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金属基座和引线架,一环氧封装层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金属基座和引线架上,所述金属基座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位于金属基座正上方并且其各自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与金属基座的2个支撑部电连接;所述引线架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两端的第一竖金属板和第二竖金属板,所述横金属板的中央具有2个向下外凸的焊接凸起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需求,也有利于快速将二极管芯片热量扩散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二极管器件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
技术介绍
二极管器件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转导性,广泛用于电子产品和通信等方面。一般来讲,贴片晶体二极管是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烧结形成的p-n结界面。在其界面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构成自建电场。当外加电压等于零时,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扩散电流和由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这也是常态下的二极管特性,而目前很多的贴片二极管的体积较大,因而不能满足市场上对于小型化和薄型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该大电流二极管器件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需求,也有利于快速将二极管芯片热量扩散出,延长了半导体器件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金属基座和引线架,一环氧封装层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金属基座和引线架上,所述金属基座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位于金属基座正上方并且其各自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与金属基座的2个支撑部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下端的第一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所述引线架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两端的第一竖金属板和第二竖金属板,所述横金属板的中央具有2个向下外凸的焊接凸起块,所述引线架的横金属板位于二极管芯片的正上方且其2个焊接凸起块分别通过焊锡层与2个二极管芯片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竖金属板和第二竖金属板各自与横金属板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此第二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引线架上横金属板的焊接凸起块与二极管芯片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引线架的第二引脚部作为正极输入端。2.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基座的支撑部与二极管芯片负极电连接,所述金属基座的第一引脚部作为负极输入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其金属基座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位于金属基座正上方并且其各自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与金属基座的2个支撑部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下端的第一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所述引线架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两端的第一竖金属板和第二竖金属板,所述引线架的横金属板位于二极管芯片的正上方且其中央通过焊锡层与2个二极管芯片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竖金属板和第二竖金属板各自与横金属板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此第二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需求,也有利于快速将二极管芯片热量扩散出,延长了半导体器件的使用寿命;还有,其横金属板的中央具有2个向下外凸的焊接凸起块,所述引线架的横金属板位于二极管芯片的正上方且其2个焊接凸起块分别通过焊锡层与2个二极管芯片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大大降低了虚焊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电性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大电流二极管器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大电流二极管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二极管芯片;2、金属基座;21、支撑部;22、第一引脚部;3、引线架;4、环氧封装层;5、焊锡层;6、横金属板;61、焊接凸起块;7、第一竖金属板;8、第二竖金属板;9、第二引脚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一环氧封装层4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上,所述金属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21,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1位于金属基座2正上方并且其各自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金属基座2的2个支撑部21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2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2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所述引线架3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6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6两端的第一竖金属板7和第二竖金属板8,所述横金属板6的中央具有2个向下外凸的焊接凸起块61,所述引线架3的横金属板6位于二极管芯片1的正上方且其2个焊接凸起块61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2个二极管芯片1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竖金属板7和第二竖金属板8各自与横金属板6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9,此第二引脚部9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位于所述引线架3上横金属板6的焊接凸起块61与二极管芯片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引线架3的第二引脚部9作为正极输入端。上述金属基座2的支撑部21与二极管芯片1负极电连接,所述金属基座2的第一引脚部22作为负极输入端。实施例2: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一环氧封装层4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上,所述金属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21,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1位于金属基座2正上方并且其各自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金属基座2的2个支撑部21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2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2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所述引线架3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6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6两端的第一竖金属板7和第二竖金属板8,所述横金属板6的中央具有2个向下外凸的焊接凸起块61,所述引线架3的横金属板6位于二极管芯片1的正上方且其2个焊接凸起块61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2个二极管芯片1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竖金属板7和第二竖金属板8各自与横金属板6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9,此第二引脚部9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位于所述引线架3上横金属板6的焊接凸起块61与二极管芯片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引线架3的第二引脚部9作为正极输入端。上述金属基座2的支撑部21与二极管芯片1负极电连接,所述金属基座2的第一引脚部22作为负极输入端。采用上述大电流二极管器件时,其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需求,也有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一环氧封装层(4)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上,所述金属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21),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1)位于金属基座(2)正上方并且其各自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金属基座(2)的2个支撑部(21)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2)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2)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n所述引线架(3)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6)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6)两端的第一竖金属板(7)和第二竖金属板(8),所述横金属板(6)的中央具有2个向下外凸的焊接凸起块(61),所述引线架(3)的横金属板(6)位于二极管芯片(1)的正上方且其2个焊接凸起块(61)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2个二极管芯片(1)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竖金属板(7)和第二竖金属板(8)各自与横金属板(6)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9),此第二引脚部(9)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一环氧封装层(4)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和引线架(3)上,所述金属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21),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1)位于金属基座(2)正上方并且其各自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金属基座(2)的2个支撑部(21)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2)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2)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
所述引线架(3)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6)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6)两端的第一竖金属板(7)和第二竖金属板(8),所述横金属板(6)的中央具有2个向下外凸的焊接凸起块(61),所述引线架(3)的横金属板(6)位于二极管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兵沈礼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晶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