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丸乳化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丸乳化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丸乳化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肉类作为现代社会生活饮食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鱼肉、鸡肉、鸭肉、牛羊肉等等,其中鱼肉制品作为一种营养健康的食品,已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青睐,鱼肉制品除了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之外,还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高血脂和大肠癌,正所谓“有鸡不吃肉,有鱼不吃鸡”便是基于此,如今人们对鱼肉制品的青睐程度,意味着对鱼肉制品存在更高的期望,通过对鱼肉制品口感、外观创新,且加入了多种营养膳食合理调配,满足了人们对鱼肉制品的多样化需求。市场的鱼肉产品,比如鱼丸往往为生鱼丸子,其采用的原料多为制备好的市售鱼糜产品,其营养价值破坏较大,并且鱼腥味让许多消费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鱼丸乳化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通过在传统的鱼丸制造工艺中添加以柠檬汁、香菜末、西瓜瓤、黄瓜汁等物质为原料制作成的调味剂,在保持鱼丸原有口感的基础上,增加了蔬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丸乳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准备,准备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冷冻鱼肉100—150份、肥膘10—15份、淀粉50—150份、大豆蛋白100—150份、去离子水100—150份、磷酸盐0.10-0.15份、大蒜5-10份、食盐5-10份、白砂糖5—10份、新鲜木耳1—5份、葱5—10份、姜5—10份、蒜5—10份、胡椒粉5—10份、芝麻油5—10份、味精5—10份,并将所准备的原料,清洗干净,切碎,备用;/nS2:制备乳化浆,向搅拌机中加入S1中准备的100—150份大豆分离蛋白和400—600份去离子水,保持20—30摄氏度,顺时针搅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丸乳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准备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冷冻鱼肉100—150份、肥膘10—15份、淀粉50—150份、大豆蛋白100—150份、去离子水100—150份、磷酸盐0.10-0.15份、大蒜5-10份、食盐5-10份、白砂糖5—10份、新鲜木耳1—5份、葱5—10份、姜5—10份、蒜5—10份、胡椒粉5—10份、芝麻油5—10份、味精5—10份,并将所准备的原料,清洗干净,切碎,备用;
S2:制备乳化浆,向搅拌机中加入S1中准备的100—150份大豆分离蛋白和400—600份去离子水,保持20—30摄氏度,顺时针搅拌10—20分钟,再逆时针旋转10—2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得到乳化浆;
S3:制备调味剂,向搅拌釜内加入3—7份柠檬汁、5—10份香菜末、7—12份西瓜瓤、5—10份黄瓜汁,混合搅拌10—20分钟,并控制混合物温度为5—25摄氏度,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过滤后的液体混合物,得到调味剂;
S4:斩拌混合,利用斩拌机将冷冻鱼肉、磷酸盐、乳化浆、食盐、白砂糖、胡椒粉、芝麻油、味精、葱、姜、蒜、肥膘和淀粉充分斩拌,得到混合物料;
S5:入味,将S3制备的调味剂置入搅拌釜中,并向搅拌釜中加入经过S4得到混合物料,保持温度5—10度的条件下混合10—20分钟,混合至搅拌釜内混合物呈现糊状、带颗粒感,无明显分层,得到糊状物料;
S6:成型,向成型机中加入经过S5得到的糊状物料,控制糊状物料的温度0—10摄氏度,选择相应的鱼丸成型模具,调节成型机的功率,鱼丸一次成型,之后将一次成型后的鱼丸立即放人冰水中浸泡10—30分钟后,再将一次成型后的鱼丸从冰水中捞起放入0—5摄氏度的冷藏库二次成型,二次成型时间维持12—72小时;
S7:杀菌,将经过S6得到的二次成型的鱼丸置入杀菌机中,将二次成型的鱼丸加热至68~73摄氏度,并保持此温度30—60分钟后,迅速冷却至4-5摄氏度并保持该温度10—20分钟;
S8:速冻,将经过S7杀菌处理后的半成品鱼丸置入冷冻机,并对半成品鱼丸迅速冷冻,冷冻时间控制为1—2小时,得到成品鱼丸;
S9:包装,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机器装袋或手工装袋,工作人员必须操作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鱼丸乳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取出的冷冻鱼肉和肥膘不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需要进行解冻处理,控制温度为15—25摄氏度,维持15-24小时,至冷冻鱼肉和肥膘的中心温度在0—5摄氏度时即可进入下道工序,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进英,赵从永,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唯信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