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变形矫正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752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变形矫正治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热熔机,上模具上固定设有热熔机,上模具朝向下模具的侧面为圆弧形,下模具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竖直部,下模具朝向上模具的侧面为圆弧形,下模具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竖直部,第一竖直部的内圈直径大于第二竖直部外圈直径,气缸的伸缩杆与下模具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轴承位于下模具圆弧侧面最低处的正下方,第二竖直部背离上模具的侧面上设有齿圈,齿圈侧面设有与齿圈啮合的齿轮,齿轮上连接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有益效果:可矫正曲面注塑品形状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品变形矫正治具
本技术涉及产品形状矫正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变形矫正治具。
技术介绍
注塑出来的产品由于一些特殊因素导致产品无法满足客户要求,大批量的尺寸不良。特别是呈曲面的注塑产品,曲面上容易存在凹凸不平的瑕疵和毛刺,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矫正曲面注塑品形状的产品变形矫正治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产品变形矫正治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热熔机、用于驱动下模具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组件和用于固定支撑所述上模具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位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杆,所述下模具设于下支撑板上方,所述上模具被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下方,所述上模具上固定设有热熔机,所述上模具朝向所述下模具的侧面为圆弧形,所述下模具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竖直部,所述下模具朝向所述上模具的侧面为圆弧形,所述下模具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竖直部外圈直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执行件,所述升降执行件与下模具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位于所述下模具圆弧侧面最低处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竖直部背离所述上模具的侧面上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侧面设有与所述齿圈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转动驱动件。将需要形状矫正的不合格产品放置在下模具内,然后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执行件向上模具方向上升,直至上模具与下模具将产品夹住,升降驱动件停止工作,热熔机通过上模具对产品进行加热,产品接近上模具的部分被加热融化。热熔机停止加热,然后转动驱动件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圈带动下模具转动,因产品接近下模具的部分未被融化,产品与下模具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产品与下模具保持相对静止,产品与上模具相对转动。产品被融化的部分在转动过程中被上模具慢慢抚平并固化。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与设有齿圈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滚动槽,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滚珠槽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一半以上体积位于第二竖直部内,所述滚珠与第二竖直部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滚珠的球心连线形成圆的圆心、所述滚珠槽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轴承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竖直部与第二竖直部通过滚珠和滚珠槽转动连接,在第一竖直部与第二竖直部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的情况下,两者相对转动,所收到的摩擦小。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圈直径比所述第二竖直部外圈直径大0.01~0.05倍。优选地,所述齿轮上设有1~5个轮齿。通过在齿轮上设置较少的轮齿来降低下模具相对上模具的转动速率。优选地,所述齿轮上设有1个轮齿。优选地,所述下模具圆弧形侧面上设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内设有电磁阀。优选地,所述排尘口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电磁阀的下方。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为气缸。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件为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齿轮通过齿圈带动下模具转动,因产品接近下模具的部分未被融化,产品与下模具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产品与下模具保持相对静止,产品与上模具相对转动。产品被融化的部分在转动过程中被上模具慢慢抚平并固化,实现曲面注塑品形状的矫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架;11、上支撑板;12、支撑杆;13、下支撑板;2、轴承;31、下模具;32、第一竖直部;33、齿圈;41、上模具;42、第二竖直部;5、热熔机;6、升降驱动组件;7、转动驱动件;8、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所示,产品变形矫正治具,包括上模具41、下模具31、热熔机5、用于驱动下模具31上下运动的气缸和用于固定支撑上模具41的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3和位于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13之间的支撑杆12,下模具31设于下支撑板13上方,上模具41被固定于上支撑板11下方,上模具41上固定设有热熔机5,上模具41朝向下模具31的侧面为圆弧形,下模具31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竖直部32,下模具31朝向上模具41的侧面为圆弧形,上模具41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竖直部42,第一竖直部32的内圈直径大于第二竖直部42外圈直径,气缸的伸缩杆与下模具31通过轴承2转动连接,轴承2位于下模具31圆弧侧面最低处的正下方,第二竖直部42背离上模具41的侧面上设有齿圈33,齿圈33侧面设有与齿圈33啮合的齿轮8,齿轮8上连接有用于驱动齿轮8转动的电机。第一竖直部32与设有齿圈33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滚动槽,第二竖直部42与滚珠槽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滚珠,滚珠一半以上体积位于第二竖直部42内,滚珠与第二竖直部42转动连接,滚珠设有多个,多个滚珠的球心连线形成圆的圆心、滚珠槽的中心轴线和轴承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竖直部32的内圈直径比第二竖直部42外圈直径大0.01倍。齿轮8上设有1个轮齿。下模具31圆弧形侧面上设有排尘口,排尘口内设有电磁阀。排尘口内设有滤网,滤网设于电磁阀的下方。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将需要形状矫正的不合格产品放置在下模具31内,然后气缸的伸缩杆伸长,直至上模具41与下模具31将产品夹住,气缸停止工作,热熔机5通过上模具41对产品进行加热,产品接近上模具41的部分被加热融化。热熔机5停止加热,然后转动电机驱动齿轮8转动,齿轮8通过齿圈33带动下模具31转动,因产品接近下模具31的部分未被融化,产品与下模具31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产品与下模具31保持相对静止,产品与上模具41相对转动。产品被融化的部分在转动过程中被上模具41慢慢抚平并固化。第一竖直部32与第二竖直部42通过滚珠和滚珠槽转动连接,在第一竖直部32与第二竖直部42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的情况下,两者相对转动,所收到的摩擦小。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产品变形矫正治具,包括上模具(41)、下模具(31)、热熔机(5)、用于驱动下模具(31)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组件(6)和用于固定支撑所述上模具(41)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3)和位于所述上支撑板(11)和所述下支撑板(13)之间的支撑杆(12),所述下模具(31)设于下支撑板(13)上方,所述上模具(41)被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11)下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模具(41)上固定设有热熔机(5),所述上模具(41)朝向所述下模具(31)的侧面为圆弧形,所述下模具(31)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竖直部(32),所述下模具(31)朝向所述上模具(41)的侧面为圆弧形,所述上模具(41)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竖直部(42),所述第一竖直部(32)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2)外圈直径,/n所述升降驱动组件(6)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执行件,所述升降执行件与下模具(31)通过轴承(2)转动连接,所述轴承(2)位于所述下模具(31)圆弧侧面最低处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竖直部(42)背离所述上模具(41)的侧面上设有齿圈(33),所述齿圈(33)侧面设有与所述齿圈(33)啮合的齿轮(8),所述齿轮(8)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8)转动的转动驱动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产品变形矫正治具,包括上模具(41)、下模具(31)、热熔机(5)、用于驱动下模具(31)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组件(6)和用于固定支撑所述上模具(41)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3)和位于所述上支撑板(11)和所述下支撑板(13)之间的支撑杆(12),所述下模具(31)设于下支撑板(13)上方,所述上模具(41)被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11)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具(41)上固定设有热熔机(5),所述上模具(41)朝向所述下模具(31)的侧面为圆弧形,所述下模具(31)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竖直部(32),所述下模具(31)朝向所述上模具(41)的侧面为圆弧形,所述上模具(41)圆弧形侧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竖直部(42),所述第一竖直部(32)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2)外圈直径,
所述升降驱动组件(6)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执行件,所述升降执行件与下模具(31)通过轴承(2)转动连接,所述轴承(2)位于所述下模具(31)圆弧侧面最低处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竖直部(42)背离所述上模具(41)的侧面上设有齿圈(33),所述齿圈(33)侧面设有与所述齿圈(33)啮合的齿轮(8),所述齿轮(8)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8)转动的转动驱动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变形矫正治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斌王道来徐绍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百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