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ELISA测试盒及制备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0273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ELISA测试盒,其检测快速、灵敏、准确、操作简便、且对样品纯度要求不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测试盒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其包括洗涤液、显色液A、显色液B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包被板、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玉米赤霉烯酮单抗冻干品和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冻干品;检测时取包被板,加入50μl~100μl的ZEN标准品或处理好的样品到各自的微孔中,加50μl~100μl抗ZEN抗体,35℃~45℃孵育0.5小时~1小时,洗涤液洗3次~5次,加50μl~10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羊抗鼠抗体,35℃~45℃孵育0.5小时~1小时,用洗涤液洗3次~5次,加50μl~100μl显色液A和50μl~100μl显色液B,暗处静置10分钟~20分钟后加终止液,在450nm处测其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ZEN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为玉米赤霉烯酮的酶联免疫分析用测试盒 及制备及检测方法。(二)
技术介绍
玉米赤霉烯酮(ZEN)可以由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粉红色镰刀菌、 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多种镰刀 菌产生。在自然状态下这些镰刀菌主要侵染玉米,导致玉米的病毒和带毒。特 别是当玉米收获季节遇到阴雨天时更易遭到感染。除玉米外,小麦、大麦、燕 麦也可感染这些镰刀菌而带毒。ZEN是一种类雌性激素毒素,动物摄食后会产 生雌性激素亢进毒素性反应,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 可引起动物发生雌激素中毒症,主要症状有阴道和乳腺肿胀、子宫肿大、外翻、 导致动物不孕或流产,对家禽特别是猪、牛和羊的影响较大,给畜牧业带来经 济损失;玉米赤霉烯酮可直接通过污染的谷类等作物进入人和动物体内,也可 通过被污染的肉、奶等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其引起人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无力、头痛、头晕、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我国修订的《粮食卫生标准》规定小麦、玉米中ZEN的限量为60pg/kg。 欧盟委员会规则856/2005号规定谷物食品和谷物中玉米赤霉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ELISA测试盒,其包括洗涤液、显色液A、显色液B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包被板、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玉米赤霉烯酮单抗冻干品和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冻干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祖奇张建中毛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益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