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2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包括电机、行星运动付传动链、螺旋分离柱以及螺旋分离柱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行星运动付传动链设成内部、外部框架系统,有两电机分别单独传动,电机设有转向和转速控制,内部框架系统实现多螺旋分离柱的正常的自转公转,外部框架能带动内部框架系统整体进行旋转,通过改变外部框架系统的转向和转速来实现非同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具有在由公转造成的特定离心力场中,螺旋管的自转转速能够独立地调整的优点,能充分利用分离柱的公转和自转和转向和转速可单独进行选择和调整,使色谱仪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工作,可大大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和适用范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分析仪器,特别是公开一种无载体液液分配,不用旋转密封 接头、平行轴多分离柱的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
技术介绍
逆流色谱技术(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CC)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连 续的、无需任何固体支持物的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螺旋柱在行星运动时 产生的离心力,使互不相溶的两相不断混合,同时保留其中的一相(固体相),利用恒流泵 连续输入另一相(流动相),随流动相进入螺旋柱的溶质在两相之间反复分配,按分配系数 的次序,被依次洗脱。它避免了固态支持体或载体带来的各种问题——样品容易被吸附、 损耗和变性,具有分离量大、样品无损耗、回收率高、分离环境缓和、分离效率高和节约 溶剂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化学物质的制备分离和纯化。目前现有的各种逆流色谱仪在工作中由分离柱公转和自转的转数比是恒定的,无法改 变的。在用分离双水聚合物相系统来分配分离各种生物大分子活性样品时满足不了使用要 求,因双水相聚合物相系统都有很低的界面张力,较高的粘度和较小的两相比重差,这样的物理特性给连续分配带来以下问题在较急剧的振荡条件下容易乳化在不够充分的混合作用下会加大质点的传递阻力。设备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逆流色谱仪存在的不足及其在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 种能够独立调整分离柱自转速度,藉以实现适度的混合,同时又能够独立调整得到较高的 分离柱公转速度,用来保证固定相足够高的保留值的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包括电机、行星运动付 传动链、机座、螺旋分离柱、螺旋分离柱的连接导管以及用于各分离柱连接导管的解结机 构。本技术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的设计原理是行星运动付传动链设成内部、 外部框架系统,由两电机分别单独传动,电机设有转向和转速控制,内部框架系统实现多 螺旋分离柱的正常的自转公转,外部框架能带动内部框架系统整体进行旋转,通过改变外 部框架系统的转向和转速来实现非同步。各所述螺旋分离柱的连接导管采用解结结构,螺 旋分离柱的连接导管两端相当于一对啮合齿轮的出口端,速度相同、转向相反。所述的内部框架系统,外部框架系统的行星运动付的传动链安排多个螺旋分离柱,通 过齿轮传动和同步带轮传动结合,实现螺旋分离柱转速的调整和控制。本技术能由较慢的自转造成螺旋管柱里两相间缓和适度的混合,同时靠快速公转 所造成的强离心力场使螺纹管柱里的固定相保留值达到合适的水平。在仪器的旋转框架上 安排多个分离单元(分离柱),使占同样空间体积仪器的分离容量放大几倍,同时每个分离 单元配置了解结单元,避免聚四氟乙烯管打结现象,仪器传动平稳,提高了样品的分离质量o本技术的结构具有在由公转造成的特定离心力场中,螺旋管的自转转速能够独立 地调整的优点,能充分利用分离柱的公转和自转和转向和转速可单独进行选择和调整,使 色谱仪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工作,可大大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和适用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分离柱齿轮与解结齿轮和中心齿轮传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1, 一台由内、外两个框架系统结合而成的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由 机座,传动机构,分离柱和解结机构等部分组成。本技术工作原理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实现螺旋管公转;第二部分,实现螺 旋管自转;第三部分,实现解结。下面进行详细说明。第一部分实现螺旋管公转实现螺旋管公转是由盘9、盘42、盘60、盘37、连接杆61、连接杆43、连接杆59 等组成。电机53带动同步轮51旋转,同步轮51通过同步带52带动同步带轮56,同 步带轮56通过同步带57带动同步带轮58,同步带轮58和齿轮7固定在轴2上,齿 轮7和齿轮8啮合,齿轮8固定在盘9上,而盘9与盘42、盘60、盘37通过连接 杆43、 59、 61形成一个整体框架I ,当电机53启动后,按上述途径带动框架I转动, 框架两端轴颈处都由带密封圈的轴承支撑安装在盘6和盘35上。第二部分实现螺旋管自转根据附图1本技术实现螺旋管自转部分由左轴盘25、盘35、盘6,右轴盘3通 过连接杆62构成框架II,同步带轮55、 26固定在左右两个支撑板上,既无移动,又无 转动,电机28带动同步带轮31旋转时,同步带轮31通过同步带27带动同步带轮24,相同方向旋转,同步带轮24固定在左轴盘25上,这样框架II同时旋转,同步带轮50 在框架II转动中,它由同步带带动围绕同步带轮55作公转一周,并相对本身轴线作自 转一周,其方向两者是相反的。同步带轮50、齿轮48、同步带轮45、固定在轴44,齿 轮4与齿轮48啮合,齿轮4安装在轴10上,轴10与轴12连接在一起,齿轮4固 定在轴12上,中心齿轮40可与多个分离柱齿轮11啮合(图1只画一对齿轮啮合,在 图2中有多齿轮示意图),齿轮ll与分离柱13同轴,当电机28带动框架II旋转时, 分离柱根据所述途径旋转,框架II两端轴颈处由带密封圈的轴承支撑安装在侧板1和侧 板32上。两侧板通过底板33连接成整体。框架I与框架II由电机53与电机28带动,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第三部分解结根据附图2,框架II中,中心齿轮40可与多个齿轮11啮合,而每个齿轮11与 对应的齿轮41啮合。齿轮41不与中心齿轮40啮合。齿轮40与齿轮11啮合,连接 管14不打绞,齿轮11与齿轮41啮合,它们之间的连接管不打绞。连接管5不打绞的 原因是上连接轴15的左端有一对参数完全相反的同步带轮16、 18, 一个同步带轮16固 定在上连接轴15上,另一个同步带轮18固定在轴22上,通过同步带17相连,同步带轮18与齿轮19、同步轮21都固定在轴22上,同步带轮21通过同步带23 与同步带轮26相连,机构中的齿轮19、 34、 4、 48、 7、 8,参数完全相同,连接管5的 两端相当于一对啮合齿轮的出口端,速度相同,方向相反,所以不打绞。连接管30、 49同 样也是依靠齿轮4与齿轮48啮合带动同步带轮45,通过同步带46将运动传递到同步 轮47,带动下连接轴36转动实现解结。液体流动路线当溶液从管54进,经过连接管49进入下连接轴36,经过连接管30 穿过轴29,经过连接管38穿过轴39到达各分离单元,从分离单元出来,经过连接管14 进入中间轴12,从轴10出来经过连接管5进入上连接轴15通过连接管20,从左轴盘 25左端出来。从附图2中可以清楚看到三个分离柱齿轮、三个解结齿轮和中间齿轮的传动分布情 况,在仪器的旋转框架上安排三个分离单元(分离柱),使占同样空间体积仪器的分离容量 放大几倍。上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描述为准。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述的 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作的各种等价替换的改动或修改,同样落于本 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包括电机、行星运动付传动链、螺旋分离柱以及螺旋分离柱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包括电机、行星运动付传动链、螺旋分离柱以及螺旋分离柱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行星运动付传动链设成内部、外部框架系统,由两电机分别单独传动,电机设有转向和转速控制,内部框架系统实现多螺旋分离柱的正常的自转公转,外部框架能带动内部框架系统整体进行旋转,通过改变外部框架系统的转向和转速来实现非同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秋云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