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RT悬吊车轨道系统
本技术属于轨道转换
,具体涉及PRT悬吊车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简称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来说,每辆悬吊车都要通过轨道转换来改变其运行的轨道线路,这样悬吊车才能到达轨道网络上的任一站点,而轨道转换系统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核心部件。现有的悬吊车轨道转换,一般通过设置可动轨道单元,驱动可动轨道单元往复运动以实现轨道转换的功能,即通过模拟鱼骨结构,利用若干个可动轨道段组成可动轨道单元,在驱动器的带动下不同的可动轨道段会发生相对位置变化,进而实现了整个可动轨道单元的偏移动作,实现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转换的功能。上述技术方案,悬吊车进行轨道切换时,需要通过可动轨道单元发生的偏移动作来实现。因此在前一辆悬吊车从主路切换至支路后,需待可动轨道单元复位后,下一辆悬吊车才能继续在主路上向前运行,降低了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RT悬吊车轨道系统,悬吊车进行轨道转换时,无需 ...
【技术保护点】
1.PRT悬吊车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轨运行部分,以及两条单轨运行部分并行交叠形成的转换部分;/n单轨运行部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以及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n转换部分的在先轨道包括一个侧壁和与该侧壁固接的底壁;/n转换部分的在后轨道包括一个侧壁和与该侧壁固接的底壁;/n转换部分两轨道的相邻侧没有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PRT悬吊车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轨运行部分,以及两条单轨运行部分并行交叠形成的转换部分;
单轨运行部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以及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
转换部分的在先轨道包括一个侧壁和与该侧壁固接的底壁;
转换部分的在后轨道包括一个侧壁和与该侧壁固接的底壁;
转换部分两轨道的相邻侧没有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RT悬吊车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刚性轨道或非刚性轨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RT悬吊车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转换部分的至少一个轨道的侧壁处设有磁力发生器;
换轨时,设置于在先轨道侧壁处的磁力发生器产生斥力,和/或设置于在后轨道侧壁处的磁力发生器产生吸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RT悬吊车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发生器包括与转换部分固接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一,卢涛,黄律丹,汪衍伽,洪润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朝一,卢涛,黄律丹,重庆黑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