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735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0
ce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正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正侧端子和平滑电容器的正侧端子;以及负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负侧端子和平滑电容器的负侧端子。并且,多个开关元件部以沿着平滑电容器的相对于呈直线状配置的端子成为线对称且与端子配置面交叉的侧面的方式在侧面上配置于端子配置面的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多个开关组件(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电力转换装置。这样的电力转换装置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04-135444号公报中。在日本特开2004-135444号公报中,公开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在内部容纳两个元件的开关组件。在该电力转换装置中,设有多个(6个)开关组件。另外,在该电力转换装置中,设有多个电解电容器。另外,在该电力转换装置中,设有将多个开关组件和多个电解电容器连接起来的平板状的汇流条。从与汇流条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汇流条具有大致T字形状。大致T字形状的汇流条包含沿着横向的第1直线部和自第1直线部分支的沿着纵向的第2直线部。并且,多个电解电容器的端子与第1直线部相连接。另外,多个开关组件与第2直线部相连接。另外,虽然在日本特开2004-135444号公报中没有明确记载,但能够认为电解电容器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另外,电解电容器以沿相对于平板形状的汇流条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与平板形状的汇流条相连接。另外,开关组件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大致平板形状)。并且,多个开关组件以大致平板形状的开关组件沿着平板形状的汇流条的表面延伸的方向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多个开关组件以沿着与大致圆筒形状的电解电容器的侧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然而,在日本特开2004-135444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力转换装置中,由于多个开关组件以沿着与大致圆筒形状的电解电容器的侧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从与汇流条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电力转换装置的大小(供电解电容器和多个开关组件配置的区域)变得比较大。另外,多个电解电容器的端子与第1直线部相连接,多个(6个)开关组件与第2直线部相连接。因此,对于在第2直线部的接近电解电容器的一侧配置的开关组件和在第2直线部的远离电解电容器的一侧配置的开关组件,从它们起到电解电容器为止的电流流动路径的长度不同,因此,能够认为存在在多个开关组件之间电流的流动变得不平衡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降低电流的流动的不平衡的电力转换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平滑电容器,其与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的输出侧相连接;端子配置面,平滑电容器的端子呈直线状配置于该端子配置面;电力转换部,其包含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将被平滑电容器平滑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正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正侧端子和平滑电容器的正侧端子;以及负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负侧端子和平滑电容器的负侧端子,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沿着平滑电容器的相对于呈直线状配置的端子成为线对称且与端子配置面交叉的侧面的方式在侧面上配置于端子配置面的附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如上述那样,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沿着平滑电容器的相对于呈直线状配置的端子成为线对称且与端子配置面交叉的侧面的方式在侧面上配置于端子配置面的附近。由此,由于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沿着平滑电容器的侧面的方式配置,因此,从与端子配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能够使供平滑电容器和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配置的区域比较小。其结果,能够抑制电力转换装置大型化。另外,由于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沿着平滑电容器的相对于呈直线状配置的端子成为线对称的侧面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易于使在成为线对称的侧面的一侧配置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电流流动路径的长度(距离)和在成为线对称的侧面的另一侧配置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电流流动路径的长度相同。由此,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降低电流的流动的不平衡。另外,由于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在平滑电容器的侧面上配置于端子配置面的附近,因此,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平滑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变得比较小。另外,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端子和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通过电感比导线等的电感小的汇流条(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连接起来。由此,能够降低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平滑电容器之间的电感。由此,能够降低在开关时产生的浪涌电压。另外,若将浪涌电压降低至不必设置用于降低浪涌电压的缓冲电容器的程度,则能够抑制因设置缓冲电容器而引起的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的结构的复杂化。由此,能够易于进行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等部件的更换。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中的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平滑电容器之间的阻抗相等的方式相对于端子配置面配置于一侧和另一侧这两个侧面。若如此构成,则能够降低在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中的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产生的浪涌电压的大小的不平衡。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平滑电容器的正侧端子的一侧配置的一侧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正侧端子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在正侧汇流条上的距离同在平滑电容器的正侧端子的另一侧配置的另一侧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正侧端子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在正侧汇流条上的距离相等,一侧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负侧端子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在负侧汇流条上的距离同另一侧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负侧端子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在负侧汇流条上的距离相等。若如此构成,则仅靠使上述距离大致相等,就能够易于使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中的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平滑电容器之间的阻抗相等。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分别设置为相对于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共用,且分别具有覆盖端子配置面和平滑电容器的两个侧面的区域的U字形状。若如此构成,则由于U字形状的正侧汇流条和U字形状的负侧汇流条相对的部分变得比较大,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感。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相对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而言在一侧的侧面配置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相对于平滑电容器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而言在另一侧的侧面配置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相对于平滑电容器的高度位置相等。若如此构成,则能够易于使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中的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平滑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距离(电流流动的路径的距离)相等。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该电力转换装置还具备冷却管部,该冷却管部设于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供冷却水流通。若如此构成,则即使在因大电流在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中的至少一者中流动而使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中的至少一者的发热量变大的情况下,通过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管部,也能够有效地自正侧汇流条和负侧汇流条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图。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堆叠部的立体图。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堆叠部的分解立体图(1)。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堆叠部的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n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n平滑电容器,其与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的输出侧相连接;/n端子配置面,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端子呈直线状配置于该端子配置面;/n电力转换部,其包含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将被所述平滑电容器平滑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n正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正侧端子和所述平滑电容器的正侧端子;以及/n负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负侧端子和所述平滑电容器的负侧端子,/n所述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沿着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相对于所述呈直线状配置的端子线对称且与所述端子配置面交叉的侧面的方式在所述侧面上配置于所述端子配置面的附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4 JP 2019-071714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
平滑电容器,其与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的输出侧相连接;
端子配置面,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端子呈直线状配置于该端子配置面;
电力转换部,其包含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将被所述平滑电容器平滑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
正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正侧端子和所述平滑电容器的正侧端子;以及
负侧汇流条,其电连接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负侧端子和所述平滑电容器的负侧端子,
所述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沿着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相对于所述呈直线状配置的端子线对称且与所述端子配置面交叉的侧面的方式在所述侧面上配置于所述端子配置面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以所述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中的各半导体开关元件部与所述平滑电容器之间的阻抗相等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端子配置面配置于一侧和另一侧的这两个所述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在所述平滑电容器的正侧端子的一侧配置的一侧半导体开关元件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和久岩丸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