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及栈桥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76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包括设于栈桥侧面的第一轨道、设于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小车、设于移动小车上并向栈桥外侧延伸的第二轨道、以及设于第二轨道上的吊装小车,所述吊装小车上设有吊装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栈桥,包括上述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及栈桥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及栈桥。
技术介绍
隧道仰拱及下台阶开挖施工一般是隧道的最后一步开挖工序,此时隧道洞室内的围压达到最大,隧道会因为围压增大而导致洞室内围岩崩塌。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要求尽快封闭成环,特别是仰拱拱架与拱墙拱架封闭成环,避免发生拱架失稳、隧道坍塌的安全事故。隧道拱架一般包括型钢钢架、格栅钢架、W型钢带等类型,每榀钢拱架由多节拱架通过螺栓、连接钢板固定连接而成,钢拱架分节段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制作后运输至隧道安装。钢拱架底部需放置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拱架的保护层。目前,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越来越高,各区域内的工序组织也相对专业,但是仰拱拱架大多采用传统的人工安装,先将拱架分小节段加工,人工将拱架搬运至现场安装连接;或用挖机、装载机等辅助设备搬运安装。不足之处在于:施工区域为危险区域,现有的施工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风险;拱架分为小节段加工,导致连接位置多、材料成本大;部分辅助设备会占用隧道通行通道,影响隧道整体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吊装装置的栈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包括设于栈桥侧面的第一轨道、设于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小车、设于移动小车上并向栈桥外侧延伸的第二轨道、以及设于第二轨道上的吊装小车,所述吊装小车上设有吊装部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轨道沿栈桥的纵向布置,所述第二轨道沿栈桥的横向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栈桥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第一轨道,各所述第一轨道上均设有所述移动小车,各所述移动小车上均设有所述第二轨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移动小车上的第二轨道相连,栈桥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的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移动小车上的第二轨道相连,栈桥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方、且第二轨道与栈桥之间形成通道。一种栈桥,包括上述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在栈桥侧面设置第一轨道,第一轨道上设置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置向栈桥外侧延伸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上设置吊装小车,吊装小车上设置吊装部件,移动小车可通过第一轨道带动第二轨道、吊装小车及吊装部件整体沿栈桥移动,吊装小车可带动吊装部件沿第二轨道移动,吊装部件可吊装拱架及其他物料至隧道内安装区域使用,可减少人工作业和劳动强度,减少拱架的节段数,提高施工效率,且吊装装置位于栈桥侧面,不妨碍其他施工车辆、设备等通过栈桥。本技术公开的栈桥,包括上述的吊装装置,因而同样具有上述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及栈桥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及栈桥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及栈桥实施例二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及栈桥实施例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栈桥;2、第一轨道;3、移动小车;4、第二轨道;5、吊装小车;51、吊装部件;6、通道;7、拱架;8、拱架安装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1至图2示出了本技术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包括设于栈桥1侧面的第一轨道2、设于第一轨道2上的移动小车3、设于移动小车3上并向栈桥1外侧延伸的第二轨道4、以及设于第二轨道4上的吊装小车5,吊装小车5上设有吊装部件51。其中,吊装部件51例如可以是电动葫芦、卷扬机等,能够实现拱架7的吊装即可;第一轨道2可以设于栈桥1侧面的上部、侧面的下部、侧面的中部、或侧面的上部下部对称设置等。该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在栈桥1侧面设置第一轨道2,第一轨道2上设置移动小车3,移动小车3上设置向栈桥1外侧延伸的第二轨道4,第二轨道4上设置吊装小车5,吊装小车5上设置吊装部件51,移动小车3可通过第一轨道2带动第二轨道4、吊装小车5及吊装部件51整体沿栈桥1前后移动,吊装小车5可带动吊装部件51沿第二轨道2移动,吊装部件51可吊装拱架7及其他物料至隧道内安装区域使用,可减少人工作业和劳动强度,减少拱架7的节段数,提高施工效率,且吊装装置位于栈桥1侧面,不妨碍其他施工车辆、设备等通过栈桥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2沿栈桥1的纵向布置,第二轨道4沿栈桥1的横向布置,使得吊装部件51的吊装区域可覆盖栈桥1同侧的隧道区域,使用更便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栈桥1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轨道2,移动小车3、第二轨道4以及吊装小车5均设有两个并一一对应布置,栈桥1两侧的拱架7可同时吊装,使得设备覆盖的区域更广,施工效率更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设置一台吊装小车5。实施例二图3示出了本技术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两移动小车3上的第二轨道4相连,栈桥1位于第二轨道4上方。两移动小车3上的第二轨道4相连,使得吊装小车5可移动至栈桥1下方,便于栈桥1下方区域的拱架7安装,并且不妨碍其他设备、车辆通过栈桥1,同时可提高吊装装置整体的强度以及在栈桥1上的稳定性,并保持两移动小车3同步移动。实施例三图4示出了本技术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两移动小车3上的第二轨道4相连,第二轨道4位于栈桥1上方、且第二轨道4与栈桥1之间形成通道6。本实施例也可提高吊装装置整体的强度以及在栈桥1上的稳定性,并保持两移动小车3同步移动,由于第二轨道4与栈桥1之间形成通道6,同样不会不妨碍其他设备、车辆通过栈桥1。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栈桥,包括上述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该栈桥,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吊装装置,因而同样具有上述优点。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栈桥(1)侧面的第一轨道(2)、设于第一轨道(2)上的移动小车(3)、设于移动小车(3)上并向栈桥(1)外侧延伸的第二轨道(4)、以及设于第二轨道(4)上的吊装小车(5),所述吊装小车(5)上设有吊装部件(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栈桥(1)侧面的第一轨道(2)、设于第一轨道(2)上的移动小车(3)、设于移动小车(3)上并向栈桥(1)外侧延伸的第二轨道(4)、以及设于第二轨道(4)上的吊装小车(5),所述吊装小车(5)上设有吊装部件(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沿栈桥(1)的纵向布置,所述第二轨道(4)沿栈桥(1)的横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栈桥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栈桥(1)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第一轨道(2),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骥毛成宝张维颂郑怀臣李佑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