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
本技术涉及缆索吊系统的梁段吊装,具体涉及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桥梁结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发展。近年来,缆索吊系统逐渐用于悬索桥梁段吊装施工。目前国内所使用的缆索吊大多采用人工控制卷扬机的形式实现结构物的牵引和起吊操作,且受自身结构形式的影响,起重和牵引操作的同步性往往存在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吊具(吊架)形式进行梁段吊装时,会出现梁段倾斜的现象,容易造成梁段变形或倾覆风险,在施工安全质量上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以解决缆索吊系统吊装梁段过程中由于起重系统和牵引系统同步性问题所造成的梁段吊装不平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包括桁架梁,所述桁架梁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所述桁架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平衡调节装置的底端与桁架梁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进一步地,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包括桁架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1)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2),所述桁架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3),平衡调节装置(3)的底端与桁架梁(1)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3)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包括桁架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1)的中心固定安装着用于连接待吊装梁段的旋转装置(2),所述桁架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平衡调节装置(3),平衡调节装置(3)的底端与桁架梁(1)的端部固定连接,平衡调节装置(3)的顶端活动连接于缆索吊跑车下挂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调节装置(3)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上扁担梁(301)和下框架(302),所述上扁担梁(301)上安装有三个均匀间隔的吊耳,分别是吊耳一(303)、吊耳二(304)和吊耳三(305),其中的吊耳一(303)和吊耳三(305)对称安装于上扁担梁(301)的两端,所述吊耳二(304)安装于吊耳一(303)和吊耳三(305)之间,且所述的吊耳二(304)为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的吊耳二(304)与下框架(302)通过销轴连接,下框架(302)与桁架梁(1)的端部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302)是由四根型钢焊接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焊接有一根纵向型钢(3021),所述纵向型钢(3021)将矩形框架分为左右两个相同结构,每一个结构内沿对角线焊接一根斜向型钢(30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宁,谢永林,张伟,吴思凡,余正江,王磊,余周,白丽锋,袁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