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刀、被膜剥离装置及方法、带有被膜的导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68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剥离刀、被膜剥离装置及方法、带有被膜的导线,可干净地切断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所述的剥离刀是将包覆导线(21)的被膜(22)部分地从导线(21)剥离的剥离刀(3),包括:第一面(31);第二面(32),在与第一面(31)之间形成锐角;以及刀尖部(35),形成在第一面(31)与第二面(32)之间的锐角部分;在第二面(32)的侧缘设置有侧缘刀部(36),所述侧缘刀部(36)从刀尖部(35)的侧缘连续,且随着从刀尖部(35)的侧缘分离,在第二面(32)的宽度方向上逐渐地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离刀、被膜剥离装置及方法、带有被膜的导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导线切除导线的绝缘被膜等被膜时所使用的剥离刀、使用其的被膜剥离装置、被膜剥离方法、以及带有被膜的导线。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剥离刀,在前端包括刀尖部,利用刀尖部将包覆导线的被膜部分地剥离,其包括:滑动面,可在导线上滑动;以及捧起面,以使已从导线剥离的被膜被捧起的方式相对于滑动面倾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424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之前的剥离刀存在如下的情况:已利用剥离刀剥离的剥离部分的侧缘的被膜未由剥离刀适当地切断,被膜破碎后被去除。鉴于以上这一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干净地切断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的剥离刀、使用其的被膜剥离装置、被膜剥离方法、以及带有被膜的导线。[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1]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剥离刀(例如,实施方式的剥离刀3。以下相同),其将包覆导线(例如,实施方式的导线21。以下相同)的被膜(例如,实施方式的被膜22。以下相同)部分地从所述导线剥离,其包括:第一面(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面31。以下相同);第二面(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面32。以下相同),在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锐角;以及刀尖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刀尖部35。以下相同),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锐角部分;在所述第二面的侧缘设置有侧缘刀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侧缘刀部36。以下相同),所述侧缘刀部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连续,且随着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分离,在所述第二面的宽度方向上逐渐地扩大。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剥离刀的刀尖部从带有被膜的导线的侧方插入带有被膜的导线中,刺破被膜,以第一面在导线上滑动的方式,使剥离刀相对于带有被膜的导线朝前端侧前进,由此可将被膜部分地从导线剥离。而且,在利用剥离刀将被膜剥离的过程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侧缘刀部可接触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来切断,因此可不撕碎由侧缘刀部从导线剥离了被膜的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而干净地切断。[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所述第二面的侧缘所在的角部进行倒角,由此可形成所述侧缘刀部。根据所述结构,可通过倒角而容易地设置侧缘刀部,且可利用侧缘刀部不撕碎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而干净地切断。[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侧缘刀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面的两侧缘。根据所述结构,可利用设置在第二面的两侧缘的侧缘刀部,干净地切断剥离部的两边缘的被膜。[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侧缘刀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垂直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所述被膜的厚度大。根据所述结构,可利用侧缘刀部干净地切断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的厚度方向整体。[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被膜剥离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被膜剥离装置1。以下相同)包括所述剥离刀,且将带有被膜的导线的包覆所述导线的所述被膜部分地剥离来使所述导线的一部分露出,所述被膜剥离装置包括:按压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按压部4。以下相同),按压所述带有被膜的导线;以及进退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进退机构5。以下相同),使所述剥离刀朝已由所述按压部按压的所述带有被膜的导线进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被膜剥离装置,以第一面在导线上滑动的方式将剥离刀的刀尖插入带有被膜的导线中,将被膜部分地从导线剥离,由此可干净地切断由侧缘刀部从导线剥离了被膜的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被膜剥离方法是利用剥离刀将包括导线与包覆所述导线的被膜的带有被膜的导线的所述被膜部分地从所述导线剥离,所述被膜剥离方法中,所述剥离刀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在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锐角;以及刀尖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锐角部分;在所述第二面的侧缘设置有侧缘刀部,所述侧缘刀部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连续,且随着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分离,在所述第二面的宽度方向上逐渐地扩大,所述侧缘刀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垂直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所述被膜的厚度大,将所述剥离刀的刀尖部从所述带有被膜的导线的侧方插入所述带有被膜的导线中,刺破所述被膜,以所述第一面在导线上滑动的方式,使所述剥离刀相对于所述带有被膜的导线朝前端侧前进,由此一边利用所述侧缘刀部切断所述被膜,一边将所述被膜部分地从所述导线剥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被膜剥离方法,可利用侧缘刀部干净地切断剥离部的边缘的被膜的厚度方向整体。[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被膜的导线(例如,实施方式的带有被膜的导线2。以下相同)包括导线与包覆所述导线的被膜,所述带有被膜的导线中,包括剥离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剥离部23。以下相同),所述剥离部将是所述被膜部分地从所述导线剥离而使所述导线露出,且在所述被膜的剥离部侧的边缘,设置有以朝所述剥离部逐渐地缩径的方式进行了倒角的倒角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倒角部24。以下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被膜的导线,在被膜的剥离部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部,由此可防止带有被膜的导线的被膜的边缘变成已破碎的状态。另外,若被膜的边缘为已破碎的状态,则被膜容易从所述已破碎的部分破裂,但通过如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被膜的导线那样设置倒角部,可防止被膜的破裂。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被膜的导线可通过使用所述剥离刀或所述被膜剥离装置将被膜剥离而容易地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从上方示意性地表示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被膜剥离装置的说明图。图2是从侧方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剥离刀的说明图。图3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侧缘刀部放大表示的示意图。图4是将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剥离刀的侧缘刀部放大表示的示意图。图5是将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剥离刀的侧缘刀部放大表示的示意图。图6是从上方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的被膜剥离装置的说明图。符号的说明1:被膜剥离装置2:带有被膜的导线3:剥离刀4:按压部5:进退机构21:导线22:被膜23:剥离部24:倒角部31:第一面(底面)32:第二面33:第三面(上表面)34:第四面(侧面)35:刀尖部36:侧缘刀部37:角部H:侧缘刀部的相对于第一面的垂直方向的尺寸D:被膜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对使用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剥离刀的被膜剥离装置、及带有被膜的导线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被膜剥离装置1包括:剥离刀3,将剖面矩形状的带有被膜的导线2的包覆导线21的被膜22部分地从导线21剥离;按压部4,按压带有被膜的导线2;以及进退机构5,包含线性致动器等,所述线性致动器等使剥离刀3朝已由按压部4按压的带有被膜的导线2进退。图1的虚线表示被剥离前的被膜22。如图2所示,剥离刀3包括:第一面31(底面);第二面32,在前端侧在与第一面31之间形成锐角;第三面33(上表面),从第二面32的基端朝后方延长,且与第一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离刀,是将包覆导线的被膜部分地从所述导线剥离的剥离刀,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面;/n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锐角;以及/n刀尖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锐角部分;/n在所述第二面的侧缘设置有侧缘刀部,所述侧缘刀部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连续,且随着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分离,在所述第二面的宽度方向上逐渐地扩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6 JP 2019-0849221.一种剥离刀,是将包覆导线的被膜部分地从所述导线剥离的剥离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
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锐角;以及
刀尖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锐角部分;
在所述第二面的侧缘设置有侧缘刀部,所述侧缘刀部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连续,且随着从所述刀尖部的侧缘分离,在所述第二面的宽度方向上逐渐地扩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刀,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二面的侧缘所在的角部进行倒角,由此形成所述侧缘刀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离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缘刀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面的两侧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缘刀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垂直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所述被膜的厚度大。


5.一种被膜剥离装置,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刀,将带有被膜的导线的包覆所述导线的所述被膜部分地剥离,来使所述导线的一部分露出的被膜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压部,按压所述带有被膜的导线;以及
进退机构,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圭太北村谦二重松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