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541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气装置,能够采用双重密封构造来防止水进入到壳体内。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连通至壳体,且具有开口部与内部通道;通气盖,覆盖通气管;第一单向阀,设置在通气管的上端并对应于开口部,且具有在中央设有付带开关阀的呼吸口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用于将第一密封件压接到开口部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内部通道并对应于第一单向阀,且具有第二密封件、以及用于将第二密封件压接到第一密封件的第二弹性件。当壳体的内部增压时,第一密封件压缩第一弹性件而朝向通气盖移动并离开开口部,以开放第一单向阀。当壳体的内部减压时,第二密封件压缩第二弹性件而朝向内部通道内移动并离开第一密封件,以开放第二单向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气装置(breatherdevice),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搭载于车辆的部件所用的壳体内进行通气的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车辆内通常设有引擎(engine)、传动系统(transmissionsystem)、分动箱(transfercase)、差速器(differential)等包含有壳体的部件,而这些部件所用的壳体能够安装有对壳体内进行通气的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安装在壳体上,并经由吸气用的孔(即呼吸口)来连通壳体的内侧与外侧。如此,当壳体内的温度伴随着车辆的行走而上升时,壳体内的气体的压力因体积膨胀而上升。此时,在壳体内的压力上升的气体能够流入通气装置,并经由通气装置的呼吸口流至壳体的外侧。另一方面,当壳体内的温度降低时,壳体内的气体的压力因体积收缩而降低。此时,壳体的内侧变成负压,壳体的外侧的气体经由呼吸口被吸入通气装置,进而经由通气装置而流入壳体的内侧。作为通气装置,通常是将具有利用弹性件如弹簧的弹性力压接到阀座的密封件如橡胶片等的通气盖(breathercap)安装在壳体上。如此,当壳体内的压力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气装置,用于对搭载于车辆的部件所用的壳体内进行通气,所述通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n通气管,连通至所述壳体,且具有开口部与内部通道;/n通气盖,覆盖所述通气管;/n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并对应于所述开口部,且具有在中央设有付带开关阀的呼吸口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压接到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弹性件;以及/n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所述内部通道并对应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且具有第二密封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件压接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二弹性件,/n当所述壳体的内部增压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而朝向所述通气盖移动并离开所述开口部,以开放所述第一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装置,用于对搭载于车辆的部件所用的壳体内进行通气,所述通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通气管,连通至所述壳体,且具有开口部与内部通道;
通气盖,覆盖所述通气管;
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并对应于所述开口部,且具有在中央设有付带开关阀的呼吸口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压接到所述开口部的第一弹性件;以及
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所述内部通道并对应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且具有第二密封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件压接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二弹性件,
当所述壳体的内部增压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而朝向所述通气盖移动并离开所述开口部,以开放所述第一单向阀,
当所述壳体的内部减压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而朝向所述内部通道内移动并离开所述第一密封件,以开放所述第二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通气盖的内侧与所述通气管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