与着陆的任务,现有的起落架大多只能在陆地上着陆,而实际无人机在工作时,在取水、检测特殊位置等需要在水上降落的任务均无法完成。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91713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水陆两栖起落架,包括左起落架和右起落架,所述左起落架和右起落架上方的左端设置有支撑杆,且左起落架和右起落架上方的右端也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左起落架和右起落架上方的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捆绑杆。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虽然其具有两栖降落的功能,但是其起落架整个部件迎风面积始终处于不变,在无人机飞行时风阻较大,从而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包括用于与机身连接的两个连接架(1)和用于两栖降落的水上降落支撑机构(4)和陆地降落支撑机构(2),所述水上降落支撑机构(4)与陆地降落支撑机构(2)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旋转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主齿轮(8)、第一副齿轮(9)和第二副齿轮(16),两个所述连接架的外壁焊接有同一个连接轴(7),所述主齿轮(8)通过键连接于连接轴(7)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副齿轮(9)与第二副齿轮(16)分别对称啮合于主齿轮(8)的两侧,所述连接轴(7)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旋转架(13),所述第一副齿轮(9)与第二副齿轮(16)均通过旋转轴(11)转动连接于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包括用于与机身连接的两个连接架(1)和用于两栖降落的水上降落支撑机构(4)和陆地降落支撑机构(2),所述水上降落支撑机构(4)与陆地降落支撑机构(2)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旋转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主齿轮(8)、第一副齿轮(9)和第二副齿轮(16),两个所述连接架的外壁焊接有同一个连接轴(7),所述主齿轮(8)通过键连接于连接轴(7)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副齿轮(9)与第二副齿轮(16)分别对称啮合于主齿轮(8)的两侧,所述连接轴(7)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旋转架(13),所述第一副齿轮(9)与第二副齿轮(16)均通过旋转轴(11)转动连接于旋转架(13)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旋转轴(11)的外壁分别通过键连接有第一带轮(10)和第二带轮(15),第一带轮(10)与第二带轮(15)的外壁配合使用有同步带(12),其中一个所述旋转架(1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11)的外壁上,所述水上降落支撑机构(4)和陆地降落支撑机构(2)分别固定安装于旋转架(13)对称于连接轴(7)的两侧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降落支撑机构(4)包括漂浮板(17)和气囊(19),所述漂浮板(17)固定安装于旋转架(13)的一侧外壁上,三个圆形阵列且完全相同的所述气囊(19)固定安装于漂浮板(17)的另一侧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式的两栖飞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气囊(19)的内部通过连接管(1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泊鹭荆门飞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