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22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包括桁架梁,桁架梁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桁架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平衡调节装置的底端与桁架梁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当缆索吊起重系统之间的不同步性造成平衡调节装置的上扁担梁在竖直方向的倾斜,或牵引系统之间的不同步性造成平衡调节装置带动的桁架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在自重的作用下,待吊装梁段利用平衡调节装置和旋转装置调整姿态,始终保持梁段自身平衡,还可在人工辅助下轻松完成梁段旋转,操作方便安全,可在类似施工中推广使用。

A kind of bi-directional self balance rotary s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
本技术涉及缆索吊系统的梁段吊装,具体涉及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桥梁结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发展。近年来,缆索吊系统逐渐用于悬索桥梁段吊装施工。目前国内所使用的缆索吊大多采用人工控制卷扬机的形式实现结构物的牵引和起吊操作,且受自身结构形式的影响,起重和牵引操作的同步性往往存在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吊具(吊架)形式进行梁段吊装时,会出现梁段倾斜的现象,容易造成梁段变形或倾覆风险,在施工安全质量上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以解决缆索吊系统吊装梁段过程中由于起重系统和牵引系统同步性问题所造成的梁段吊装不平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包括桁架梁,所述桁架梁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所述桁架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平衡调节装置的底端与桁架梁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调节装置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上扁担梁和下框架,所述上扁担梁上安装有三个均匀间隔的吊耳,分别是吊耳一、吊耳二和吊耳三,其中的吊耳一和吊耳三对称安装于上扁担梁的两端,所述吊耳二安装于吊耳一和吊耳三之间,且所述的吊耳二为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的吊耳二与下框架通过销轴连接,下框架与桁架梁的端部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框架是由四根型钢焊接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焊接有一根纵向型钢,所述纵向型钢将矩形框架分为左右两个相同结构,每一个结构内沿对角线焊接一根斜向型钢,两根斜向型钢呈∨形,纵向型钢的下端焊接于∨形的拐角点。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由上水平型钢、右竖直型钢、下水平型钢和左竖直型钢依次首尾相连焊接而成,桁架梁的端部焊接于下水平型钢,并位于由下水平型钢、斜向型钢与左竖直型钢或右竖直型钢组成的三角框内。进一步地,所述上扁担梁与上水平型钢上下相对且平行,上水平型钢在对应吊耳二位置上焊接有两块相对而设的吊耳板,吊耳二被夹持在两块吊耳板之间并通过销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安装轴承,轴承位于桁架梁中心的正下方,旋转轴的另外一端垂直固定穿过扁担梁的中心孔,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分别搭接焊接于两块承重梁的中心,两块承重梁搭接焊接于所述桁架梁的中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在传统吊具结构形式上进行优化改良,在桁架梁两端增设平衡调节装置,缆索吊起重系统的不同步性仅造成上扁担梁在竖直方向发生倾斜,下框架和待吊装梁段在自重的作用下,将沿连接部分的销轴自动转动调节,始终处于垂直状态。(2)牵引系统之间的不同步性仅造成平衡调节装置带动的桁架梁在水平方向的倾斜,待吊装梁段始终在自重的作用下,利用吊耳和旋转装置进行调整,始终保持梁段自身平衡。若因大风或其他因素造成待吊装梁段在水平方向发生转动,仅需人工稍微拉动牵引绳即可进行梁段调整,操作方便快捷。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平衡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平衡调节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桁架梁;2.旋转装置;3.平衡调节装置;4.扁担梁;5.承重梁;201.旋转轴;202.轴承;301.上扁担梁;302.下框架;303.吊耳一;304.吊耳二;305.吊耳三;306.吊耳板;3021.纵向型钢;3022.斜向型钢;3023.上水平型钢;3024.右竖直型钢;3025.下水平型钢;3026.左竖直型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需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图中的上、下、左、右即视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的上、下、左、右。现参考附图介绍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实施例1: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如图1所示,包括桁架梁1,所述桁架梁1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2,所述桁架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3,平衡调节装置3的底端与桁架梁1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3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钢丝绳将待吊装梁段连接于旋转装置2,梁段牵引过程中,起吊梁段和桁架梁1之间可以通过旋转装置2进行相对转动,具体地,梁段吊装过程中,缆索吊起重系统之间的不同步性仅造成平衡调节装置3的顶端在竖直方向倾斜;牵引系统之间的不同步性仅造成平衡调节装置3带动的桁架梁1在水平方向的倾斜,待吊装梁段始终在自重的作用下,利用旋转装置2进行调整,始终保持梁段自身平衡。具体地说,梁段吊装时,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吊耳将两侧的平衡调节装置3挂接于缆索吊起重跑车的下挂架,平衡调节装置3的底端与桁架梁1固定连接,完成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的安装;其次,将待吊装梁段通过钢丝绳与旋转装置2连接,待吊装梁段需提前设置好辅助牵引绳,以便在因大风等外部因素造成梁段转动时及时对梁段进行调整;然后,开动缆索吊起重卷扬机,将梁段吊离地面后同步启动牵引卷扬机,将梁段吊运至设计安装位置,过程中梁段在自重的作用下将在竖直方向自动调整,始终保持在垂直状态;水平方向受外部因素(如大风)影响造成梁段转动时,采用人工牵拉牵引绳的方式即可调整至平衡状态;最后,将梁段与吊索连接后解除与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连接,缆索吊携带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返回进行下一梁段吊装。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设计结构科学,加工制造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缆索吊系统吊装梁段过程中因为起重系统、牵引系统同步性问题所造成的梁段吊装不平衡现象,降低操作难度,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实施例2: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如图1所示,包括桁架梁1,所述桁架梁1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包括桁架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1)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2),所述桁架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3),平衡调节装置(3)的底端与桁架梁(1)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3)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包括桁架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1)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2),所述桁架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3),平衡调节装置(3)的底端与桁架梁(1)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3)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调节装置(3)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上扁担梁(301)和下框架(302),所述上扁担梁(301)上安装有三个均匀间隔的吊耳,分别是吊耳一(303)、吊耳二(304)和吊耳三(305),其中的吊耳一(303)和吊耳三(305)对称安装于上扁担梁(301)的两端,所述吊耳二(304)安装于吊耳一(303)和吊耳三(305)之间,且所述的吊耳二(304)为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的吊耳二(304)与下框架(302)通过销轴连接,下框架(302)与桁架梁(1)的端部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302)是由四根型钢焊接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焊接有一根纵向型钢(3021),所述纵向型钢(3021)将矩形框架分为左右两个相同结构,每一个结构内沿对角线焊接一根斜向型钢(30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宁谢永林张伟吴思凡余正江王磊余周白丽锋袁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