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牛肝丸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7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肝丸及其制备工艺,牛肝经超声震荡后腌制、揉搓、焯水后,与鸡胸肉、鸡皮、秋葵嫩荚混合绞碎,再加入辅料与调味料进行搅拌,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入冰水。经高速剪切制成丸子状,完全熟化后,冷却、真空包装,再在‑30℃环境下速冻、‑18℃储藏,即得一种牛肝丸。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牛肝丸除了弹性高、口感好外,还获得了良好的风味,经试验测定丸子整体腥味明显低于常规处理(反复揉搓至无血水)或经料酒腌制后的处理方式,意外的获得了更好的去腥效果,使得牛肝丸的可接受程度更广。在保藏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加入秋葵嫩荚的牛肝丸能够减少和延迟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获得了一种色泽、质构和口感保持度都较好的牛肝丸产品。

A kind of Niugan pill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肝丸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肝丸的制备工艺以及采用该工艺制得的牛肝丸。
技术介绍
牛肝中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微量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并含有左旋肉碱、牛磺酸、谷胱甘肽等保健因子,是较为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食用牛肝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有助于抗氧化,防衰老。同时,牛肝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满足人体膳食需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国牛肝资源丰富,年产牛肝约3.3万吨。作为肉牛加工副产物,牛肝大部分均以初级原料销售,牛肝精深加工利用不足,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牛肝精深加工是牛副产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市售肝脏类精深加工产品主要以酱类产品居多,且依靠传统工艺生产的肝脏酱类产品存在耗时长、质地不细腻、酱体分层、色泽较差、香味不足、营养价值损失严重、货架期短、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牛肝脏的二次加工及应用。虽然牛肝营养丰富,但其腥味难以去除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这使得消费者接受度较低,利用率不高,且价格难以提升。日常生活中通常以重油、重味的烹饪方法掩盖其腥味。而丸类食品通常具有肉质紧实、口感弹爽、食用简单、物料丰富等特点。将牛肝与丸类结合不仅可以提升牛肝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需求。基于上述分析,一种无腥味,质地Q弹的牛肝丸的新型制备工艺是目前行业内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在研发一种无腥味,质地Q弹的牛肝丸。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的:一种牛肝丸的制备工艺,包括:(1)原料准备:选用解冻后质均软且嫩,颜色为赭红、有光泽、无杂质,具有畜类肝脏应有的气味的冻牛肝;(2)辅料准备:选用表皮和鸡胸肉切面有光泽,无杂质,具有禽类品种应有的气味的冻鸡胸肉和冻鸡皮;将新鲜的,颜色鲜绿的秋葵嫩荚洗净、沥水后切丁备用;进一步的,所述解冻条件为0~4℃,解冻时间为4~6小时,完全解冻后产品中心温度≤5℃;(3)超声:将牛肝1000份切成3cm*5cm*3cm的长条状,放入装有4000份饮用水的超声震荡机中震荡30min;(4)腌制:将超声震荡后的牛肝捞出,放入30份姜片、30份蒜片、30份葱段和料酒10份、白酒10份,将牛肝腌制1h,期间搓揉两次,每次搓揉时间不低于30s;(5)熟化:将腌制好的牛肝加入4000份沸水中,煮出血水,撇去浮沫后调整至小火慢煮30min,捞出备用;(6)绞碎:将煮好的牛肝、鸡胸肉、鸡皮放入5mm的绞肉机中,绞碎备用;(7)混匀:将其他辅料、调味料与绞好的鸡胸肉和鸡皮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需不断加入冰水;(8)混匀、剪切:将绞好的牛肝和已混和均匀的辅料、调味料及秋葵嫩荚等进行混合,用高速剪切分散机斩拌5min,转速为2000rpm,得到乳化效果很好的混和物料;(9)挤压成型、熟化:将剪切过的混合物料制成丸状,放入95℃的水中煮至丸子完全熟化;(10)冷却:将煮好的丸子放入冷水中冷却5~10min至中心温度达到室温;(11)包装:将冷却好的丸子,12粒每袋装入包装袋中,进行真空包装;(12)冷冻、成品:将包装好的牛肝丸放入-30℃环境下速冻、-18℃储藏,获得成品牛肝丸;(13)配方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添加了秋葵嫩荚作为辅料,解决了传统肝脏类产品即便是通过超声处理,腥味也难以彻底清除的缺陷,同时还意外的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延缓牛肝氧化过程,并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获得了一种色泽、风味、质地和口感保持度都较好的牛肝丸产品。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超声波震荡机处理牛肝,后期再辅以秋葵嫩荚作为配料,有效解决了牛肝经传统杀菌导致的口感老、硬,弹性不足的缺陷,在原料阶段即获得了很好的减菌效果,有利于延长丸子的货架期。3、本专利技术制作了一种牛肝丸产品,不仅丰富了牛肝的食用性和应用范围,还提高了牛肝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牛肝的生物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与对比例的质构(TPA)测试结果,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实施例1~3各项质构差异显著(p<0.05),图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对比例1~3各项质构差异显著(p<0.05)。图2为实施例与对比例的自由基清除率比较结果,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实施例1~3醇提物与水提物自由基清除率显著(p<0.05),图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对比例1~3醇提物与水提物自由基清除率差异显著(p<0.0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原料准备:选用解冻后质均软且嫩,颜色为赭红、有光泽、无杂质,具有畜类肝脏应有的气味的冻牛肝;(2)辅料准备:选用表皮和鸡胸肉切面有光泽,无杂质,具有禽类品种应有的气味的冻鸡胸肉和冻鸡皮;(3)解冻:解冻条件为0~4℃,解冻时间为4~6小时,完全解冻后产品中心温度≤5℃;(4)超声:将牛肝1000份切成3cm*5cm*3cm的长条状,放入装有4000份饮用水的超声震荡机中以0.5kHz的频率震荡30min;(5)腌制:将超声震荡后的牛肝捞出,放入30份姜片、30份蒜片、30份葱段和料酒10份、白酒10份,将牛肝腌制1h,期间搓揉两次,每次搓揉时间不低于30s;(6)熟化:将腌制好的牛肝加入4000份沸水中,煮出血水,撇去浮沫后调整至小火慢煮30min,捞出备用;(7)绞碎:将煮好的牛肝、鸡胸肉、鸡皮放入5mm的绞肉机中,绞碎备用;(8)混匀:将其他辅料、调味料与绞好的鸡胸肉和鸡皮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需不断加入冰水;(9)混匀、剪切:将绞好的牛肝和已混和均匀的辅料、调味料等进行混合,用高速剪切分散机斩拌5min,转速为2000rpm,得到乳化效果很好的混和物料;(10)挤压成型、熟化:将剪切过的混合物料制成丸状,放入95℃的水中煮至丸子完全熟化;(11)冷却:将煮好的丸子放入冷水中冷却5~10min至中心温度达到室温;(12)包装:将冷却好的丸子,12粒每袋装入包装袋中,进行真空包装;(13)冷冻、成品:将包装好的牛肝丸放入-30℃环境下速冻、-18℃储藏,获得成品牛肝丸。实施例2(1)原料准备:选用解冻后质均软且嫩,颜色为赭红、有光泽、无杂质,具有畜类肝脏应有的气味的冻牛肝;(2)辅料准备:选用表皮和鸡胸肉切面有光泽,无杂质,具有禽类品种应有的气味的冻鸡胸肉和冻鸡皮;(3)解冻:解冻条件为0~4℃,解冻时间为4~6小时,完全解冻后产品中心温度≤5℃;(4)超声:将牛肝1000份切成3cm*5cm*3cm的长条状,放入装有4000份饮用水的超声震荡机中以1.0kHz的频率震荡30min;(5)腌制:将超声震荡后的牛肝捞出,放入30份姜片、30份蒜片、30份葱段和料酒10份、白酒10份,将牛肝腌制1h,期间搓揉两次,每次搓揉时间不低于30s;(6)熟化:将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肝丸,包括:/n牛肝400份,鸡胸肉380份,鸡皮115份,大豆拉丝蛋白100份,磷酸酯木薯淀粉95份,冰水25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肝丸,包括:
牛肝400份,鸡胸肉380份,鸡皮115份,大豆拉丝蛋白100份,磷酸酯木薯淀粉95份,冰水2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肝丸,还包括:
秋葵嫩荚50份。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牛肝丸的制备工艺,包括:
原料准备:牛肝,鸡胸肉,鸡皮解冻切条洗净备用;
(1)腌制:牛肝切条经超声震荡后腌制处理,期间行揉搓处理,得腌制牛肝备用;
(2)熟化:腌制牛肝小火烹煮30min,得熟化牛肝备用;
(3)绞碎:熟化牛肝、鸡胸肉、鸡皮一并绞碎,再加入大豆拉丝蛋白、磷酸酯木薯淀粉、辅料与调味料一并混匀,搅拌过程中不断加入冰水,得绞碎物料备用;
(4)剪切:将绞碎物料与秋葵嫩荚高速剪切,结束后挤压成型,并完成熟化,得熟化丸子;
(5)包装:冷却丸子于冷水中冷却至中心温度达到室温,再真空包装,-30℃环境下速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峰徐佳吴彤吴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